【新闻发布会解读】《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解读
7月22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4年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郑文育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唐正 、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四级调研员朱荣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言人江剑平主持新闻发布会。
江剑平: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闻发布会。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宣布的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目标与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在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和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郑文育女士,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唐正先生,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四级调研员朱荣女士。请他们介绍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我先通报2024年6月份我省空气、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24年6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为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5.0%,11个设区城市均同比下降。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为100%,同比上升6.7个百分点,11个设区城市中,景德镇市、赣州市、吉安市和抚州市同比持平,其余7个城市同比上升。
11个设区市PM2.5月均浓度排名为:赣州市第一,抚州市第二,景德镇市和鹰潭市并列第三,南昌市和上饶市并列第五,九江市第七,吉安市、宜春市和新余市并列第八,萍乡市第十一。
全省111个县(市、区)和开发区PM2.5月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排名前十(出现并列一并列入)的依次为寻乌县、余江区、会昌县、兴国县、武宁县、共青城市、宜黄县、瑞金市、婺源县、安义县、黎川县、庐山市、资溪县、全南县和南丰县;排名后十(出现并列一并列入)的依次为浔阳区、青云谱区、袁州区、安源区、渝水区、庐陵新区、万载县、上高县、吉安县、萍乡经开区、昌江区、东湖区、九江经开区、湘东区和莲花县。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4年6月,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94.8%。主要河流中,大桥河水质为良好;其余河流水质均为优。赣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95.1%。
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2%;“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入鄱阳湖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4%。
下面先请郑文育处长就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作介绍。
郑文育:谢谢主持人。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见面交流,感谢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关注、重视和支持!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为江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大力宣传!
下面,我就《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主要内容作个介绍。
一、《行动方案》编制背景
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一贯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作出统筹谋划部署。同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指南》,要求各省启动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编制工作。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复杂多变,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多发频发,气候变化脆弱性较高,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显著。1961年以来,江西省气候呈现变暖趋势,降水集中度和极端性明显增强;近5年来,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气象干旱。气候变化已对我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我厅启动了《行动方案》的编制工作。
二、《行动方案》编制过程
为做好《行动方案》编制工作,我厅组织成立了方案编写组,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为技术牵头单位,联合江西省气候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在开展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情境下应急管理、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等领域以及鄱阳湖区和长江岸线区域等适应气候变化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征求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27个省直单位的的意见,17个省直单位联合印发实施。
三、《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按照三个时间节点,确立了三个主要目标。
到2025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形成,适应气候变化区域格局基本确立。
到2030年,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基本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到2035年,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14项重点任务。第一个方面,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风险管理,包括“完善气候变化监测网络、提升灾害性天气气候预报观测预警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4项重点任务。第二个方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气候适应能力,包括“提升水资源、陆地生态系统气候适应能力”2项重点任务。第三个方面,强化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适应能力,包括“提升农业与粮食安全、健康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城市与人居环境、敏感二三产业领域的气候适应能力”5项重点任务。第四个方面,提升重点区域气候适应能力,包括“提升鄱阳湖和长江岸线区域、南昌都市圈战略区域、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域气候适应能力”3项重点任务。
明确了加强组织实施、强化能力建设、拓宽筹资渠道、提升技术水平、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公众参与、深化合作交流等七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合力,逐步提升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健全加强建设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工程,健全气候观测、预警系统;拓宽筹资渠道,保障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经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基础研究,加大适应气候变化方向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地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试点,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创新宣传手段和模式,加强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与措施宣传普及,提高公众适应气候变化认知水平;建立完善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机制,深化与外省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的印发实施,对于增强我省气候韧性,提升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省直有关单位,不断建立完善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协调机制,推动方案落细落实,及时评估适应气候行动工作成效,总结阶段性工作进展。持续推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不断深入,将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降低和减少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影响,切实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也欢迎广大媒体朋友进一步加大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知识普及,为气候适应行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谢谢大家!
江剑平:谢谢郑文育处长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请举手示意,并介绍所在新闻机构。谢谢!
答记者问
百度:本次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江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主要内容,请问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内涵是什么?《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什么?
朱荣:谢谢您的提问。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减缓和适应措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减缓旨在通过人为干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源或增加汇,从而减少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和速度。适应是指通过加强管理和调整人类活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减轻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适应措施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气候适应能力、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计划等。
应对气候变化仅仅依靠减缓措施是不够的。即使我们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发生的气候影响不会消除,潜在的气候风险仍在不断累积,甚至长期持续。因此,适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气候挑战,降低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的损害。《行动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入了减缓与适应并重的新时期。
江西电台:适应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请问《行动方案》坚持了哪些原则?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系统性?
朱荣:谢谢您的提问。《行动方案》坚持了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风险导向,主动适应。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研究,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促进气候适应从减少损失向控制风险转变。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系统适应。科学确定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将适应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城乡建设等重大规划有机衔接,逐渐形成全社会、各领域、各区域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局面。
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协同适应。建立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强化协调联动和资源共享,形成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合力。
四是坚持创新引领,科学适应。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结合,增强气候变化综合适应能力。
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评估我省气候变化影响。在分析我省气候变化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明确适应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并因地制宜地制定重点任务和举措。
二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性,推进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减少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是注重政策衔接。注重与国家、我省气候政策的有效衔接,特别是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美丽江西建设规划纲要2022-2035》《江西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等政策的衔接,确保《行动方案》与各类政策目标一致、措施协调。
江西日报:我省全面完成了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和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清缴任务,请问在做好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工作方面,我省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唐正: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碳排放配额清缴履约是压实企业减排降碳责任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全国碳市场真正达成降碳效用的重要举措。我厅高度重视,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思路,把“未按时足额履约”打造成为企业不敢逾越的高压线,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四方面举措。
一是快速落地,高效完成配额分配。严格审核配额核定数据,落实纾困举措,连续两个履约周期在全国率先完成配额核定、分配及履约通知书发放工作,为重点企业清缴履约争取了充足交易时间。
二是多措并举,加强履约工作指导。举办全国碳市场履约工作培训班,做好交易引导工作。对企业开展摸底调查和分类指导,督促企业制定并落实履约计划,提升履约管理精细化水平。
三是合理调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履约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压实设区市属地监管责任,每日通报企业履约风险指数,督促相关企业“百分百”履约。
四是强化问责,严肃立案处罚。组织设区市生态环境局对未按时足额清缴配额企业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对未完成配额清缴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下一步,我厅将做好2023、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核定、分配和清缴工作,加强对发电行业重点企业的履约工作指导,督促企业提前做好履约计划,确保按时完成碳排放配额清缴任务。
江西晨报:碳排放数据是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我省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的具体有哪些做法,可以详细介绍下吗?
唐正: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真实、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是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我厅将保障和提升全国碳市场碳数据质量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严谨制定碳排放重点企业名单。与能源、统计、市场监管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统筹环评、环统、能耗、工商注册登记数据,筛查梳理碳排放重点企业信息,确保纳入门槛管理的重点企业应纳尽纳。
二是建立碳排放重点企业三级管理机制。第一层级是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照全国碳市场要求,严格进行年报、月度信息存证和日常监管;第二层级是钢铁、有色、造纸等七大行业重点企业,每年在国家管理平台报送碳排放报告,由我厅进行全覆盖核查;第三层级是年碳排放1.3万吨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每年在我省平台报送碳排放报告,由设区市生态环境局进行核查或抽查。
三是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日常监管。通过线上审核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组成专家团队,指导帮扶企业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在全国率先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实施《江西省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对企业燃煤进行煤质抽检,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检查。
四是确保核查结果经的起检验。我厅按照行业分类开展企业碳核查,对核查结果进行复查,对核查机构进行评估,压实核查机构责任。
下一步,我厅将积极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准备,督促拟纳入行业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的制度建设,开展宣传培训提升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水平。
搜狐:近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试点通知》)。请问《试点通知》发布的背景是什么?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郑文育:感谢记者朋友对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关注,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措施,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根据有关规定要求,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项目减排效果经过科学方法量化核证并予以登记后,可以在市场出售获取相应的减排贡献收益。为充分开发我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资源,推动出台符合我省特点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推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我厅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开展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
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到2030年,试点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达1000万吨以上。在生态系统碳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业减污降碳、公众低碳行为(碳普惠)、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发布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6个以上。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开发区管委会、省属或市属国有企业可向我厅备案开展试点。
我省试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试点采取“自主自愿”原则。参照国家管理方式,激发试点县、开发区的积极性,将大型国有企业也列为试点主体,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行动的合力。二是规范和简化项目开发管理流程。明确区分了国家自愿核证减排(CCER)和江西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JCER)项目的管理范围及流程,交代了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自愿碳标准(VCS)和黄金标准(GS)等国际项目后续纳入试点支持范围的管理原则。同时,简化JCER项目开发管理流程。三是积极拓宽项目减排量消纳渠道。将公益碳注销、自愿碳抵销、自愿碳中和、替代性生态赔偿(修复)纳入减排量消纳范围,结合碳达峰试点、活动(会议)碳中和、低碳机关、低碳院区、低碳园区、低碳景区、低碳社区等工作拓宽减排量消纳渠道,引导火电、建材、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购买减排量,充分发挥我省试点工作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行为的激励作用。
江剑平: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新闻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江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7/23/art_42150_50538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2024-11-08]
- 关于克拉苏气田博孜1...[2024-11-08]
- 一图读懂 |...[2024-11-08]
- 关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2024-11-08]
- 关于绿色环保产业资源...[2024-11-08]
- 关于新疆富泰新材料有...[2024-11-08]
- 关于滴西114H、滴...[2024-11-08]
- 关于新疆华辉新能源有...[2024-11-08]
- 关于巴里坤县机场进出...[2024-11-08]
- 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2024-11-08]
- 关于克拉苏气田博孜1...[2024-11-08]
- 一图读懂 |...[2024-11-08]
- 关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2024-11-08]
- 关于绿色环保产业资源...[2024-11-08]
- 关于新疆富泰新材料有...[2024-11-08]
- 关于滴西114H、滴...[2024-11-08]
- 关于新疆华辉新能源有...[2024-11-08]
- 关于巴里坤县机场进出...[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