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中国环境报》永新推动产业向“新”逐“绿”

发布时间:2024-11-22 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变废为宝,秸秆、生活垃圾成“香饽饽”;化害为利,“点对点”定向利用危险废物,产业转型发展;一企一管,企业污水排放可视化……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积极探索“无废城市”建设机制,大力推进秸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高效化利用,加速推动产业向“新”逐“绿”,不断厚植绿色生态发展优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变废为宝,秸秆利用资源化

  在永新县莲洲乡钱溪村的高标准农田里,一台打捆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捡草”打捆,一捆捆方方正正的秸秆垛堆放在田埂上。

  搬运、点数、装车……转眼间,停靠在机耕道上的车子装满了稻草,准备起运。车下,农民正乐呵呵地结账:“没想到这些稻草能卖个好价钱。”

  作为水稻、油菜种植大县,永新县年均产生秸秆约35.74万吨。“过去,农民处置秸秆大都一烧了之,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还会引发山林火灾。”永新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龙怡华说。

  如何处置秸秆,曾是当地环保“老大难”问题。“实践证明,秸秆资源化利用是最好的选择。”龙怡华说,永新县利用中央财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统筹资金496万元,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五化”利用,2023年,全县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96.38%。

  如今在永新,不仅秸秆实现了高效利用,连生活垃圾也成了“香饽饽”。

  走进光大环保能源(永新)有限公司吊机控制室,透过厚厚的玻璃可以看到,几十米深的大池里堆满了生活垃圾,工作人员控制抓斗,轻松地抓起数吨发酵后的垃圾投入焚烧炉。这些垃圾在焚烧炉里“浴火重生”,转化为电能,点亮千家万户。

  “县里只有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填埋场,随着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剩余库容严重不足。解决垃圾问题迫在眉睫。”永新县发改委四级调研员马龙生介绍,2020年,永新县引入光大环保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推动生活垃圾填埋向焚烧发电转变,不断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水平。

  “我们全部消纳了新增垃圾,还把填埋场的陈腐垃圾挖出来焚烧发电,存量不断减少,现在反倒是发愁垃圾不够‘吃’。”光大环保副总经理彭伟笑着说,公司垃圾收纳范围已经覆盖永新周边的3个县市,年均处理垃圾21.9万吨,年均发电量8721.38万千瓦时。

  定向利用,危废处置产业化

  在永新县工业开发区化工集中区,一根无缝管道将江西泽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DMF废液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吉安巨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点对点”定向利用。

  “‘点对点’定向利用,就是将一家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作为另一家单位环境治理或工业生产的替代原材料,推动危险废物闭环管理。”永新生态环境局技术人员曾伍华介绍。

  作为永新县乃至江西省唯一一家废有机溶剂精细化处理企业,巨联环保负责人尹东峰看到了商机,在全市探索开展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

  “点对点”定向利用效果出乎尹东峰预料。随着产废企业不断加入,企业废有机溶剂处理量持续走高。DMF废液资源回收率达到99%,处理周期由原来的平均4天缩短至现在的平均两天。

  以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为契机,永新县通过强链、补链、延链途径,“吃干榨尽”危险废物,推动产业向“新”逐“绿”转型发展。

  永新县是一个有着三百多年手工加工牛皮历史的“皮革强县”,曾是华东地区三大牛皮集散地之一。龙怡华介绍,传统皮革企业废水排放量大、污泥量大、环境风险高,群众信访不断,发展遇到瓶颈。

  传统皮革产业何去何从?永新县决策层反复摸索,找到了“换道超车”路径。“不用推倒重来,我们利用原制革企业的厂房、市场以及百年制革技术和经验,转型发展与皮革相通的超纤复合新材料。”永新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刘年发回忆道。

  通过关停淘汰一批、转型招引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永新县推动传统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生态超纤—水性PU革—新材料制品”以及“牛皮革皮坯—皮贴革(超纤)—皮制品”等绿色新材料产业链条。

  目前,在绿色新材料产业链上,化工集中区已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55家,实现超纤复合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超60亿元。

  智能监管,污水处理可视化

  走进永新县工业园区,只见一排排架空铺设在钢架管桁上的蓝色污水管道整整齐齐,每一根污水管道上贴着相应的企业标识,实现“一企一管”排放污水。

  永新县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伟云介绍,过去,园区排污管道铺设在地下,隐蔽性较强,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不利于分析企业污水排放情况,不利于及时管控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为解决企业污水治理问题,2022年,园区启动实施“一企一管”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将污水管道从“地下”转向“地上”,把污水排放从“暗排”改为“明排”,推动企业污水排放全程可视化,实现污水处理“零直排”。截至目前,园区完成投资3133万元,铺设管道11条,总长12.86公里,将11家排污企业纳入“一企一管”污水管网体系。

  “污水不仅要收集好,还要治理好。”李伟云说,园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高标准建设智能化污水处理厂,在污水收集池处为每个企业独立安装一个智能化远程自动切换阀门,统一接入智能化监控系统管理,24小时在线监测各企业的污水流量、氨氮、总磷等数据指标,防范和遏制水污染事件发生。

  在园区污水处理厂中控中心,监测屏幕上的数据实时滚动,各企业污水排放量、数据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管记录企业污水排放情况,分析异常数据指标,精准研判风险隐患,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一旦发现污水超标排放,智能化监控系统立马预警,自动远程关闭这家企业的排污阀门,倒逼和推动企业完成污水排放预处理,守牢水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园区污水处理厂负责人曹文龙表示。

  智能化监控系统既提高了污水治理质效,还提高了环境执法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现在,执法人员不需要频繁进入企业执法检查,而是通过非现场监管执法方式,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让企业静心发展、高质量发展。”龙怡华说。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11/19/art_42069_50640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