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中国环境报》吉安实施“三动”聚力、“四式”育人、“五建”强基战略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台上,声情并茂;台下,如痴如醉。春节前,江西省吉安市委党校的报告大厅内座无虚席,一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吉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讲会在这里举行。

  近年来,吉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把环境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实施“三动”聚力、“四式”育人、“五建”强基战略,推动环境教育走实走心走热,全市居民环境意识愈发浓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

  “八进”宣传扩大范围,推动环境教育走实

  环境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统筹发挥好各部门单位的职能作用,对深化环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吉安市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要求,强化职能联动,一家牵头、多家响应,相互搭台、共同唱戏。

  吉安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华程介绍:“我们聚焦长江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无废城市’建设、绿色生活创建等主题,深入开展环境教育,推动环境教育高潮迭起、声势浩大、影响广泛。”

  环境教育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为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吉安市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报刊等媒介,层层开展环境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进市场、进村组、进家庭“八进”宣传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宣传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经验成效,努力做到宣传不留死角、意识不留盲区,让每个群众成为环境教育的践行者、推动者、传播者,形成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人人受教的浓厚社会氛围。

  2023年,全市开展大型环境教育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单、宣传手册9万余份,直接受众达30万余人。

  突出家庭主体,创新宣传形式,推动环境教育走心

  “氧化沟里,有一群神奇的微生物,它们以‘食’污染物为生。你看,水面上的一个个泡泡,正是这些微生物在享用‘大餐’。”来自峡江中学的学生在污水处理厂沉浸式体验“污水变清水”过程。

  沉浸式体验“污水变清水”,只是吉安市推行“四式”育人的一个特写镜头。吉安市坚持从素质提升发力,探索实践“全民式教育、精准式教学、沉浸式体验、裂变式传播”的“四式”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宣传效果,推动环境教育走心。

  吉安市遵循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全民行动的原则,制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贯彻实施意见》。同时,结合受教育者的特点,深入推进全民式教育,2023年全市直接受教育者达200万人(次)。

  “家庭、学校、社会,是环境教育的主要对象。”王华程说,吉安市推出精准式教学,突出领导干部主体,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新增4门环境教育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推动环境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年均受教育者达80余万人(次);突出家庭主体,深入开展“最美家庭”“绿色(清洁)家庭”评选活动,2023年市本级评出“最美家庭”10个、“绿色(清洁)家庭”13个。

  为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在“好看又好玩”的过程中接受绿色理念,吉安市依托环境教育基地、环保设施,通过沉浸式体验,增进公众对环保的了解,每年接待参观者6万人(次)。

  此外,吉安市开展裂变式传播,实施环境教育工作者“种子”培育计划,市本级培育“种子”300余人。充分发挥“青年讲师团”“河小青”“生态文明大讲堂”等骨干队伍作用,全市1万余名志愿者在一线宣传,讲好吉安环保故事,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建机制、组队伍、创基地、造品牌,推动环境教育走热

  环境教育,百年大计。吉安市坚持从长远发展着眼,通过“构建环境教育机制、组建环保志愿队伍、创建环境教育基地、树建环境教育品牌、铸建生态环保文化”“五建”强基,推动环境教育走热。

  吉安市建立领导干部教育机制,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教育纳入党校主体班课堂;建立财政保障稳增长机制,2023年市本级安排环境教育经费150万元,较上年增长12%。

  卡通小视频、互动小游戏、精致小礼品、有趣小提问,环保志愿者走进安福县平都镇第二小学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依托党团员队伍、少年先锋队、环保社会组织、青少年志愿者等生力军,吉安市组建环境教育志愿者队伍436支,构建起市、县、乡三级环境教育志愿者组织体系。目前,“河小青”成为吉安独具特色的志愿者队伍。

  吉安市突出环境教育功能,深度融合“红、古、绿、新”元素,创建一批家门口环境教育基地,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6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等。

  “走哟!公园玩去。”吃罢晚饭,家住吉州区星港澳园的宋先生相约几个老友去螺子山河长制主题公园遛弯。“公园里有河长、环保文化标识牌,学一学长知识。”宋先生说。

  为提品质、出精品、创经典,吉安市树建环境教育品牌,将庐陵生态公园、古后河梦回庐陵旅游景区、神岗山、螺子山塑造为环保主题公园,五百里赣江“最美岸线”、遂川千年鸟道等成为吉安地标性生态名片,吉安获评“2021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

  教育是根,文化是魂。吉安市铸建生态环保文化,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环境文化作品,泰和千烟洲红壤开发模式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入选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成就展,载入高中地理教科书;出版发行《我是河长》,为国家推行河长制以来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关于河长的图书。

  环境教育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未来,吉安市将在环境教育深度和广度上持续发力,树典型、抓亮点、出经验、创品牌,推动环境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王华程表示。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2/19/art_42069_47884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