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中国环境】一张蓝图管全域 一个平台管实施 一套标准管品质,一体化治理驱动长三角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08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长三角山水相连、河湖相通。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创新环境协同治理等方式,生态环境共保联治能力显著提升,逐渐建立起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常态化机制,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年来,各方共保联治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年1月-9月,长三角41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6.0%,PM2.5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相比较2018年,优良天数比例上升15.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33%。在区域内594个水质国考断面中,Ⅲ类以上断面占比达84.5%,劣Ⅴ类断面基本消失。

  共保共赢,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合作由来已久,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协作主体不断丰富,协作范围持续拓宽,组织保障不断完善,协作效果不断显现。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今年5月13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重大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十四五”开局,长三角区域焕发盎然生机。随着一系列方案次第发布,三省一市联动更加频繁。

  近年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围绕“生态绿色”这个发展关键词,抓紧抓细抓实,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机制措施以及绿色生态合作事项纷纷从纸面落实到项目上,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共同行动。

  今年5月27日,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有力推进了各生态环境要素保护治理区域合作纵向深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协作机制协调各方、共同发力、一体推进,围绕三省一市共同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着力突破。

  太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支撑和水安全保障中心。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共治,不断完善共保联治机制,努力给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共治共建共享的湖泊治理新格局逐步形成。

  记者梳理发现,2008年,沪苏浙参与编制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1年,国家出台首部跨区域水治理法规——《太湖流域管理条例》;2015年,沪苏浙共同参加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2018年,苏浙两省建立国内首个跨省湖长协商协作机制;2019年,沪苏浙研究制定太浦河“沪湖蓝带”计划,同年,沪苏浙皖开展环太湖交界区域执法检查和交叉巡查;2020年,沪苏浙皖共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信息共享平台;2020年,沪苏浙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实施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

  一项项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破除制约绿色发展的壁垒,实现“纵深进击”;一个个一体化制度创新理念,打造推动绿色发展的“加速引擎”。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太湖湖体水质稳定在Ⅳ类,连续13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共商共治,协作创新机制日趋完善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当前,一系列课题亟待通过“一体化”联手破局。

  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成立,沪苏浙树立“一盘棋”思想、“一体化”思维,用一套标准规范生态环境保护、“一张网”统一生态环境科学监测和评估、“一把尺”实施生态环境有效监管,一体化管理制度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在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进程中,沪苏浙皖谋定快动,积极推动环境协同治理。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先行先试让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套标准”,试点大气污染防治统一技术规范,实施生态环境管理标准、监测、执法的“三统一”等制度。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创建的长三角区域环境气象一体化业务平台,充分整合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大数据,打造源头治理的“最强大脑”。推动完善联合会商机制,开始中长期预测预报,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提前发布预警提示,启动空气重污染应急响应措施。推动长三角区域各省、直辖市钢铁、火电、水泥、玻璃、焦化、石化等重点行业和重点设施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

  在水环境提升方面,太湖流域内87个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及重点站点水位、流量、水质等10类信息做到实时共享,为三省一市合力开展太湖防汛和蓝藻联防联治提供有力支撑,跨省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江苏、安徽两省间建立运行,首创的联合河长制正在太浦河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不破行政隶属的前提下,打破了行政边界,长三角真正奏响生态保护的“四手联弹”。

  为让环境执法严格起来,少受人情干扰,敢于执法,驻厅纪检组协同厅党组推动县级局长、执法大队队长异地交流任职。目前,宜春、赣州、吉安、九江等地已经试点铺开,并推进异地交叉执法,防止熟而生腐。

  “我们交流人员在任职地关系单纯,有利于做到秉公执法。”从万载县交流到宜丰县的生态环境执法大队队长占青谈起自己的执法感受时说。

  抓作风,让生态环保铁军硬起来

  对石城县生态环境局班子涣散、党的领导弱化问题责令整顿;对乐平等5个县(市)生态环境局怕担责、执法监管不力等问题严肃批评,对问题整改紧抓不放……

  “队伍建设是最大的软件,只有管好关键少数,‘头雁’强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软件的作用。”李鹏云在谈到如何扭转工作作风时说。

  为把住用人关,经与厅党组协商,由驻厅纪检组统一征求厅管干部的廉政意见并审核把关,对政治不强、作风飘浮的干部坚决说不,由此,否决了1名市局局长人选,暂缓了两名市局副局长、3名执法支队队长人选;对县局“一把手”的备案从严把关,及时叫停4个作风不实、担当不强的县局局长人选。

  驻厅纪检组还直面作风问题,开展靶向式监督。针对萍乡市生态环境系统作风散漫、治污工作全省居后问题,驻厅纪检组调研后,上门召开监督推进会,直指问题、整顿作风、强化认识、提升业务,全市系统干部深受触动。萍乡市生态环境局随即召开了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全市系统作风大整顿,工作有了明显起色。12月2日,萍乡市委、市政府来信对驻厅纪检组的督导促进表示感谢。

  陪同督导的赣西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负责人深有感触,专门开会研究学习驻厅纪检组的工作方法和务实作风,以提升业务能力,促进履职担当。

  驻厅纪检组先后21次深入11个设区市的64个县(市、区),督导全省系统担当履职,发现作风问题72个,对两个区域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5个市局、19个县局当场提出批评,责令4个市局执法支队、11个县局作出书面检查,对6个县局局长诫勉谈话,对5名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推动政风行风向上向好。

  “我开始不理解,后来被驻厅纪检组的政治站位、为民情怀、担当勇气、一抓到底的决心所感动。在高位推动下,我对干好生态环保工作有了更硬的底气。”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卢新明反思时说。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多次在会上对驻厅纪检组的监督工作予以肯定,要求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驻厅纪检组指出的突出问题。相关厅领导积极响应支持,全省重点行业固定污染源连续监测系统专项整治行动、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红包专项整治已经在开展中,其他相关专项行动也在启动中。

  驻厅纪检组的专业监督推动,让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如虎添翼;驻厅纪检组的跟踪问效,让江西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更加履职担当。

  美好的环境来自共同的努力。截至今年10月,江西省空气质量稳定保持二级标准,全省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96.5%,全国排第六位,特别是初步遏制了臭氧浓度持续增长趋势;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5%。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ghb/202112/t20211206_83112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