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达州市固定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0-08-06 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全省启动固定污染源监测监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达州市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多方投入资金320余万元,对钢铁、火电、建材、医院、污水处理、危废处置、畜禽养殖、垃圾填埋等19个行业,72家企业,安装用电监控253套、视频监控190套、自动监测25套,确保了试点单位设备安装、接入联网、设备运行达到三个100%。

  强化组织领导,上下协作聚合力。一是领导重视。达州市高度重视试点工作,明确分管副市长定期督导和调度试点工作开展情况。二是组建专班。市生态环境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市监测站站长、市监察执法支队长和各县(市、区)派出局局长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综合组和4个工作指导组,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工作。三是企业配合。72家企业整体上主动配合,制定方案,落实专人、积极投入,确保了试点工作末端执行到位。全市形成了上下协作、大抓试点、齐抓推进的强大合力。

  强化宣传引领,统一思想促转变。一是讲明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达州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讲明开展试点工作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委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实现了企业从消极抵触到积极配合的转变。二是讲明社会责任。向各试点企业发出“一封信”,讲明了在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各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实现了企业从消极应对到快速参与的转变。三是讲明现实要求。邀请省、市专家召开试点工作专题会议3次,向各企业讲明开展自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是新时期精准治污的现实要求,是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的现实要求,实现了企业从不想投入到主动投入的转变。

  强化方案制定,质量标准贯始终。一是明确建设主体。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各企业是现场端建设的主体。二是明确技术规范。组织技术指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四川省固定污染源视频监控建设技术要求》等文件10余次,精准掌握安装技术规范。三是明确监测监控点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详细摸清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治理设施设备性能等,紧盯重要环节、重点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监测监控点位安装450余个,其中,仅达州钢铁集团公司一个企业的监测监控点位就达到了57个,其他小型企业布设的监测监控点位最低也不少于3个。四是明确建设任务。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赴各企业,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企业制定试点工作“一厂一策”方案72份,把建设质量和技术规范贯穿于始终。

  强化工作推动,创新方式抓落实。一是领导包片责任到人。市局主要领导亲自督战,先后召开党组会议4次,专题听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亲自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20余个,并通过微信群亲自部署。分管亲自抓,先后召开推进会7次,约谈进度缓慢企业23家,倒逼企业加快监测监控设备安装进度。二是工作组包企责任到片。每个技术指导工作组负责2个县(市、区)的企业20个,每周下沉企业不低于1次,帮助企业解决试点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各派出局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主动协调,强力推进试点工作。三是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实行月调度、周调度和日调度,层层推进工作进度、步步紧逼工作强度、逐一化解工作难度。比如,在调度中发现大竹县利森水泥公司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设备联网等技术难题,综合组立即邀请专家到现场解剖麻雀、找准症结、解决难题。四是强化治理结合。将试点工作与纪委开展的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相结合,采取交叉执法检查等形式,严厉未验先投、非法排污、数据造假等环境违法行为,督促企业加快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联网。

       强化支撑保障,指导服务零距离。一是市局负责监控平台建设。投入资金9.15万元,采取“先租后建”的方式解决用电监控和视频监控平台的问题。二是企业负责前端设备安装及运维。企业自觉承担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克服疫情影响、经济下滑等实际困难,多方筹措资金310万元,全额投入监测监控设施设备建设。三是工作组负责技术指导。市执法支队综合协调,牵头抓总,组织各技术指导工作组成员,发扬环保铁军精神,战高温、斗酷暑,分赴各企业,深入各点位,与企业技术人员、设施运维人员一起,现场开展设备选型、数据传输等各类技术指导服务200余次,把服务送到企,把技术送上手,得到了各企业点赞。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879/2020/8/3/5c367bac9d3540ab96bea82ea181914c.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