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白城市:“河湖连通”让水流动起来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夏日时节,草长莺飞。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机盎然,在碧空白云的映衬下,百鸟盘旋竞飞,清鸣不绝于耳,热闹非凡。

  原本应该继续北飞的候鸟,为何“赖在”保护区不走呢?

  “这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面干净开阔,湿地水草丰美,鱼虾富集,为鸟群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沛的食物来源。”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吉林白城护飞队队员王岩说,越来越多的候鸟在此“安家落户”就是最好的证明。

  近年来,通过当地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大力治理和群众保护湿地的自发行动,白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在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变化排名中,白城市位列全国第二名、吉林省第一名。

  啃下水环境治理硬骨头

  在2022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白城市排名末位。2023年,这一排名上升了17位。排名迅速上升,白城市是如何做到的?

  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光照充足,自然降雨较少,河湖缺少自然补水,这给水环境治理制造了不小的困难。

  “以莫莫格国控断面为例,断面环境属浅滩型湿地而非流动水体,上游既没有河流来水,下游也没有河流去水,导致特征污染物及本底值指标较一般湖库、河流高很多。”白城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佳说。

  白城市的水环境很脆弱,如果采取一些常规的治理措施,可能会达不到效果。综合考量之后,白城市找到了一个更系统、更全面、更彻底的“解题方法”——河湖连通、生态补水。

  河湖连通工程以吉林西部原有大型水利工程为“主动脉”,疏通湖泡间的“毛细血管”,将汛期洪水、雨水和过境水引入区域内的203个湿地、湖、泡、水库,在西部构建起引、蓄、灌、排、提相结合的河湖连通工程体系。

  “近年来,白城市通过‘引嫩入白’和‘引洮入向’工程,向莫莫格、向海、镇赉南湖、大安牛心套保等重要湿地实施生态补水1.7亿立方米。”李佳说,再结合引水扩湿、退耕还湿、围栏封育、湿地植被恢复等综合措施,累计修复湿地59.5万亩。

  “三水统筹”综合整治

  河湖连通工程解决了缺水的问题,但如何发挥出生态效益,是摆在白城市面前的另一道难题。

  白城市给出的解题方法是:以“三水统筹”为思路进行综合整治,并以建设湿地公园的形式对湿地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初夏时节,位于白城市镇赉县的南湖公园里,水面上野鸭成群,湖岸上郁郁葱葱。

  “别看现在这里环境好、生态美,早几年这里是个‘老大难’。”白城市生态环境局镇赉县分局副局长陈曦说。南湖原是一处封闭的天然泡沼,没有生态补水水源,加上水体蒸发量大,导致湿地面积一度萎缩。尽管当地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门持续加大力度打击偷排工业和生活污水等行为,南湖的情况还是不容乐观,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三项指标常年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

  为改善南湖的水环境质量,镇赉县小心规划、大胆实验,在防控污水之外依托“引嫩入白”与河湖连通工程疏浚引蓄,将嫩江水引入南湖,并与其他6个泡泽进行连通,形成“七湖连珠”,实现了“引得进、蓄得住、排得出”,一举改变了南湖缺少自然注水、不断退化的局面。

  为了让水质得到有效净化,镇赉县采取封滩育苇、人工辅助自然恢复等措施,对1600公顷退化湿地进行修复,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建设风景林基地,有效拦挡地表径流带来的杂物进入湿地。同时,镇赉县还重点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扩容提标改造、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等工程,提高中水回用率和污水收集率,加强排污口管控,减少入湖污染物排放。

  “河湖联通,水网建设,自然降水条件无法改变,但白城人用自己的智慧,探索出一条‘三水统筹’的生态治理新路子。”白城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石志平说,如今的南湖,治理效果显著,成为水生动植物优良的生存场所,也成了白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典范。

  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今年一季度,白城市国控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16.7个百分点,成为吉林省水质提升最快的地级市。

  “名次上升了,更要保持住成绩。”石志平说,白城市持续开展严格的水质管控工作,保证污染不反弹。

  白城市生态环境局统筹全市资源力量,充分发挥监测数据重要保障作用,针对国控、省控水质监测断面,开展每周1次的加密监测,每个断面每次采样点为断面坐标中心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两三个点位。通过开展加密监测,及时掌握全市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波动情况,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分析研判。

  保护生态环境同样离不开公众参与。王岩所在的护飞队成立于2019年,目前已经发展到近500人,有不少农民也加入其中。每年春秋两季,护飞队会在候鸟聚集区加密巡逻次数,守护更多的候鸟安全。

  如今,在白城市的河道旁、公园里,经常能见到“红马甲”呼吁市民不要乱扔垃圾、折树枝,并及时清理河湖上的漂浮物。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的生态保护格局已然形成。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sdt/dfdt/202406/t20240614_32053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