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安徽霍山:珍稀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地

发布时间:2021-04-28 来源: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源头,县域面积2043平方公里,人口36.3万,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境内优良的生态环境蕴藏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蓝喉蜂虎、白鹤、天鹅等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地。

  

  霍山被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石斛之乡”,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知鸟类约120种,兽类约40种,其他水生、陆生野生动物数十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安徽麝、中华秋沙鸭、候鸟白鹤等三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有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猫头鹰、苍鹰、天鹅、黑耳鸢、鸳鸯、大鲵等八种;属于省级保护的有花面狸等二十余种。重点保护兽类主要分布在霍山白马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鸟类主要分布在东淠河等地。现有野生植物20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560种。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缕梅;列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的野生植物有霍山石斛;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大别山五针松、巴山榧、香榧、连香树、鹅掌楸、厚朴、香果树、独花兰等八种;属于省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青檀等八种。

  

  近年来,霍山县结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强生物多样性宣传。整理印发宣传材料,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面向养殖户、餐饮经营者及广大群众发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法规手册》等宣传资料,同时还印制了《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宣传明白纸》、《致广大野生动物人工养殖经营朋友们的一封信》、《致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封信》、签订《野生动植物保护承诺书》等。每年的5月22日生物多样性日,县直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宣传活动。二是落实保护地划定,认真做好日常巡查。霍山县划定各类自然保护地7个,分别是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白马尖分园区、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南岳山-佛子岭水库省级风景名胜区、铜锣寨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岳山省级森林公园、漫水河蒙古红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佛子岭水库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保护地总面积37801.06公顷(含重叠面积)。三是扎实做好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对全县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和全县范围内的集贸市场、花鸟市场、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进行全面摸排和整顿,各乡镇林业站、生态护林员和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认真落实野外巡视、监测职责。2020年印发了《关于保护迁徙候鸟值班巡查工作的通知》、《关于明确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的通知》等通知,在东淠河及水库湿地候鸟迁徙期,安排林业工作人员和执法队员每天一个巡护小组值班巡查,发现生病、死亡等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救护或处置。2020年度共救护和放生野生动物17起,无害化处理掩埋鸟类死体3只。四是强化执法检查。采取预防为主、严厉打击、惩防并举等多种举措,严格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安全,使守绿护绿成为一种常态。加大了对食用陆生野生动物禁食处置和执法力度。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决定》,冻结全县所有野生动物人工养殖户销售经营活动,根据安徽省妥善处置人工养殖禁食野生动物有关精神,完成对全县人工养殖的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的处置。五是建立野生动植物长效保护机制。全县定期开展“天网行动”、“绿盾行动”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源头保护和苗圃地管理。严格对采挖申请的审批,实行林木凭证采挖和绿化苗木审查制度,保护兰草、杜鹃等野生动植物资源。


原文链接:http://sthjt.ah.gov.cn/hbzx/gzdt/stdt/12034822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