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通知公告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关于十二届市委第三轮第一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佚名

  

  根据十二届市委第三轮第一批巡视工作部署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

  一、总体情况

  按照市委巡视工作统一部署,2023年5月4日至2023年7月1日,市委巡视二组对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并于12月27日反馈了巡视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明确了整改要求。

  健全工作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党组对市委巡视反馈意见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第一组长,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落实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中共党员局领导同志为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同时,设立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由局办公室、人事处、机关党办、综合处、宣教处、科财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巡视整改日常工作;机关各党支部、各直属单位党委(支部)主要同志承担本部门(单位)整改落实的具体责任,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统筹推进的整改落实工作格局。

  压实整改责任。在推动整改过程中,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就巡视整改工作作出批示,召开专题会议、污染防治攻坚战调度会议,指导制定巡视整改方案,组织协调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等重点难点工作,部署推动美丽天津建设、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推动解决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问题。局党组先后8次组织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和我市巡视工作部署要求,研究落实局巡视整改具体工作,对照市委巡视反馈意见,梳理4个方面、15大类、41个具体问题、28个“举一反三”问题,围绕“人、事、因、制”,制定189项整改措施,并逐条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完成时限。

  坚持以上率下推动整改。局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以上率下、自上而下推进巡视整改见行见效,先后10次召开专题会议、19次作出批示,学习研究巡视反馈问题,逐个研究整改措施,审核把关整改方案,督促完善整改台账,逐条推进整改落实,谋划推动美丽天津建设、京津冀生态协同工作,相关经验做法在生态环境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组织开展能源结构调整、移动源污染治理调研工作,调研成果被市委改革办纳入重点改革事项;带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研究部署整治第三方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推动为基层减负、绩效试点管理、内设机构职能优化等专项工作,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工作能力、解决突出难题。局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分兵把口抓好分管领域问题整改。驻局纪检监察组切实发挥政治监督作用,将巡视整改纳入日常监督,建立巡视整改月进度监督检查机制,列席局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持续督促整改落实。

  坚持系统集成推动整改。严格落实“三级递进”整改机制,把巡视整改与巩固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强化日常监督结合起来、与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结合起来、与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结合起来,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融入全局,推动巡视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一是推进京津冀协同走深走实。成立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健全完善协同工作机制,联合发布行动宣言,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危险废物协同处置、生物多样性共同观测,实现“生态+环境”全领域贯通、京津冀市县区全地域衔接;联合举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协同十年成果论坛,成立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雄安工作站,协同工作更加紧密、协同成效更加显著。二是推动破解结构性污染难题。组织专业精干力量,编制完成移动源清洁化、固定源氮氧化物及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方案,系统谋划破解结构性污染问题的硬招实招。三是推进环保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首创“京津冀环保科技产业创新共同体”,科技赋能12条重点产业链绿色发展。成立生态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首席专家揭榜挂帅科创机制,增加高质量环保科技创新供给。成功争取2024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大会在津举办,发布14项京津冀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成果,与国家超算中心联合开发全国首个“AI智能环保管家”大模型,生态环保智慧建设经验在北京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中直播分享。四是促进生态建设成果转化。积极打造生态产品,子牙河(红桥区段)获评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中新生态城岸段获评全国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宁河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宝坻潮白新河流域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生态转化路径,推动“两山”基地一地一策,盘活生态资源,实践绿色转型+产业升级的生态+产业模式。五是加强机关专业队伍建设。作为全国首家专业技术类改革的省级生态环境机关,积极推进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改革,在全市公务员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六是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盯紧重点环节、关键领域,探索派驻督导员机制,监督指导直属单位落实管党治党要求,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强化,以生态环境系统高质量党建服务保障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经验做法在《旗帜》杂志予以宣传报道。

  二、巡视反馈意见相关整改落实情况

  巡视反馈意见共指出具体问题41个,已完成整改37个,基本完成4个;提出整改意见10条,已落实10条。整改期间共查摆“举一反三”整改事项28个,已完成整改28个。

  (一)关于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方面问题及有关整改意见

  坚持把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下功夫,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制定实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以更高水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开展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持续向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1.关于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差距、谋划工作不够到位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对标对表美丽中国建设意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系统谋划美丽天津建设任务,科学设置目标指标,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推动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1)针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扎实不深入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深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修订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制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工作措施,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读书班,邀请专家为局处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授课,通过“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天津干部在线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常学常悟,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举措。二是瞄准制约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结构性、根源性问题,制定实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聚焦2027年、2035年目标,编制美丽天津建设实施意见,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三是系统谋划空气质量改善计划,对标国家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聚焦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等突出问题,组织起草天津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明确PM2.5达标路径措施,谋划结构、管理、工程减排项目,力争在解决结构性、根源性问题上实现突破。四是建立完善京津冀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对接机制,局领导定期沟通协商重点工作,业务处室及时沟通对接具体问题,多次开展交流互访,组织召开协同工作会议,联合发布行动宣言,巩固大气、水、固废、应急等重点领域协同成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控制、生态环保产业协同创新,共同编制低碳出行碳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开通横跨天津、河北、山西的新能源重卡零排放运输通道试点,成功举办首届京津冀生态产业发展大会,成立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雄安新区工作站,推进生态环境智慧监测技术合作共用。

  (2)针对谋划生态环保规划不够科学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制定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计划,确保落地落实、见行见效。开展环保政策与经济政策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取向一致,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二是注重科学论证、程序规范,组织制定生态环境规划编制指南,同时坚持边制定、边总结、边应用,科学编制美丽天津建设实施意见,做好目标设定、意见征询和专家论证,确保目标指标可行可达。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成效评估分析不够,尚未建立预警机制,进行了以下整改。坚持全面统筹、系统安排,盯住关键指标、重点任务,组织开展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情况中期评估,对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估,中期评估各项目标指标任务按时序推进。同时,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约束性指标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计划,一体调度、一体推进、一体落实,强化年度跟踪管理。

  (3)针对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全面对标对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刻领会“五个重大关系”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协同落实。二是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控,将涉及战略新兴产业等732家涉气企业纳入保障类企业清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可自主减排,引导企业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三是积极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指导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申报国家试点并开展建设,探索产业园区减污降碳模式路径。开展污水处理、土壤治理、固废处置等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技术创新,促进技术创新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四是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建立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圆满完成2023年65项任务落实,按时序推进2024年重点任务落实。五是组建25个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度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环保产业发展,智能工况用电监控系统、重型货车环保运行分析系统等创新成果成功应用于污染减排工作,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机制逐步成熟并得到推广。六是印发实施《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减污降碳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补助申报管理指南(2024年)》,支持减污降碳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七是加强与国开行天津分行战略合作,充分利用授信额度,谋划推动EOD项目落实。编制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项目指引,调动各区推进项目谋划、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工作,吸引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入。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督查考核关注绿色发展指标较少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修订2023年考核实施细则,适当增加大气、水污染排放强度考核权重,突出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导向,已按照新的考核权重开展考核工作。

  2.关于推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弱项有短板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主责主业,抓住PM2.5年均浓度、优良水体比例等关键指标,组织专业精干力量,系统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短板,分门别类谋划项目,深化工程治理、提升监管效力、强化区域协同、加强科技支撑,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早日实现稳定改善、根本好转。

  (4)针对推动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成效不稳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积极对冲多重因素影响,及时启动大气治理百日攻坚行动,2023年,全市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同比升幅由一季度的37.8%大幅收窄至10.8%,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二是组织开展2023-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秋冬季期间,全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3.2%,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天,总体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其中2024年1月至3月,全市PM2.5浓度同比改善14.5%。三是研究起草天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科学谋划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升级项目。修订《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调整预警启动标准、移动源管控措施,制修订8个重点行业绩效评级指南,更新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推动工业企业创先争优,实施差异化应急管控措施,有效削减污染峰值。四是建立重点监管车辆排放监管工作机制,实现市区监管执法联动和超标车数据资源共享、重点监管车辆精准溯源追踪等,集中整改期间,提高监管效力,每月监管发现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五是制定移动源清洁化工作方案,天津港集团投用165辆新能源重型货车,焦炭短倒清洁运输比例提高到100%。大邱庄地区推广51辆新能源重型货车。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清洁运输比例提高到80%。六是联合国家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定期开展OBD远程在线数据分析,编制3批次72辆重点监管车辆清单;同时,推动建设天津市移动污染源监控系统平台,提高OBD数据应用能力。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对重点行业企业领域减排研究还不够深入,重点行业排放问题依然突出,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针对天津市源解析结果中的重点行业排放量,因地制宜研究氮氧化物减排方案,完善大气污染排放地方标准,组织起草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橡胶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执行垃圾焚烧行业地方标准,收严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推动火电、钢铁等行业企业开展8项治理任务,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组织对15家企业VOC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5)针对协同推动水污染防治有欠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积极争取生态环境部政策、资金支持。二是与市级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水质会商,共同研究落实水质改善措施。三是制定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年度工作计划,谋划实施55项重点工程任务;编制天津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方案,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四是修订天津市水生态环境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建立问题台账,实施清单管理,压实各区属地责任,形成市区联动、区域协同的治理格局,加强沿线入河排污口整治及水质监测。同时,强化与河北省水污染联防联控,推进跨界河流水质数据共享和联合执法,上下游协同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部分入河排污口存在截污治污不彻底、错接混接等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通过依法取缔、清理合并、规范整治等措施,“一口一策”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200余个排污口。

  (6)针对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创新招法不多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修订《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试行)》,完善分级评审、质量控制措施,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二是系统推进污染地块管控修复,推进实施治理修复工程,严格落实环境监测、标识牌设立、围挡等制度措施,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三是推进实施“环境修复+开发建设”模式,创新实施环境修复工程和开发建设工程高效衔接治理方式,实现土壤修复与土地利用高效结合。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创新实践少,进行了以下整改。积极打造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创新试点,边生产边管控国家试点成功落地我市,完成试点工作方案的编制,全面启动实施。

  (7)针对科技治污支撑能力呈下降趋势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制定印发《天津市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减污降碳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项目”纳入环保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二是争取科技立项,达成“天津市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暨联动争取国家科创资源的合作协议”,加强与部属科研单位、高校院所合作,积极组织申报科技重点项目,争取科技类项目立项7项。三是加强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应用,组织开展了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智能精准溯源研究、机动车动态活动水平泛化评估技术研究、生物多样性智能观测研究等,为污染治理、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科研创新积极性不足,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建立生态环境领域首席专家机制,发布第一批11名生态环境首席专家入选名单,充分发挥首席专家引领带头作用,指导、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与转化。二是激发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大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培养力度,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厚积智力优势。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构建美丽中国数字治理体系研究不深,在推动绿色低碳智慧港口生态治理方面未能有效整合科技手段,缺乏创新性的思考,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联合天津港集团开展移动源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研究,探索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运输方面的应用,开发“智能移动源管控平台”,动态监控集疏港车辆。集中整改期间,集疏港国六排放标准及新能源车占比增加8个百分点,每月实现氮氧化物减排约2.1%。二是成功争取2024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大会在津举办,发布京津冀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成果,形成关于加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的建议、加强数智赋能美丽海湾建设的建议。

  3.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得不牢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噪声、异味等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信访问题源头化解攻坚,推动解决了一批重点难点信访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获得感。

  (8)针对推动解决异味、餐饮油烟等问题不够有效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大餐饮油烟整治力度,按区域、类型分析研判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涉餐饮油烟和异味信访件,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加强跟踪回访,随机抽查,查看整改效果。二是更新恶臭异味污染分级管控台账,以工业园区为重点,组织各区梳理排查恶臭异味源,更新2024年清单台账。三是将餐饮油烟、异味等问题纳入2024年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要点,组织开展餐饮油烟、异味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设施不正常运行、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

  (9)针对推动噪声类执法存在盲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制定实施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部门职责分工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持续开展噪声专项执法检查,强化部门联动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二是印发《天津市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加强噪声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噪声污染防治,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实施全民共治,推进各类噪声污染防治。三是定期按区域、类型对噪声信访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依职责推动查处主要噪声污染问题。持续推进宁静小区创建。落实中高考声环境保障工作,为考生提供优质的声环境保障工作。

  (10)针对解决群众信访投诉问题缺乏考核评价和跟踪督办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统筹梳理各渠道信访举报件,分区域分类型核查处置成效,确保群众举报问题整改到位。二是跟踪督导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信访举报办理,专项推动、专人盯办、实地核查。三是完善信访处理情况考核督察制度,将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办理情况列为年度执法稽查重点任务,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提高办理成效。四是针对市委巡视期间转办的群众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督办,推动问题整改落实。

  4.关于机构改革成效、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问题

  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深化产学研融合,科学配置督察监察职能,推进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执法和治理能力。

  (11)针对内设机构合力不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完善环保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成立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优化处室职能,将生态环境科技工作、生态环保产业相关职责调整至同一处室。二是充分发挥督察监察工作合力,统筹推动中央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相关工作,形成督察监察各有牵头、各有侧重、相互配合、条块结合的工作方式。三是建立“督察+”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行动,贯通督察、审计、巡视、执法及各项检查。

  (12)针对直属单位职能作用发挥有难度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政策法规、执法程序、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内容,全市400余人次执法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执法培训,有效提升了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二是全面落实案件审查制度,重大案件坚决执行法制审核和集体讨论程序,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增加各区交叉互评频次、扩展抽查评查范围,提高执法案件规范性。三是持续开展执法大练兵,搭建市级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平台,通过实战比武、以比促学,提升全市执法水平,同时,将各区规范化建设情况纳入执法大练兵内容,促进区级环境执法部门完善执法车辆、装备及办公场所等规范化建设。四是加强环境应急与安全工作,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管理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警和调查处理职能,完善综合服务保障工作职能。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有不足,进行了以下整改。全面调研评估直属单位运行现状及领导班子建设情况,统筹推动消化职数,进一步优化了直属单位班子结构。

  (13)针对机关运行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1000元以下的办公家具列入固定资产管理。二是规范公务用车使用,制定使用管理细则,各直属单位参照修订了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实施电子化申车派车管理,在局OA系统开发公务用车审批派车模块,实现公务用车的线上申请、审批、备案。强化财会、审计监督,将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情况纳入2024年财务收支审计监督范围。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机关运行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整体运转不够高效,进行了以下整改。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局OA系统新增、完善一批模块和流程,实现收文、会议安排、发文、审批、电子用印等全流程办理,简化办理流程,提高了无纸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平。

  5.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问题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从制度机制上化解问题,努力构建风险隐患排查、应急监测、应急处置等专业队伍,积极探索新建、共建、代储等多样化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完善市区两级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探索形成业务处室分兵把守、执法队伍现场检查、督察监察共同监督的责任新格局,推动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能力不断提升。

  (14)针对环境风险应急体系不健全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配齐配强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员,统筹做好国家安全、生态安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二是配强环境应急人员,明确技术骨干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和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统筹局系统科研、监测、执法力量,建立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突发事故环境应急监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专业队伍,提升安全生产和环境应急能力。

  (15)针对环境应急物资库建设管理有短板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开展全市环境应急物资储备情况专题调研,摸清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区域分布。健全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信息库,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物资核实更新、现场核查,初步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层级、多元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和共享共用机制,确保各类环境事件应急需求。二是加强环境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建设,组织制定防护物资库、海洋环境应急物资库管理制度,定期盘点应急物资、及时补录更新,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出入库台账,加强应急物资日常维护管理,确保应急装备24小时热备。

  (16)针对环境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不扎实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责任制,印发实施《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和任务清单(2024年)》。统筹谋划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重点任务,制定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工作方案。二是强化督查检查,局级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各区重点企业,开展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督查检查行业监管责任落实情况。举办全市环境应急管理培训班,开展桌面推演和应急方案比赛,提升环境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水平。三是组织开展风险源企业摸排,建立风险源台账,明确风险等级及类别,每季度进行动态更新。组织开展企业环境领域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督促企业按时完成隐患问题整改。四是修订《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涵盖1个市级专项预案、21个成员单位保障预案、16个区级预案,指导各区完成风险源企业备案,形成市区两级全覆盖的应急预案体系。联合开展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实战实训能力。

  (二)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面问题及有关整改意见

  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担当,扎实推动各级党组织和纪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压紧压实“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力推进“三个以案”工作,聚焦环保权力精准监督执纪问责,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保持良好氛围和环境。

  6.关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方面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坚持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好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抓住“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锻造专业化纪检干部队伍,提高机关基层监督质效,推动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两个生态”环境更加山清水秀。

  (17)针对“关键少数”监督管理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召开全面从严治党部署会议,制定主体责任清单,将下级“一把手”和局领导班子监督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梳理监督管理漏洞,明确具体职责,制定改进措施,切实把监督职责落到实处。二是局党组书记坚持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多次与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开展谈心谈话,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三是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两次主持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与局领导班子成员、下级“一把手”开展监督谈话。制定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措施,完善科级以下干部廉政档案,强化年轻干部监督。四是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联系身边反面典型案例,深入检视剖析,深刻汲取教训。各级党支部及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五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和作风建设,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组织各处室和直属单位研判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六是结合2023年度述职述廉通报身边案件,开展警示教育。相关支部开展“回炉”警示教育,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指导专题研讨交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纪律观念。七是扎实稳妥推进规范经商办企业、兼职和回避工作,组织开展排查,建立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直属单位对中层以上干部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大,进行了以下整改。各直属单位党委(支部)结合实际制定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对年度工作做到“条目化”“清单化”梳理。分别开展了全员覆盖的谈心谈话活动,与中层以上干部开展廉政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

  (18)针对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局领导班子成员半年向局党组汇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并向市纪委报送个人报告。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研究联系单位和分管处室全面从严治党相关工作,推动解决重要问题。二是局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听取分管处室和联系单位汇报,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坚持抓早抓小,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直属单位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进行了以下整改。坚持紧抓廉洁教育不放松,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所属支部书记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开展廉洁专题警示教育,以不同形式通报领导班子落实“一岗双责”、遵守党章党规和廉洁自律情况,推动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

  (19)针对纪检干部队伍整体建设薄弱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选优配强纪检干部。各直属单位结合工作实际选优配强了纪检干部。二是创新监督机制。局党组向有关直属单位派驻督导员并明确督导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通过列席派驻单位相关会议,了解和反馈派驻单位工作情况,促进巡视整改与重点工作督办调度、党建、专项检查、审计等工作有机结合,对落实不到位、进展不顺利的,及时进行提醒督促,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切实加强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同,提升监督效能。三是强化纪检干部实践锻炼。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讲座,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研讨、协助上级办案等方式强化培训,练就纪检干部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7.关于履行监督责任方面问题

  派驻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政治监督,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压紧压实生态环保责任,督促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推动生态环保领域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20)针对推动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短板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监督事项具体化。结合自身职能,确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等6类重点监督事项,细化15项监督措施,形成3本工作台账,推动政治监督向具体化转变。二是纠治问题精准化。聚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查找责任短板、监管盲区和制度漏洞,对具体问题一盯到底,实现政治监督精准化。三是监督保障常态化。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持续净化政治生态,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旗帜鲜明激励担当作为,构建发现问题、严明纪法、整改纠治的监督闭环,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对生态环境领域权力运行关键点调研不够深入、不够细致,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梳理生态环境领域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问题易发风险点,制定监督执纪工作措施,防范化解廉政风险。二是加强基层政治监督,强化基层纪委履职,督促排查风险隐患,采取有力措施防范廉洁从业风险。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对环保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入,进行了以下整改。强化“干中学”,通过参加环保业务大讲堂、列席业务工作会议、深入一线调研监督等方式,不断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21)针对坚持规范精准执纪问责有差距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政治高度认真剖析典型案例发生原因,并进行通报曝光。深入开展“以案四说”,深挖案件背后的问题根源,起到了查处一起、教育一批、警示一片的效果。二是着力发挥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的作用。针对执纪发现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及时提出纪检监察建议,紧盯整改关键环节,督促发案单位对照问题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整改落细落实。三是强化审查调查与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机制,打造“铁案工程”。先后修订完善了多项执纪审查制度规定,针对工作短板弱项在高标准严要求上持续用力,不断提升执纪审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正规化水平。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程序文书规范等方面距高标准严要求还有差距,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组织执纪人员集中学习相关业务规定,开展多种形式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精准掌握新标准和要求的能力素质,提升执纪问责各环节的严谨性和程序规范性。二是规范程序文书。修订完善了多项执纪程序文书,以“明白纸”“案卷清单”增强执纪人员程序意识和标准意识,不断强化执纪问责各环节的精准规范。

  8.关于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有欠缺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聚焦环保权力集中领域,紧盯重要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增强自身“免疫力”,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增强关键岗位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廉洁意识,不犯错误或者少犯错误,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大项目落实。

  (22)针对环境监测权风险防范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聚焦环保督察权、环保监测权、环保审批权和环评权,梳理各个环节的廉政风险,为规范权力运行奠定基础。二是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针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聚焦“人事因制”优化和完善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手册等,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相关处室每季度对照进行自查,并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运行情况,切实加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监测数据质量意识不高,风险防控体系机制不完善,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研究制定我市已联网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管理制度。组织各区开展自动监测站点基础保障质量、监测数据质量自查整改,累计自查监测点位311个。制定我市环境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市级巡查计划,通过区级自查+市级巡查相结合的模式,完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的巡查,进一步强化环境自动监测站点管理,确保环境数据“真、准、全”。加强站点“防火、防电、防水、防盗”日常检查。二是严厉打击第三方弄虚作假行为,开展专项帮扶及执法抽查工作,累计开展6期,覆盖100余家机构,3000余人次;将第三方监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行为纳入专项行动,对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完成一轮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执法检查全覆盖,发现伪造、篡改检测数据问题均已立案,在天津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发布7个典型案例。三是制定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规定,并与服务商签订廉政协议。建立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水环境自动监测评价、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污染源自动监控传输有效率考核、财务管理重点岗位人员轮换机制,完成重点岗位人员轮换。

  (23)针对环境执法工作方面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听取执法工作情况汇报,推动执法大练兵、“两打”专项执法等工作。二是修订行政处罚案件实施细则,明确案件办理流程。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环保督察监察力度不够,进行了以下整改。强化督察监察力度,建立“督察+”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大气、污泥处置、安全生产、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等专项核查,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有力支撑、保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

  (24)针对环评监管方面有欠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强监督管理,局党组定期研究环评审批工作,局党组书记专题研究、部署环评工作,分管局领导指导推动重点项目审批工作。二是严格依法依规落实政务公开,2023年审批的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均已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信息公开相关工作,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复核力度,对平常发现问题较多的区、两高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等行业项目、生态环境部推送的高产环评工程师及其从业单位,加大环评文件抽查比例,完成2024年第一次抽查复核。四是发挥环评协会行业引导作用,指导市环评协会联合10家成员单位发布《关于提高环评质量助力绿色发展倡议书》,强化行业自律。开展优秀环评文件评比等活动,对2023年度优秀环评文件评比进行公示。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各区环评审批部门监管责任履行有所欠缺,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仍有待提升,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质增效的通知》,明确审批环节中各单位责任,完善监管措施,不断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效率和质量。二是组织各级环评审批部门开展警示教育,以案释纪、以案说法,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9.关于作风建设方面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一抓到底、一刻不松,以钉钉子精神纠治隐形变异“四风”,深挖背后存在的腐败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持续深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护航。

  (25)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时有发生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深化作风建设,制定推动“四下基层”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措施。局处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研究分析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二是认真组织梳理总结2018年以来局系统发生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发生问题的单位认真反思反省,紧盯春节、五一等重要节日,加强廉洁教育,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三是指导各直属单位抓好“重点人”“重点岗”的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廉政谈话。四是围绕公车管理等重点方面,组织开展交叉检查,防止在公车管理使用上发生违规违纪问题。五是组织开展津贴补贴政策执行情况互查,持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

  (26)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还不彻底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统筹需各区生态环境局参加的会议,制定年度会议计划,未列入会议计划的会议,原则上不得召开。二是规范专班管理和人员借调,完成信访工作专班、安全工作专班以及借调人员的清理任务。同时,严把专班成立关口,规范专班管理工作。三是全面取消信息交流单,优化机关工作运转流程,改造提升OA办公系统,增强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的信息协同,提升局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信息简报质效不高,为基层减负工作成效不扎实,进行了以下整改。精简和规范各类简报,取消环境空气质量通报、地表水环境质量通报等工作简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关于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问题及有关整改意见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工作所需、群众所盼,对准实际问题,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政治基础、队伍基础、阵地基础和制度基础。

  10.关于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有差距问题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局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组织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提升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政治自觉和实际效果。

  (27)针对执行民主集中制有差距,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不严格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坚决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严格大额资金管理,印发“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实施细则,新增大额资金标准,进一步规范大额资金使用。二是修订局党组工作规则,增加局党组职责、组织原则、监督与追责等章节内容,细化完善局党组讨论和决定事项,进一步规范了党组会议程序。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和调研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和调研活动,为集体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撑。三是制定局党组会议承办工作规程,明确局党组会工作流程及任务分工,实现精准谋划议题,提高议题申报质量。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直属单位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不到位,党委会议组织不规范,进行了以下整改。根据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以及干部选拔任用满意度等情况,派员列席直属单位党委(支部)会议,规范直属单位议事程序。各直属单位均修订并印发党委(支部)议事规则,完善党委(支部)议事内容、程序,提高党委(支部)会议效率。

  (28)针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弱项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进一步压实局党组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举办专题培训,强化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提升意识工作水平。

  11.关于选人用人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强化对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充分调动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积极性,努力打造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队伍。

  (29)针对干部队伍统筹不够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从区生态环境局选拔干部参加生态环境部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等重点任务,增强基层干部实战能力,并注重从中发现培养干部。二是优化班子结构,注重从基层选拔交流表现优秀的干部到区生态环境局任职,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三是高标准组织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是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情况进行调研,听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从选育管用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加强跟踪问效,局党组书记带队深入基层,了解履职情况。

  (30)针对机关借调用人不够规范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印发实施工作举措,严格把握借调事由、严格控制借调人数、严格设置人员条件、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教育管理,并对借调人员清退开展回访。

  (31)针对个人事项报告工作抓得不严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局党组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和政策解读,实现报告对象教育培训全覆盖,进一步提高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印发易错易漏点提示等学习材料,提醒强调易错易漏点,对重点人群精准指导。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核准信息,指导报告对象规范填报。认真分析研判填报情况和查核结果,依规依纪、实事求是进行认定处理,对抽查核实情况进行梳理,更新易错易漏案例。

  12.关于抓基层党建用力不足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一以贯之做到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开展到哪里,推动党建业务融合就跟进到哪里,自觉把机关党建放到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中安排部署,贯穿到生态环保业务工作重点环节,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

  (32)针对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部署推动工作落实,并将抓机关基层党建述职纳入年度述责述廉重要内容。二是明确机关党支部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党建的工作人员和职责,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体系更加严实。三是对基础薄弱的党支部进行重点帮扶,确定为党建业务融合示范点,调整党支部书记,以党建引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空气治理百日攻坚、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重大任务提质增效。四是强化思想认识、组织建设、部署推动、目标责任融合,扎实做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组织国有企业党支部如期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实现支部书记与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一肩挑”,选优配强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作用,推动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科技创新2030—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大项目,深度融入局系统各项环境治理联合机制,助力美丽天津建设。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直属单位抓党建工作用力不足,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各直属单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查找问题、制定措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二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各直属单位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参加专题培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党务干部的培训,提高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

  (33)针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差距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开展全面从严治党考核暨专项督办,对排名靠后的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提醒,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二是组织全体党员以重温入党誓词、赠送生日贺卡、讲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集体过“政治生日”,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仪式感。坚持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解决了一批环境污染问题。三是组织全体党员在1月份集中学习党章内容,充分开展研讨交流,树牢党员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四是局党组书记专题研究党员发展工作,指导印发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措施,全面摸排后建立发展党员台账。五是建立支部委员或优秀党员与群众一对一联系制度,广泛开展谈心谈话,组织群众参加党的重要活动。六是2024年着重从科研和业务一线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对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提升组织力跟踪问效不够,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巡视以来,结合平时明察暗访,对基层党支部落实制度、开展活动等情况抽查,及时跟踪问效,组织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加强典型示范引领。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比表彰、创建“四强”党支部、“双廉”家庭评选等活动。

  (34)针对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不足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制定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确保教育取得实效。组织机关和直属单位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干部代表召开座谈会,交流经验,听取意见建议,梳理党建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提升。二是制定党建工作明白纸,提高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质效。三是每月印发党支部工作指引,科学设计了学习内容、工作模板、建设指导、监督管理等板块,指导机关基层党组织搞好党建工作。四是组织机关党支部书记开展“互查互比互评”活动。监督指导基层党支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学习、谈体会、谈打算,以研讨促学习、以交流促提升。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加强对局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还有不足,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制,成立碧水攻坚党建联盟,开展碧水保卫战专题攻坚活动;成立大气攻坚党建联盟,开展畜禽养殖恶臭问题实地调研,现场帮扶企业绩效升级,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二是加强所辖社会组织行业管理,指导2个社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协调推动党建工作,采取结对共建的方式,共同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的方法路径,推进党建与业务同落实。

  (四)关于推动市委巡视、审计等整改落实有欠缺问题及有关整改意见

  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的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释放执纪必严、一严到底的鲜明信号。

  13.关于推动落实巡视整改有不足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严格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完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机制,发挥巡视整改领导小组作用,推动重点难点问题整改,建立整改长效推进机制,集中整改期每月、深度整改期每季度、持续整改期每半年,局党组至少研究一次巡视整改工作。

  (35)针对党组推动巡视整改方面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完善巡视整改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局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巡视整改日常工作,局办公室为巡视整改牵头和督办部门。二是局党组会先后8次传达学习巡视工作文件精神,专题研究巡视整改任务分工,组织制定整改工作方案,研究推动美丽天津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建联防联治等巡视指出的重点问题。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局党组定期研究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不够,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不充分,进行了以下整改。扎实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落实,作为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点内容,同时,定期研究年度整改任务进展情况,督促各相关部门和相关区按期完成整改任务。及时组织2023年度整改完成任务验收销号工作,明确验收销号的职责分工、标准和程序。

  (36)针对班子成员推动分管部门的落实整改任务有不足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局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负其责,合力推动问题整改,局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研究推动重点问题整改,指导巡视整改日常工作,推动解决难点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分领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评估整改成效,推动按时保质完成问题整改。二是局巡视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推动力度、加密调度研究频次,建立整改落实台账资料。三是组织召开市委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认真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广泛征求意见,局领导班子成员积极认领巡视指出的问题,扎实推进整改。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班子成员对分管部门审计整改研究不深入,进行了以下整改。局领导班子成员严格落实审计整改“一岗双责”,指导督办、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听取整改推动情况汇报,扎实推动整改任务落实落细。

  (37)针对持续整改力度不大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建立“调度、研判、通报、督办、评估”的巡视整改闭环机制,主动将巡视整改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贯穿到年度工作中,今年已将巡视反馈问题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局工作要点统筹推进,结合半年工作总结评估整改落实成效。

  14.关于落实整改日常监督责任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派驻纪检监察组把督促巡视整改作为做实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落实监督责任,综合运用调研监督、工作提示、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以“再监督、再检查、再发现、再巩固”的监督整改模式,促进整改到位。

  (38)针对主动开展整改监督意识不强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制定巡视整改监督工作方案,清单化推进整改任务落实,建立沟通协调、检查抽查、反馈整改等推动机制,进一步压实局党组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同志第一责任人责任。二是定期研究巡视整改监督工作,紧盯重点工作、任务进度、责任落实等,推动巡视整改落实落细。派员监督列席巡视整改相关会议,落实整改监督常态化。三是深入各区、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监督推动污染防治攻坚重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问题,进一步落地见效。压实整改政治责任,督促对整改已完成项目进行“五必问”,严实整改标准,力求整改到位。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履行整改监督责任不够扎实,进行了以下整改。对重点问题进行书面审、现场听、实地看,运用“四不两直”对有关工作开展“回头看”,督促举一反三,清仓见底。

  (39)针对整改日常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健全巡视整改日常监督机制,制定巡视整改专项监督方案,明确组织领导、工作分工、监督举措、工作机制,并抓好落实。二是与党组建立“调度+审核”整改日常监督联动机制,坚持“一旬一调度,一月一小结”,运用听取汇报、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调度,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合力推动巡视整改。

  针对“举一反三”整改事项对整改情况监督的长效机制不健全,进行了以下整改。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制定《监督巡视整改常态化工作办法》,不断巩固、深化巡视成果。

  15.关于重点难点问题整改不扎实问题和有关整改意见

  坚决克服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永吹冲锋号,综合运用纪检、人事、财会等多种监督方式强化检查督导,督促问题整改;以案为鉴加强警示教育,筑牢思想根基,切实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

  (40)针对个别问题整改不彻底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以案为鉴开展廉洁教育。组织机关基层党组织开展警示教育、廉洁教育。组织评选“双廉”家庭,弘扬廉洁文化和优良家风。紧盯国庆、元旦、春节、五一等“四风”问题多发高发期,督促各级党组织开展节前教育、加强节中监督,检查公务用车等管理情况。对“四风”问题坚持露头就打、从严查处,综合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进行提醒,及时发现“小问题”、纠正“小毛病”。二是明确局院区安全责任分区及责任单位,持续开展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梳理院区安全风险点,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台账。委托专业机构对电梯进行年度检测,委托专业消防服务机构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重要节假日,对院区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集中安全检查。集中整改期间,完成1次院区防灾减灾培训和1次院区消防安全演练。

  (41)针对破解深层次问题招法不多问题,进行了以下整改。一是针对结构调整等突出矛盾,组织开展了能源结构调整、移动源污染治理等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成果并及时转化应用。组织制定移动源清洁化、固定源氮氧化物协同治理等行动方案,加快推进措施落地落实,着力解决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难题。二是发挥督察利剑作用,组织开展了2023年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将“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部署的绿色低碳发展情况”作为督察重要内容,推动各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制定印发《天津市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强化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围绕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绿色运输体系构建、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深入各区、相关部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督查。三是深化碳排放管理,完善绿电碳核减政策,助力能源结构低碳化。四是强化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等专项执法,推动各区发现、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持续做好生态环境违法典型案例通报工作,开展以案释法工作,通报典型案例37个,不断提升执法效能和震慑力度。五是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生态环境绩效考核等考核评价措施,全面评价各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考核目标责任,又考核工程任务;既评价环境质量、又考虑人为努力,进一步压实各区、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经过努力,我局巡视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彰显了巡视的利剑、震慑作用,但通过研判分析,也发现集中整改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对巡视整改的政治属性认识仍不到位,还存在就问题说问题、就业务说业务的现象,从思想上深挖问题原因不够。二是以巡促改、以巡促建的成效不够突出。对整改措施理解不到位,系统整改效果不够突出,工作能力提升和成效体现还不明显。三是巡视整改的组织落实不够有力,调研、推动重点整改任务落实不够到位,收集挖掘巡视整改的典型经验做法不够及时。

  下一步,局党组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巡视整改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推动力度,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切实通过巡视整改,提升履职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将整改成效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效果成果。一是进一步提高整改政治站位,努力破解难点问题,继续深挖原因、精准施策,特别是针对推动解决异味、餐饮油烟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身边环境问题,加强分析研判、跟踪抽查,切实从源头解决问题,降低群众信访举报。针对大气、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不稳固问题,科学谋划减排项目,紧盯重点精准调度,有效降低污染排放。二是进一步加强整改监督推动,完善整改长效机制,动态调整完善巡视反馈问题工作台账,紧盯重点任务进度成效,针对重点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查看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三是进一步强化整改评估分析,巩固整改成效,对需要长期坚持的措施,定期跟踪了解进展成效,抓好后续整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转化为工作制度机制,以重点问题整改带动全面深化改革。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联系电话:87671508;电子邮箱:tjssthjjbgs@tj.gov.cn。

   

   

   

                        中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党组

                                  2024年9月4日         

  


原文链接:https://sthj.tj.gov.cn/ZWXX808/TZGG6419/202409/t20240904_671788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环保FZ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