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松原市:激活“四个细胞”聚焦“两个综合利用” 松原市精心打造“无废城市”

发布时间:2021-12-20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松原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建设一座绿色环保的“无废城市”。

  激活“顶层设计细胞”,积极完成方案编制印发。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和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吉林省“无废城市”建设指导意见》(吉环固体字﹝2019﹞11号)等文件精神和市政府分管领导批示要求,编制完成了《松原市“无废城市”建设方案》 ,通过向25个部门单位两轮征求意见,于2020年12月11日以市政府文件印发实施。

  激活“项目管理细胞”,推动固废防治有效落实。一是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结合固废来源,切实加大对建设产生工业固废以及建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项目的管理,重点对易产生工业固废类项目,落实“环评”及“三同时”制度管理,截至目前,全市新、扩、改建项目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率100%,实现项目固废的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排目标。二是全流程管控取得实效。加强对城市垃圾清运、中转、贮存、处理全过程管理,防止运输转移过程中丢弃扬散造成的固废二次污染问题,全流程运转监管体系初步形成。松原市城区目前有建筑垃圾场一座,接收暂存建筑垃圾,目前积存量6万立方米左右;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一座,主要填埋松原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固化飞灰,2020年总填埋量3.696万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座,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2020年焚烧城区及周边村镇生活垃圾共计21.8694万吨。

  聚焦“危废综合利用”,落地见效补足处置短板。根据松原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紧盯主要固体废物在产生、收集、转移、利用、处置等过程中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发力,推动吉林绿源环保科技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置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

  激活“生态执法细胞”,全面规范危险废物处置。将违法行为作为打击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危废、医废管理的执法检查力度。一是依法管理初见成效。生态环境部门与公安部门系统配合,加大对危险废物产生、收集、处置各环节环境管理,对产生和处置危险废物单位的转移联单制度落实、危险废物储存、标识及相关台账记录等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二是部门联动成果显著。卫健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展开联动,连续4年开展了医疗废物跨部门联合检查。2018年以来,检查医疗卫生机构近1000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700多份,提出监督意见1000多条,行政处罚46家。三是新冠疫情防控环境监管主动有力。切实加强监管,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执法力量,深入前沿一线,确保全市各医疗机构和处置单位及时、有序、高效、无害化处置疫情医疗废物,防止疾病通过废物传播。疫情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32人次、执法车辆180台次,对3家定点医疗机构检查168次、1个医废处置企业检查12次。

  聚焦“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解治污难题。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堵促疏”的总体思路,以全面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市通过秸秆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等多途径、多层次的合理利用,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2020年,全市秸秆可收集量为805.39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量完成712.6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8.49%;2021年截至目前,秸秆肥料化利用324.0075万吨、饲料化利用225.43万吨、基料化利用0.32万吨、能源化71万吨、原料化6万吨,综合利用率约75.3%。

  激活“宣传引导细胞”,营造全民无废浓厚氛围。一是搭建座谈交流平台。组织市人大法制委、城环委以及市直12个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全国人大环资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召开的新修订《固废法》实施座谈会。并通过网站、政务新媒体公众号等转载和宣传“无废城市”相关知识。二是政企民三方共建宣传互动。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松原市民康医疗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松原市鑫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向公众开展设施开放活动,让公众了解固体废物相关企业工艺流程,有效提升公众保护环境意识,营造全民创建“无废城市”的浓厚氛围。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12/t20211214_83226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