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大众化的本质,就是把党的意识形态转化为国家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从而实现广泛而深刻的政治认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参观艾思奇纪念馆时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批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好的人才,讲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过程是公众不断深入认识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过程,表现为在全社会层面普遍认同、理解并形成生态文明理念,遵循生态道德,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从思想层面看,大众化有助于全面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也是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广泛树立的过程。
从价值层面看,大众化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的民生诉求。需求是持续的动力。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可以说,理论自身的“大众性”,即理论能否反映以及多大程度上反映民众的需求,是理论大众化的文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问题的密切联系,对人民最关心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目标之一。
从实践层面看,大众化有利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应有外部理论教育,也要有内化运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生态思想、观念作为指导,并使这种生态思想、观念被社会广泛认同、接受和内化,最终将生态文明理念融于心中,转化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行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三个面向的表现
马克思曾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重要手段,也推动了大众化的不断深化,引导更多人将这一创新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总体来说,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审美属性这三重属性出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大众化进程,也体现了“真、善、美”三个不同层次的面向,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传播“真、善、美”,付诸“心、志、行”,为美丽中国、清洁世界的早日实现接续奋斗、凝聚力量。
推进新闻发布工作,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在“真”学“真”信中树立关爱生态环境之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主题采访活动、开展环境科普、开办新媒体账号等方式,及时、权威、准确地通报政策举措、工作进展,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几乎覆盖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所有业务领域。在日复一日的公开和回应中,公众逐步习惯于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同频共振、相互融通,在这一过程中,公众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不断增强,在一个个环境新闻事件中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自觉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
促进公众参与进程,培育公共生态道德体系,在“善”作“善”成中形成保护生态环境之志。多年来,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推动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倡导社会公众身体力行,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知行合一,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有效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从晓之以理到导之以行的重要转变。
着力开展文化建设,挖掘生态美学价值,在“美”益求“美”中涵养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在动力。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一生动表达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浓厚人民情怀的充分体现。多年来,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包括生态文学在内的生态文化建设,打造“大地文心”生态文学征文和作家采风活动品牌,为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从“我要环保”进一步升华为“我爱环保”,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
实现大众化传播的主要路径建议
如果创建理论是一个“建构”的过程,那么理论大众化传播则应是一个“解构”的过程。理论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走进更多人的心中,需做好以下三件事。
创新传播话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的靶向在“大众”,其大众化首先是传播话语得到认同。
话语要“轻”。厦门大学的邹振东教授曾用“一地鸡毛最容易上天”来形容一种有趣的传播现象:看起来越轻松日常的事情越容易传播。但更高境界应该是“举重若轻”,让“重”的东西“轻”起来,实现更好的传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需要改进传播话语态度和风格,将理论阐述的宏大叙事与理论解读的“小处入手”有机结合,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向适合传播的通俗性转换,这也是一种走群众路线的作风。只有将文件话语、学术理论话语通俗化,化抽象为具体,用生动案例、鲜活故事来“翻译”理论、“解释”时政,多用“小故事”说“大道理”,善于以“小幽默”讲“大主题”,以简短明快的话语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和普及,才能增强实效性,才能被群众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导。
话语要“暖”。理论宣讲要尽可能少一些“被代表”,多一些“自言说”,少一些说教命令,多一些共情共鸣。将大众宣讲与个性化宣讲相结合,善于从舆论关切中捕捉切入点,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等不同人群选择偏好进行分众化传播,以利于公众对理论的精准理解和把握。深入群众汲取生动素材,将宣传教育内化到日常生活中,让理论政策与百姓需求有效对接,让传播话语更接地气、暖人心,形成厚重的人文情怀。
话语要新。身处新媒体时代,无论是传播载体的数量还是传播内容的表达形式,都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更新。伴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进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工作也要主动适应新媒体的风格和方式,从单一转向多样,从呆板的文字图片转向图文、音视频、动漫等并茂,把理论学习融入歌曲、相声、戏曲、快板、说唱等文艺形式中,真正做到成风化人、浸润无声。
丰富传播主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应该是一堂全社会参与的大课。理论的“崇高”之处,正是在于能够“沉下去”,“沉”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每一个社会场景之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理论传播的主体和受众,党委政府、社会群团、企事业主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教材不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局限于校园,时代发展、社会万象都应该成为最鲜活的素材。
拓宽传播渠道。实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要强化数字赋能,拓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普及平台渠道。
鼓励创设两个平台,即有感染力的沉浸式理论学习平台和有影响力的全媒体理论传播平台。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讲台让给群众、把镜头对准群众。打通理论传播的链条,整体贯通策划、创意、生产、运营、推广等环节,不断扩大影响力版图。
借助树立外部榜样,激励公众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化目标,以此抗拒各种外在的诱惑。要引导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年自觉承担应有的生态道德责任,借助内部自我强化的方式,引导其随时根据自身反馈,不断调节自身行为直至符合生态价值规范。
深入把握实践规律,借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育人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发展功能、强化功能,将大众化推向新水平。要继续用好包括“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六五环境日纪念活动、环保设施向社会开放、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等,吸引更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和体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与魅力。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zyw/202412/t20241213_33378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