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精准施策 精细监管!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2021-11-08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今年以来,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指导帮扶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级各部门强化协同联动,凝心聚力,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狠抓主要矛盾,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1至10月,全市优良天数为187天,优良天数比例68.4%,同比增加4.8个百分点;臭氧浓度为173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9.4%;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3,同比改善9.6%,已连续6个月蝉联全省优良率改善幅度第一位置,济宁市1-10月份优良率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

   实施高位推动,压实责任强力攻坚

   成立书记、市长双挂帅的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制度,坚持日调度、周通报、月排名,压实各级生态环保任务。市委书记林红玉多次组织市委常委会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工作,强调全市要完整、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并多次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明确指示;市长于永生多次组织市政府常务会听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汇报,亲自部署全市多个污染防治攻坚行动专项方案,全力推进各领域生态环保重点工作有效落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田和友不定期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现场会,妥善处置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卡点,推动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和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方案落实落细落到位;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考核办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年度考核、日常考核的重要范围,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今年以来,累计约谈36个乡镇和8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市委、市政府督查室把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主要指标列入全市“三重”,按月调度、通报、排名以及“蓝黄红”管理制度,对工作进展滞后、环境质量恶化的进行督导、约谈、问责,有力推动各级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乡镇都成立相应的指挥部或工作专班,按属地、分领域全力实施治污攻坚,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攻坚的工作局面。

  盯紧源头治理,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按照“全面提升、重点突破、争先进位”的目标,持续调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农业投入结构。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予以退出,科学合理调整全市砖瓦产业布局规划。超额完成省定煤电机组和燃煤锅炉淘汰关停任务(含停机备用),65蒸吨/小时及以上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节能改造和超低排放。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大力实施清洁取暖。高强度推进移动源更新迭代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开展油气回收治理抽检专项行动,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和集装箱运输,主城区新建6个2000吨级码头,梁山铁水联运项目3个2000吨级通用泊位、邹城铁水联运工程12个1000吨级泊位正在加快建设;嘉祥港区已开通至重庆、泸州等城市集装箱航线。

   突出靶向治理,帮扶监管有机结合

   创办“济宁蓝天大讲堂”,邀请行业专家分行业分领域定向授课,组织专家为相关重点项目单位申报A、B级及引领性的企业提供有力保障,指导升级1家A级企业,3家B级企业,11家引领性企业。创立实施“科学溯源四步法”,按照“以点带面,稳妥推进”的原则,精准定位VOCs污染源,强力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创新推行“政府开方,企业买药”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新模式,制定“1+1+7”治理配套政策,委托第三方专家团队针对重点行业企业生产工艺和产污环节进行逐一“把脉会诊”,找出问题点,开出针对企业特点的药方。

   2020年以来,全市共指导帮扶企业1042家。聚焦环境执法主责主业,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模式落地落实,发挥实效。以“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分区域、分行业、分污染源瞄准发力,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VOCs专项整治、打击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清源”行动、环评和排污许可制专项整治行动、商品混凝土企业废水处置等7次专项执法帮扶行动,抽查企业1690家,推动解决环境问题544个。1-9月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78件,共处罚款8498万元,移交公安机关刑事、行政案件24起,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济宁综合执法经验。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gsdt/202111/t20211108_3768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