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逐绿前行,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再笑开些,好,茄子!”随着“咔嚓”一声响,8月26日,5名特意骑行而来的游客以宁夏志辉源石酒庄为背景留下了倩影。

  站在酒庄广场处,抬头远望,蜿蜒巍峨的贺兰山傲然屹立。从酒庄的葡萄采摘区、林木区、酒庄主题公园,到酒窖,一抹抹浓浓的绿色中带出一片“曲径通幽处”的诗意。

  谁能料想,脚下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15年前还是一片荒芜的采砂场。

  时间回到20世纪90年代初,在通往贺兰山的一个路口,立着一块“老袁砂石场”的牌子,这是现志辉源石酒庄董事长袁辉的父亲开办的。开砂石,卖资源,老袁为家里积攒下第一桶金,但当时此处遍布矿坑、头顶无片叶遮阴、工人后背晒脱皮、干燥季节风吹过飞沙走石、周边居民苦不堪言的景象深深印在袁家人的脑海中。

  响应中央和自治区加快生态建设的号召,1995年,袁辉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谋求转型,和朋友一起在这里植树造林。2007年,自治区提出发展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这让袁辉看到了产业转型的方向。当年,他在贺兰山东麓砂砾地里种下第一批葡萄——200亩赤霞珠。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酿酒葡萄产业作为促进宁夏农业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在满目疮痍的废旧砂石矿区上,志辉源石酒庄动工。这个庞大的工程起初进行得并不顺利,“别的不说,光捡石头就捡得让人头疼。”袁辉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1995年到2020年,志辉源石酒庄累计开荒1.8万亩,种植防风林7500多亩,葡萄2000亩,种树总量达300多万株,绿化覆盖率超80%。同时,将6000余亩沙石采坑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建成贺兰山文化休闲公园、葡萄酒品鉴大厅、生产车间、成品酒存储窖等设施。

  好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2019年,酒庄接待旅游消费人群15万人次,绿水青山带来了生态收益。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来到志辉源石酒庄时强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大有前景。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而今,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引得区内外考察团和客商纷沓而至,酒庄游客日均1000多人次,葡萄酒订单越来越多。

  “以前对于生态经济,我们的认知并不全面,认为生态经济就是发展一产,做大棚、做绿色产品。

  总书记的到来给了我们新的启迪,生态经济应该是一二三产业融合贯穿高质量发展的经济业态。做好一产,有了很好的农业基础就能发展出特色衍生品。”回忆起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志辉源石酒庄副总经理肖喆感叹。

  在贺兰山东麓,越来越多的酒庄负责人也在数年的经营中逐渐达成共识。今年4月,与志辉源石酒庄比邻的蓝赛酒庄将葡萄地四周的绿网拆除,改种为红杏等林带。“往年入冬,没有林带的葡萄地里光秃秃的。今年我们又特意种上银杏做林带,下一步还准备再拿出更多的地来做绿化。”酒庄总经理吴志鹏告诉记者,这些年,除了种葡萄,酒庄一直从外地购买银杏、玉兰等树种进行种植,“因地制宜,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经过长期生态修复治理,贺兰山东麓35万亩荒地变成了绿地和酿酒葡萄园。酿酒葡萄园采用节水滴灌的方式,亩灌水量只有160立方米至300立方米,每亩产出价值3万元至5万元的葡萄酒。

  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管委会将积极发挥产区资源禀赋优势,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之路,使贺兰山东麓还有待开发的部分荒地资源得到高质量保护与开发,达到100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和3亿至5亿瓶葡萄酒生产规模,形成一条靓丽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与生态保护、文化旅游融合的生态保护线,推动宁夏葡萄酒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5年来,志辉源石酒庄累计开荒1.8万亩,种植防风林7500多亩,葡萄2000亩。本报记者 王洋 摄

  (原文刊载于2020年8月28日宁夏日报01版)


原文链接:http://sthjt.nx.gov.cn/info/3296/135376.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