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近年来,博州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节水滴灌农业种植技术,通过节水滴灌系统,对农作物生长环节的水肥需求进行精准施用,实现了减水增效。2022年精河县呼萨英铁热克村农民加入精河县乡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200亩高标准棉花示范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采用“宽早优”植棉模式,该模式通风透光性好、光热利用高,棉苗早发稳长,棉铃早熟,提高了棉花品质;播种采用卫星导航,有效降低了用种量及间苗成本;选用0.015毫米超厚地膜,增温保墒、灭草效果好,地膜回收干净,减少了地膜污染;滴灌采用数字化配套技术,通过数据驱动,精准控制,实现足不出户轻松灌溉。
二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了耕地的单位面积产能,缓解了以扩大面积来保证粮食安全的压力,相当于从区域上保护了包括沼泽、滩涂、草地等其他土地生态系统。比如,建设农田防护林网降低了风速,不但可以防止农田土壤的风蚀沙化,也减少了扬尘对下风向的空气污染。加厚土层和客土改良沙性大的农田,可以提高农田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涵蓄能力,既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也防止养分淋失进而造成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富营养化。
温泉县安格里格乡布热勒屯格村村民时培会,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受益者之一,今年他承包种植的300亩冬小麦高标准农田亩产近550公斤,价格达每公斤3.1元。“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明显提升了机械化耕作水平和产出效益,田间管理过程中采用全层施肥结合滴灌施肥,通过高效节水技术干播湿出,小块田也成了高产田。高标准农田带来的成效和收益,让时培会看到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潜力。
三是转变过去以开发土地来补充耕地为主的方式,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为主实现粮食安全目标。通过综合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有力提升农田抗旱能力。
据了解,2019年以来,博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已达76万亩。
原文链接:http://sthjt.xinjiang.gov.cn/xjepd/xwzxdsxx/202209/b72cff00b45f45f69de75516268a257c.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04-25]
- “云南—清华”生态环...[2025-04-25]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2025-04-22]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2025-04-22]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2025-04-22]
- 2025年全省固体废...[2025-04-21]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2025-04-21]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5-04-25]
- “云南—清华”生态环...[2025-04-25]
- 全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2025-04-22]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2025-04-22]
- 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2025-04-22]
- 2025年全省固体废...[2025-04-21]
- 守护黄河生态绿,济南...[2025-04-21]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