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延吉市:五个“到位”同频共战秸秆全域禁烧工作

发布时间:2021-11-11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全省部署秸秆全域禁烧工作以来,延吉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将秸秆全域禁烧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响应省厅和州局的具体布置,以坚决的态度把此项工作抓严、抓实、抓深、抓细,以五个“到位”举措,强力助推秸秆全域禁烧工作落实落地。

  一是责任划分到位。制定了《延吉市2021年今冬明春秸秆全域禁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4位分管领域副市长为副组长、25个部门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并严格落实“市、乡、村、屯”4级网格化监管体系,逐级签订包保责任书。同时,建立秸秆离田、禁烧监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四本账”,制定全量化处置工作计划表、任务分解表,形成目标、措施、时限、责任“四个清单”,切实做到“块块有人包,处处有人管”。截至目前,全市已划定市级网格1个、镇级网格4个、村级网格54个、(组)屯级网格484个全域禁烧监管网格,农作物种植户5350个。

  二是政策帮扶到位。积极落实秸秆全量化处置财政补贴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农民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化机构参与秸秆全量化处置工作。市政府制定印发《延吉市2021年秋冬季至2022年春季秸秆离田实施方案》,全市玉米和水稻秋收工作自10月中旬开始至今,已进展一半以上;黑土地保护性耕作2.3万亩计划11月末前完成秋收,部分地块已开展旋耕和深翻;全市10余台机器对部分边角高茬地块开始灭茬工作,并对如涝洼地块统一使用腐蚀菌剂进行秸秆还田。同时,各乡镇政府与农户分别签定了《委托离田协议书》和《自行离田协议书》,确定秸秆临时堆存场所10处,委托4家离田企业,统一进行秸秆打捆离田处理,力争今年11月底前完成水稻秸秆离田任务,明年4月中旬前完成玉米秸秆离田任务。

  三是巡查监管到位。运用大数据、数字化等先进手段,全时段强化巡查监管、指挥调度、巡查预警、督导帮扶,对全市秸秆露天焚烧污染实施全过程、全周期闭环管理。制定了《延吉市秸秆禁烧巡查方案》、《秸秆禁烧工作巡查检查值班表》,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公安和各乡镇政府通过开展联动执法等形式,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查,白天查“黑斑”,夜间查“火光”,建立基层网格化灭火体系,强化人员、车辆和装备配备,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并扑灭火点。

  四是宣传引导到位。坚持宣传先行,采取全方位、高密度、不间断宣传,依托政府网站及微信公众号,推送《关于全域禁烧秸秆的通告》、《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宣传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提高宣传知晓率。各乡镇、各村屯通过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和村屯广播循环播放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和严重后果;组织镇村干部走村入户签订责任书,告知秸秆离田的补助政策和焚烧秸秆的处罚措施,确保法律法规、利用途径、奖补政策等达村入户,营造出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监督的全域禁烧良好氛围。

  五是考核追究到位。秸秆全域禁烧是一场持久战和攻坚战,必须强化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持续发力、合力攻坚、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效。要把秸秆全域禁烧作为全市绩效考核生态环境指标“一票否决”的重要内容,要求市纪委严格按照《吉林省秸秆禁烧量化责任追究办法》强化督导问责,针对“第一把火”和因违规焚烧秸秆导致污染大气的乡镇,要在进行约谈通报和财政扣款的基础上,对管控不力的部门和责任人实行量化问责、刚性问责,绝不姑息迁就。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zwzx/qshb/202111/t20211110_828005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