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公众调查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碧水保卫战工作新闻访谈会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日,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添翔做客普洱广播电视台《为人民服务》节目,就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等内容与听众进行交流。

  

  【谢添翔】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添翔,首先感谢普洱广播电视台给我这个机会和平台,与广大听众朋友交流普洱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类逐水而居,文明因水而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水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把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欢迎听众朋友和我一起交流、探讨普洱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为全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全力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普洱实践献计献策。

  

  思茅河污染治理

  【主持人】谢副局长,长期以来,思茅河一直是普洱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点,也是群众高度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据了解,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目前,思茅河治理成效如何?

  【谢添翔】好的,主持人。思茅河由南向北穿过思茅坝,是唯一流经中心城区的河流,是中心城区的母亲河,主河道全长57.5公里,流域面积275.8平方千米,历年平均产水量1.779亿立方米。城市开发强度高、生态功能较脆弱、雨污管网建设滞后等问题导致的思茅河水环境问题,成为了全市水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理顺体制机制,健全“一个指挥体系”。各级各部门坚决扛起思茅河整治工作的政治责任,向省委、省政府立下2022年实现思茅河劣V类水质断面“清零”的军令状,成立以市委常委、思茅区委书记和分管副市长为双组长的普洱市莲花乡断面脱劣攻坚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以思茅区为责任主体,市级有关部门联合协作的组织指挥体系。思茅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通过实地摸底排查,调整工作思路,变“末端截流”为“前端雨污分流”。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基本原则,按照“排除外水、雨污分流、污涝同治”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云南省普洱市莲花乡断面脱劣攻坚行动方案》,拿出坚决有力的措施,以最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投入到思茅河脱劣整治攻坚战。

  二是摸清底数把住脉,分类施策开药方。优化加密监测思茅河及八条支流河道水质,圈定入河污染物贡献高的位置和外水混入管网严重的区域,形成“查、测、溯、治、管”水环境治理机制。思茅区脱劣办采取全面截污控源整治入河排口,清理疏通地下管道,清掏污水井,整改管网错混接点等措施,完成思茅城区7个集贸市场、41个城郊结合部村庄和428个老旧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累计建成249千米排污管道和1万余个污水井,整改450余处市政管网错接混接点,改造山箐水入河点,主城区新增700余户餐饮户设置油水分离器和隔油池。

  三是纵深推进综合治理,巩固水清岸绿成效。通过织好新建、改造、疏通城市雨污管网,划清清水污水分流两条线,精准控好重点污染源,提质提量生活污水处理厂能力,落实河长制,强化环境监管,完善地方立法。2022年莲花乡断面全年均值评价水质为Ⅴ类,莲花乡国控断面自2018年以来水质类别长期为劣V类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推动思茅河保护治理实现从“一河之治”向“流域之治”到“全域联治”的重大转变,2023年全省水环境治理提升工作现场会议在思茅区召开,普洱市思茅河治理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借鉴,2024年以来“思茅河—莲花乡”断面水质(均值评价)稳定在Ⅳ类,单月水质未出现劣V类,水质保持向好趋势。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主持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据了解,近年来,全市上下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请谢副局长给我们谈谈,普洱市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路?

  【谢添翔】好的,主持人。相比全省其他州市,普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系统谋划,保障投入,高位推动,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推进。第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坚持市、县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担负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责任。印发《普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设立工作专班,建立“八个一”工作机制,即开展一次调研、建立一个体系、制定一个指南、进行一轮培训、搞好一个调度、落实一个协同、争取一批试点、打造一批示范。第二,印发《普洱市生态环境局挂包联系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建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挂联包保机制,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指导;定期召开人居环境专题会议和调度会,调度研究各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和督促各县(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落实,对工作严重滞后或存在重大问题进行通报督办。第三,统筹用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政策和资金,加大项目资金申报力度,“十四五”以来全市共投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6.8亿元。

  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第一,制定《普洱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导意见(试行)》《普洱市非生态环境敏感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指南(试行)》等指导性文件,采取纳管、集中治理、简单模式分户、分片多点收集治理、建设“小三格”“大三格”,以资源化利用为主的治理模式开展工作。第二,开展了四轮覆盖到乡(镇)、村(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业务培训,全市共1.5万余人参加培训。先后2次组织各县(区)相关人员赴牟定县、马关县实地学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第三,鼓励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打造村组示范点,形成一批优秀经验在全市推广,以试点效应带动全市治理水平提升。

  三是落实责任,保障运行。第一,通过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污水收集管网是否畅通、围栏及标识标牌设立是否规范等检查,形成问题底数清单,由市级督促整改销号。第二,探索制定县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管护办法,明确污水处理设施运管主体,加强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治污设施运行维护。第三,强化宣传引导,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内容纳入到村规民约中,明确责任人运营管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实现“要我治”到“我要治”的转变。

  通过市、县、乡、村、组五级联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24年9月底,普洱市993个行政村已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565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6.9%,较2022年底提高35.25个百分点,有效助力了全市人居环境提升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深化有效管控+资源化利用治理模式,充分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农村改厕、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等有效衔接,增强工作的协同性、系统性,全链条推进治理工作,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

  【主持人】谢副局长,在全面推进美丽云南建设普洱实践过程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工作是如何统筹推进的?

  【谢添翔】好的,主持人。普洱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扎实推进“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行动,全面实施河(湖)长制,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前完成上级下达普洱市“十四五”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累计建成省级美丽河湖26个、市级美丽河湖187个、市级绿美河湖32个。2024年普洱市34个国控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97.1%,无劣V类水体,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4年前三季度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全省第4位,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规划引领,创新机制推进。印发实施《普洱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创新建立健全全市34个断面全覆盖的“一断面一方案一专班”机制,排查、溯源、整治制约水环境质量改善短板,排除环境风险隐患,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确保水质持续稳定向好。健全入河(湖)排污口“查、测、溯、治、管”机制,加强入河排污监督管理。健全水源地“划、立、治、测、管”机制,全面排查整治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及时更新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风险源名录,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有序实施水源地治理项目,澜沧、景东县水源地项目获中央资金支持2649万元,思茅、墨江、西盟县水源地保护项目进入国家项目储备库。

  二是提升监测手段,强化监管效能。构建全面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合理布局全市34个水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实现对6个水质自动站的实时监测和34个断面(点位)每月手工监测。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联网,对其污染物排放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深度挖掘分析监测数据,为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严格环境执法检查,优化执法方式。将涉水重点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清单,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及执法人员,及时公开检查结果,保证执法公正性和透明度;采用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涉水工业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推进智慧化执法监管,常态化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许可等监管平台巡查,充分利用无人机等执法装备,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管,不断提升非现场发现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法效率。

  四是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水污染防治中的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健全公众监督举报机制,公开普洱市城市(含县城)、农村黑臭水体和饮用水水源地问题监督投诉方式,常态化接受涉水问题线索投诉举报。

  五是落实考核评价,压实责任。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标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评,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

  【主持人】感谢谢副局长的详细介绍,刚才谢副局长提到在多部门协同推进治理下,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还需要公众参与,你不仅有监督举报的权利,同时也负有保护水资源的义务,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碧水保卫战中。感谢大家的收听,今天的访谈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链接:https://sthjt.yn.gov.cn/xxywzsdt/202412/t20241216_2406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