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建立协同机制打破省际边界藩篱,快捷高效解决突出问题 联防联控治理跨界河流有意愿更要有落地方案

发布时间:2020-08-18 来源: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推进,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在不断提高。流域治理和保护,单靠哪一段所在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使劲儿都不灵,缺少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往往治标难治本。

  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努力推进流域污染的“联防联控”。如鄂陕豫三省制订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江浙建立“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开展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

  鄂陕豫协同治理联合管护一库净水

  制订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跨界河流协同治理和联合管护,守护好丹江口水库一库净水,前不久,经陕西省商南县、河南省淅川县、湖北省郧阳区共同协商,制订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

  方案按照目标一致、精诚合作、信息共享、共同担当的原则,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保护有效的联巡联防联控联治长效机制,打造流域内良好水环境。

  十堰市生态环境局郧阳分局局长吴虎说:“三县(区)联合制定出台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是一次机制与管理的创新。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全长391公里,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最终在三省交界的白浪镇流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由丹江口市注入丹江口水库,其水质好坏对南水北调水质有重要影响。

  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重难点问题

  十堰市郧阳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丹江流域联巡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由三县(区)人民政府牵头,水利、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参与,三县(区)河长办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协调实施,使跨行政区域突出问题处理更方便、快捷、高效。

  其中河长联巡工作在每年5月份、11月份由两岸三地河长办牵头组织,丹江区级联系部门参加,鼓励三地河长、河警长参加,对丹江开展联合巡查,深入了解河流上下游、左右岸的基本情况,现场填写联合巡河记录表,形成问题清单,提出解决方案,共同督办整改跨界河流问题。

  河流联防工作旨在加强河流信息互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河流管护信息化水平的收到,包括建立工作微信群,三地各级河长、河长办及有关部门加入,每季度定期共享跨界河流水质水量、水旱灾害预警预报、环境风险隐患点等监测信息。

  河流联控工作能夯实河湖管护基础。工作由三地河长办牵头,积极推动跨界河流联合编制“一河一策”、年度工作清单,让一张清单管上下游、左右岸。每年11月-12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形成会议纪要,部署重点任务。联席会议实行轮席制度,由三地人民政府轮流牵头组织召开。

  河流联治工作由三地河长办牵头,联合水利、公安、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执法,开展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清四乱”、退捕禁捕等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丹江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在此基础上,三地河长办和河流沿线乡镇还要积极引导和凝聚两岸三地社会各界、民间河长、广大群众,共同关心、支持、参与河流管护,增强公众对保护河流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

  三地政府联合发出倡议

  为进一步加强跨界河流协同治理,陕西省商南县、河南省淅川县、湖北省郧阳区三县(区)有关人员齐聚一堂,召开丹江流域三地(县)联席会议,现场签订了《丹江流域联合保护倡议书》。

  郧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蓝劲松表示,三地各级党委、政府将利用“一个平台”(河长制工作平台),坚持“两个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行“三个闭环”(信息闭环、工作闭环、责任闭环),形成“四个联动”(联巡、联防、联控、联治), 做到“五个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日常巡查到位、问题解决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宣传引导到位),完成“六大任务”(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

  叶相成 周开智

  江浙交界国控断面首次达Ⅱ类水质

  建立“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通讯员 蔡华晨 金晔 见习记者 王雯 记者 晏利扬

  江苏和浙江,同为江南水乡,河网错综复杂。如今,伴随着两地跨界治水“一盘棋”格局的建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治水再次走向深化。

  记者日前从浙江省嘉兴市生态创建办了解到,今年1至5月,江浙两省交界苏嘉运河斜路港国控断面21项指标水质首次达到Ⅱ类水。这也标志着从2013年至2019年,江浙两省交界苏嘉运河王江泾国控断面、斜路港国控断面水质由Ⅴ类水提升至近Ⅲ类水后,两省交界区域水质迈上新台阶。

  建立“五位一体”的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

  2012年,嘉兴市秀洲区与毗邻交界的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建立了“五位一体”的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即联合河长机制、水质联合监测机制、水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水环境联合执法机制和水环境联合保洁机制。

  8年来,双方围绕打造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基层样板,陆续探索建立“江浙治水联盟”、互派“治水特使”等工作机制,开展一系列上下游水环境联防联治行动。目前,两地已实现省际边界18条河道、湖荡42名联合河长全覆盖,彻底打破治水省际边界藩篱,推动两地水环境联防联治。

  每季度,两地都会开展现场参观学习或召开合作交流会议1次以上,分享交流两地治水工作进展,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困难,通过协商探寻问题解决办法,全力推进苏嘉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17年至今,双方已开展联席会商25次,解决涉及沿岸环境整治、河道保洁、河道清淤等大小问题30余个。

  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合作共谋、联合整治。为实现苏嘉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秀洲区联合吴江区淘汰了一批低散乱污企业和作坊,推动两地产业转型升级。

  纺织业一直是江浙两地的民生产业,但喷水织机排污总量大。自2015年起,秀洲区率先实施针对喷水织机散户的淘汰工作,全力推进“五水共治”,累计淘汰散户喷水织机企业(作坊)2168户,涉及喷水织机3.89万台。吴江区也开展了“三水同治”工作,通过江浙双方低散乱污淘汰攻坚,共计淘汰散户喷水织机13.77万台,减少苏嘉运河流域污水入河量41万吨/天。

  与此同时,秀洲区“五水共治”办、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秀洲分局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通过多方调研,编制《喷水织机行业中水回用水质要求》,并将调研成果与吴江区分享,推动两地在中水回用工作中少走弯路。

  截至目前,吴江区和秀洲区通过对喷水织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施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喷水织机中水回用比例达到40%以上。双方约定将继续实施提标改造和中水回用等工程措施,力争用两年时间将喷水织机中水回用比例提高至70%左右,通过中水回用减少苏嘉运河流域污水入河量58万吨/天。

  “通过8年时间的合作,两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治水成果。”秀洲区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秀洲区和吴江区将按照“共饮一江水,同治一条河”的原则,全面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基层样板。


原文链接:http://sthjt.henan.gov.cn/2020/08-18/1756173.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