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济南年会分论坛|“无废城市”建设分论坛——研促会“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揭牌启航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10月29日上午,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无废城市”建设分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本次论坛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拓展和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为主题,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主办,研促会“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山东智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副主席,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陈抗甫;研促会副会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晓东;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主任、研促会“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国正;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管言明;北京科技大学原校长、973项目首席专家张欣欣等领导到会致辞并为专委会揭牌。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曹建松就“做精‘无废’亚运讲好‘无废’故事——全方位展示‘无废城市’建设新成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北京燕山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副站长张元勋就“固废处置与利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任、工信部钢铁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王强就“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固废资源化技术研究室主任辛宝平就“无废城市高标准建设和固体废物高值化利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志伟就“基于固废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实践”,山东智奇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张斌就“旋流热振干化技术在无废城市建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中的作用”,飞翼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生就“膏体充填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做了精彩演讲。

  

      刘国正主任讲话中强调,“无废城市”建设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具体举措,表明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引领的是世界发展的绿色潮流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形态。“无废城市”建设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新发展格局构建,一头连着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是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应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做好顶层设计、抓好“无废细胞”和固废资源化两个重要抓手、完善政策标准,形成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公众多方合力等,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步伐。

      会议主持人、专委会秘书长潘崇超呼吁更多的地方政府、专家团队、企业团队和社会力量加入专委会,通过这一多方协同创新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引领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产业健康蓬勃发展,实现“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共创“无废城市”,共谋“无废”未来,提效减污降碳,建设美丽中国!

  

      此次论坛的举办,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是以无废城市建设和固废资源化为基础的实践探索。论坛上还举办了研促会“无废城市”建设与固废资源化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与专家受聘仪式,专委会工作正式启航。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311/t20231106_44617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