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分局 | 科技赋能!非现场执法显效能
在生态环境执法中,如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精准有效打击和监管是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重点。对此,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宜良分局向科技借力,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充分运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手段,精准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宜良县北古城镇某空地上堆放有一堆废料,堆放的废料未采取‘三防’措施,疑似搅拌站产生的混凝土废渣。”这是宜良分局近日使用无人机对重点区域环境进行执法检查时,对疑似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初步实时监控、航拍取证的一次对话实录。
掌握线索后,执法人员随即到现场对问题进行调查。经核实,发现一搅拌站将污水池中的混凝土废渣擅自打捞堆放在空地上,堆放点未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治污染的措施,执法人员现场使用PH试纸对接壤露天堆放的混凝土废渣部位的积水进行了快速测试,经测试,接壤部位的积水pH酸碱度在12至14之间,呈强碱性。在发现该搅拌站涉嫌违法情节后,执法部门进一步委托第三方对该搅拌站露天堆放的混凝土废渣占地面积、体积等进行现场测绘,进一步固定违法证据链。
2024年以来,宜良分局严格对照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执法方式等相关要求,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模式,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充分发挥无人机的“空中侦察兵”作用,利用无人机不受空间与地形限制、机动性好、巡查范围广、发现问题及时、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等特点,多元、多角度推行“无人机+互联网+用电调查+执法”的模式,充分利用在线监测管理平台、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系统、排污许可证平台、无人机等方式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目前,已累计使用“非现场”执法手段对8家企业进行监管,为执法大练兵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宜良分局将进一步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现场”执法监管网络,确保生态环境执法更加高效精准,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前提下,提高环境违法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407/t20240731_2394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