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祖国北疆传喜讯 示范创建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内蒙古8个地区、集体、个人获生态环境部荣誉表彰

  ♦杨爱群

  11月1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内蒙古自治区共有8个地区、集体、个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求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自治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严格示范建设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示范建设质量, 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建立形式多样的激励机制。提炼总结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案例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模式路径,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的引领作用。

  2018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共有3个盟市、7个旗县市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荣誉称号;有8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集体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两人获得“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1人获得“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一个单位获得“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示范创建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和参与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荣誉的获得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内蒙古生态环境系统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进一步指导地方开展好示范创建工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

  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公布

  锡林郭勒盟和乌拉盖管理区双双入选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分别被授予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锡林郭勒盟和所辖乌拉盖管理区同时被生态环境部表彰,既是对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认可和鼓励,更是进一步巩固提升锡林郭勒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鞭策和动力。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加快建设有能力、有精神、有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手段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努力在锡林郭勒千里草原筑起绿色长城,把锡林郭勒大草原这块绿色招牌擦得更亮。”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盟长罗青表示。

  锡林郭勒盟

  锡林郭勒盟地处北京市正北,总面积20.3万平方公里,草地面积17.44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总面积的32%,分布着较为丰富的森林、湿地和水域资源,是我国草地类型和植被种类最为齐全的草原地区,在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中具有重要地位。

  锡林郭勒盟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作为压倒性任务,将64.18%的盟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2021年,锡林郭勒盟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创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保护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锡林郭勒盟生态环境局局长赵宏介绍:“截至今年10月,列入考核的锡林浩特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9%;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4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城市建成区无黑臭水体,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考核要求;全盟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

  如今的锡林郭勒盟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增”;沙化土地面积和沙化程度“双减”;牧草平均高度8.8厘米、平均盖度24.9%,同比提高1.4厘米和1.6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新增国家级草原公园试点5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国家沙漠公园两个,锡林郭勒草原焕发美丽容颜。

  乌拉盖管理区

  乌拉盖境内有原始草原、湖泊、湿地、白桦林、黄花沟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乌拉盖管理区作为锡林郭勒盟首个入选“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地区,近年来,以“吃生态饭、做牛文章、念文旅经”为主线,积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标杆,全面有序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现代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的“两山”转化路径。

  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浩勒宝分场的牧民李宗宇介绍,“我家有近万亩草场,2008年以前,由于自然原因以及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养殖方式使草场退化严重,居住的环境也很差。现在国家政策好,通过转变传统畜牧方式,改良养殖品种,实施草畜平衡、划区轮牧,减轻草原的负担,改良育种后的牛犊肉质得到提升,收益翻了倍。十年间,生活质量与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也越过越好。”在牧场内的小河边,李宗宇父亲种植的防风固沙林带已初具规模。说起去年的收入,李宗宇低头不语,但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露了底。李宗宇说,他还是一名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区域70余平方公里,服务网格内有32户牧民。他指导大家采取更精细、更智能的养殖方式,科学核定载畜量,现在大家的收入都很好。

  夯实绿水青山底色、壮大绿色发展动能,乌拉盖管理区将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继续让绿色成为乌拉盖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向着草原更加秀美、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人民更加幸福的目标奋力迈进。

  满眼的绿,惬意的风,湛蓝的天、白色的云、清澈的水,锡林郭勒大草原正描绘着一幅壮美的天然画卷。 

  薛凯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呼和浩特市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谋划发展的重要一环,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在优美的“生态画卷”中安居乐业,使“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成为自治区首府最靓丽的名片。

  呼和浩特市全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绿色化发展,包括以乳业、草种业为龙头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先进硅材料、智能技术为引领的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生物疫苗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以绿色电力为基础的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以节能低碳为方向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为了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之城,呼和浩特市全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加快建设北部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南部大黑河“郊野花带”、东河西河小黑河“环城水带”和丝路公园“文化轴带”。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城市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生态”“环保”“绿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词, 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2021 年,呼和浩特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 168 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连续 15 年保持 100%达 标;森林覆盖率达到 23.0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0.1%。今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594 万亩,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8.72 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和社区游园 186 座、城市绿道 220 公里。截至11月18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7天,同比增加了9天。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繁星闪烁已经成为新常态,一幅“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包头市生态环境局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以建设生态宜居包头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目标,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高环境监管和基础设施水平,实现了由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结构偏煤、生产方式粗放向绿色低碳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我国重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及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包头模式”。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4年的187天增长到2021年的303天,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名列第一。9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由2014年的75%增长到87.5%。

  今年以来,包头市生态环境局以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不懈努力的方向,推动实施总投资64亿元的92项治理工程,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道路上负重前行、不断突破,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明表示:“包头是首批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荣誉的获得是对包头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肯定,是对包头市多年来久久为功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五原县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地处黄河“几”字弯最北端、河套平原腹地,素有“塞外江南、河套粮仓”美誉。近年来,五原县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生态治理、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结合,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典型做法与模式。

  统筹推进污染防治、国土绿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耕地质量提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聚焦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城乡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四控两化”行动 覆盖全域,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系数及残膜回收率稳定提升,减轻了对乌梁素海的污染。

  实施“环城、环镇、环村、环路、环田”绿化工程,各级通道、各类园区、所有村组全部绿化贯通,新增造林 10.96 万亩,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42%。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统筹,以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782 个村组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全面构建,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 85%以上。

  依托自然生态本底,五原县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实施“生态+”行动,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现代农业”“生态+新型工业”“生态+全域旅游”的“两山”转化路径,真正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塞上江南,绿色崛起。五原县将以“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契机,以壮大绿色发展为动能,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典范,向着环境更加优美、生活更加富裕、人民更加幸福的目标奋力迈进。

  “2020-2021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得者

  殷玉珍

  她的故事因治沙而起,因治沙而辉煌。一人、一镐、一件红衣、一条大辫子,30年,7万亩沙漠绿色长廊,殷玉珍跟沙漠苦斗了半辈子。她的苦,沙知道。她的喜,树晓得。

  1985年,19岁的殷玉珍从陕西嫁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一个叫尔林川的地方。婚房是一个半掩在沙漠里的地窨子,方圆几十公里,没有第二户人家。无水、无电、无路。地种不成,羊放不了,咋活?家门口就是漫漫黄沙,风一刮,遮天蔽日,嘴巴和鼻孔里都灌满了沙。出门时需要用铁锹把门口的沙一点点铲开,地贫家穷,有时饭都吃不上。殷玉珍眼泪快流干了,最终横下一条心“在沙漠里种树,要活下去”。

  1986年春天,殷玉珍和丈夫开始种树,她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一场持久的人沙之战开始了。脚下不知烫了多少泡,头上不知流了多少汗,但每当看到在风沙中摇曳的小树,殷玉珍和丈夫就会开心起来。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绿色就这样在恶劣的环境里艰难扩张着。多年后,这片不毛之地终于绿了,殷玉珍奇迹般地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绿色乐章。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彻底改变了殷玉珍的生活。从沙里种树到沙里淘金,殷玉珍的目标不仅是治好沙、管好沙,更要用好沙。她有更大的梦想:打造“毛乌素沙地祖国北疆绿色长城”的核心示范基地,实现农牧林一体化和旅游+体验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种树改善生存环境,种粮保障衣食住行。”殷玉珍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给我们农牧民指明了方向,一系列好政策增强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现在用养殖反哺农业,用农业反哺林业,进入了良性循环。”

  乌审旗政府资料显示,多年来,在殷玉珍的带领下,周边农牧民掀起造林热潮,涌现出3000亩以上造林大户240户,目前全旗森林覆盖率达33%,植被覆盖度达80%,“绿色乌审”已成为当地的名片。

  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

  乌兰

  乌兰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自2008年从事生态环保工作以来,她不断强化实践锻炼,迅速成长为一名思想政治素质高、大局意识强、业务能力精的优秀生态环保战士。她用自己的责任担当、辛苦付出,在水污染监管、企业环保设施提标改造、污染物减排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锡林浩特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生态环境保护一线的业务骨干,乌兰在工作中学会了从多个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各项工作。当她发现当地蒙古族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较少时,充分利用自己懂蒙汉双语的特长,主动收集相关材料,翻译成蒙语版本,向广大牧民群众宣传,成为生态环境部门与牧民群众协调沟通的“纽带”。

  在平凡中彰显了不平凡,乌兰的事迹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被生态环境系统多次评为先进个人。2020年11月24日,她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既然给出了承诺,就要作出响亮的回答。”乌兰格外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肯定和荣誉,牢记初心使命,用热血和青春,继续守护着草原的绿水青山,努力作好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铁军”。

  “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单位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中国乳制品的龙头企业,蒙牛集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在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等方面创新实践,为全国乳企绿色转型提供“蒙牛方案”,打造绿色制造乳业标杆。

  工信部近期公布的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显示,蒙牛集团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旗下5座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累计获评2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体现了蒙牛集团绿色制造十足的“含金量”。

  在每个生产环节,蒙牛集团都融入了绿色理念。探索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实施节水技改;推动实现绿色能源和光伏应用;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开展环保风险分析;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自2021年起积极谋划,自主完成旗下6个事业部66家工厂碳核查,筹备编制“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及路线图以及减排行动方案。同时,开展数字化赋能行动,积极推动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生产,引领全行业迈向碳中和时代。

  近年来,蒙牛集团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集团发展进程,倡导建设生态牧场,持续引导合作牧场开展粪肥资源化利用,探索并实践可再生农业。

  2021年,蒙牛集团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发布了《蒙牛生物多样性报告》,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大路径”和“五项行动”,并作出“八大承诺”,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积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鼓励全球公民关注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原文链接:https://sthjt.nmg.gov.cn/zjhb/xwbd/202212/t20221205_21829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