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长春市:“六个体系”助力打造“无废城市” 建设长春模式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自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吉林省长春市总结形成了一批固废利用经验成果,多途径践行无废理念,坚持把“无废城市”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建立“六个体系”,初步形成了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低碳化综合治理的“长春模式”。

  建立以夯实管理根基为根本的制度体系。长春市将“无废城市”与生态强市建设工作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市县两级成立“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内容,全方位推进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确定了46个建设任务,明确了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34个成员单位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

  建立以推进科技引领为重点的技术体系。成立建设项目融资工作专班,围绕项目支撑,针对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最终处置、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指导国有企业探索建立投融资试点平台。去年4月,长春市人民政府与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无废城市”建设、固废“三化”利用、创新平台搭建、绿色产业培育、重大环保科研立项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帮助长春市培育良好产业生态。

  

  长春市“无废城市”环境现状

  建立以培育骨干示范为带动的市场体系。在全领域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进程中,加快了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制造业节能降碳发展,组织100家重点企业申报创建国家和省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

  提升农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加快推进“秸秆变肉”暨三百万头肉牛工程。重点覆膜乡镇已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237个,农膜残留监测点18个。全面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腐熟发酵粪肥还田251万亩。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完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渣土监管功能模块,提高现有8座装修垃圾处置场建设水平,推进吉林鹏霖建筑垃圾再生循环利用智能产业园建设。

  建立以形成闭环管理为导向的监管体系。促进社会源固废减量,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两套回收系统“两网融合”。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扩建项目和餐厨 (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建成后实现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强化处置能力监管,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模式,推进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提升工业园区危险废物收集转运能力。完善小型医疗机构医废收集转运体系,提升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和应急处置能力。

  建立以促进全民参与为目标的宣教体系。多场景营造“无废城市”建设氛围,推进无废文化宣传。印发“无废城市”建设、“无废细胞”创建等实施方案。围绕六五环境日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理念。深化无废建设理念,制作《绿色制造节能降耗宣传图册》《长春市工业节能监察法律法规汇编》等材料,分发给全市重点工业企业,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印发《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培训工作方案》,指导市县两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单位组织培训20多个班次,培训人员超过500人,有效促进“无废”与“低碳”深度融合发展。

  

  净月潭景区

  建立以区域部门协同为方略的共建体系。去年11月29日, 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共同主办了长春市2023年促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助力“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会召开。旨在与生态环境部、有关金融机构、高校、企业以及兄弟城市一道,共商“无废城市”建设大计,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区域协同、政企合作,合力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会议期间,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与长春市政府携手签订了《加快推进长春市无废城市建设,打造典型示范的合作协议》。长春市政府、哈尔滨市政府、沈阳市政府、大连市政府共同签署了《东北四市“无废城市”共建战略合作协议》。长春市教育局、市文广旅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欧亚集团等单位发布了《长春市“无废细胞”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并向全市“无废细胞”建设单位和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十四五”时期,长春市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加快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将全域打造无废单元,把“无废细胞”建设由工厂拓展至社区、农村、学校等更多领域,由汽车延伸到能源、医药、建材等更多行业。将壮大绿色生态产业,加强固废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报废汽车拆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业态,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双提升。将坚持围绕打造生态强市,聚资源、建平台、落项目、促合作,强化政策,努力打造“无废城市”建设长春样板。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sdt/dfdt/202406/t20240614_32053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