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钢:正全力打造中国钢铁业“梦工厂”
百年首钢,依然风华正茂。
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一座现代化大型钢厂在渤海之滨拔地而起,这是搬迁后的首钢钢铁业“主基地”首钢京唐公司。
“可以说,我们冶金人对钢铁未来的梦想,在这里变成了现实。”走在首钢京唐公司厂区里,首钢股份总经理刘建辉对《证券日报》记者感叹道。
自1919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西郊石景山脚下兴建了首钢前身,到2010年石景山老厂区冶炼了最后一炉钢,到如今曹妃甸工业区的滨海工厂,首钢一路走来已经历经了百年风雨。
2005年,首钢因北京城市整体规划搬迁,在曹妃甸工业区新建了首钢京唐公司(首钢股份最大钢铁基地)。2010年6月份,首钢京唐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成为国内第一个临海靠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今年8月份,首钢京唐公司二期一步工程已竣工投产。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首钢建厂百年,同时还是首钢股份上市二十周年。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一行走进首钢各大厂区,一路感受首钢从石景山起步到扎根渤海湾的转变。中国钢铁业梦工厂的背后,是首钢人对钢铁事业的孜孜以求。而首钢的梦,仍在继续。
梦之一:智慧工厂
在首钢京唐公司3号高炉车间,一座5500立方米高炉正在不停歇地进行冶炼。进入车间,记者看到的只有机器在井然有序地运作,没有火花,没有扬尘,也感受不到钢铁冶炼的热气腾腾。
“过去的钢铁厂火花四处飞溅,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经过除尘处理、装备工艺的改善,生产环境早已进入新的境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上炉内温度高达约1500摄氏度,冶炼后的铁水都经过平台下专用通道流入铁水包,运送到炼钢厂。
如今的首钢,正在发展成为一座智慧工厂。在京唐工厂一座成品仓库里,记者看到,一个2.6万平方米的车间内,整整齐齐摆放着钢材成品,看不到现场忙碌的发运人员,只有两台无人天车正灵活地来回作业。
“有了无人天车,过去仓库里的司机、理货员都没有了。在这之前,理货员一天来来回回要跑无数次,效率很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成品车间只需要2个人就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作。通过信息化系统,无人天车可以自动识别产品位置,每一个动作,系统都精确到位,进而自动实现产品出库入库,大大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人工,成品损害基本降到0。
据介绍,自京唐工厂无人天车2018年3月份开始运行以来,首钢通过对原料库、中间库、成品库的多台天车进行智能化改造,将库区所有天车进行统一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实现天车之间的信息交互,制定合理的天车作业调度顺序,并适时将作业指令发送至过程控制子系统,实现钢卷库位自动分配、最优运输路径选择等功能。
“机器人正大量地应用在我们的智能工厂、无人仓库,我们还在不断地增加新的机器人。过去一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刘建辉告诉记者,事实上,不仅是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很多产品由于质量要求及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是无法实现的。“产品的发展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这样的道路,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已经尝到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好处。”
2019年6月份,首钢京唐启动了产销一体化变革,每一项产品订单合同都在一个大系统里完成制造和发运,系统根据合同订单自动进行质量设计、生产计划排产,依次流转到相关作业部门,各部门根据系统命令执行生产操作,再将产出成品信息反馈给生产管控及销售物流部门,最后组织发运工作。
“整个流程下来,所有数据和产品均遵循“数据不落地”原则,既有效地提升了业务之间的贴合度,又规避了人为干预的粗放风险,做到了系统的精准化控制。”刘建辉表示。
梦之二:循环经济
“来,尝尝我们海水淡化的纯净水。”在首钢京唐工厂,京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能源与环境部部长吴礼云热情地递给记者一瓶瓶装水。
看似普通的一瓶饮用水,背后却非同寻常。这是吴礼云团队通过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之后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的成果。
钢铁企业是淡水资源消耗的大户,而京唐公司所在的京津冀地区正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如何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循环利用是摆在首钢面前的难题。于是,研究开发用海水制取淡化水的新技术,在临海而建的首钢京唐公司应运而生。
吴礼云介绍,在首钢开始着手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之前,国内并没有其他企业有过先例,海水淡化技术一直被法国和以色列垄断。然而,要降低成本,必须实现技术国产化,首钢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团队最初只有两三个人,这件事之前也没有做过,但最终我们就是凭着首钢精神把这件事做成了。”吴礼云告诉记者,在首钢集团的支持下,两套海水淡化装置最终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
目前,首钢的海水淡化日产水能力达5万吨,基本解决京唐公司生产生活用水。
而在海水淡化过程中,钢铁生产产生的煤气、蒸汽也得到了利用,首钢开辟了一条“热-电-水-盐”四联产的能源综合利用路线。在世界万吨级热法海水淡化装置中,首钢京唐公司首次将热法海水淡化与汽轮发电机组有机结合,将普通发电机组通过冷却塔损失的热量全部利用,使得系统整体热效率从30%提高到82%;海水淡化蒸汽能耗降低45%以上,吨水的蒸汽成本从8元降低到4元,降幅50%。
首钢还开发了以“热膜耦合-提钙提镁”为核心的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实现海水淡化、化工企业的产业融合,及浓海水的零排放。将浓盐水的高浓度和高温度转化为化工企业制碱的成本优势,每吨浓盐水获得0.21元的附加价值,还避免了对海洋的影响。
循环经济成为首钢京唐公司的一大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据介绍,首钢京唐公司所有已建成投产的生产设施均配套建设了齐全的环保设施。建厂以来,建成废气处理设施131套,废水处理设施8套,固废处理设施5套,环保总投资达83亿元。
“循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和能量、物质的循环,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达到了梦工厂的标准和水平。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现在已经完全达到了污染物超低排放的水平。”刘建辉对记者感叹道。
梦之三:高端制造
搬迁不仅给首钢带来了地理位置上的改变,更是让首钢实现了从传统长材向高端板材的转型。
在过去,首钢的长材产品曾享有很高的声誉,线材、螺纹钢等都曾获原冶金部质量金杯奖,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单一的产品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首钢自身发展需要,抓住搬迁机遇,首钢开始面向高端板材产品市场转型。
据介绍,2014年以来,首钢钢铁业瞄准世界一流不断提升“制造+服务”综合竞争力,形成了汽车板、电工钢、镀锡板等系列高端产品。
“今年华晨宝马供应商大会上,首钢荣获供应商‘质量卓越奖’,这是华晨宝马来中国15年来第一次颁发给国内钢企的奖项。”刘建辉表示,通过搬迁,首钢已经实现了从低端到高端,从过去产品相对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较低到今天生产的钢材以高附加值为主的转变。
据介绍,目前,首钢已经占据了国内高端板材市场30%份额。其中,汽车板年产量超过300万吨,跻身国内第一梯队,与50余家汽车制造主机和配套厂进行合作,实现对德、美、法、意、日、韩及长城、吉利、比亚迪等知名车企的商业供货。
除了汽车板,首钢在变频家电用无取向电工钢领域赢得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在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给记者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西气东输一线建设早期,当时国内钢铁厂并没有运输所需管线钢的生产能力,基本上都是靠从日本、韩国进口,一方面价格高昂,另一方面供货期无法得到保证,这无异于被人扼住喉咙。
2007年,西气东输二线开始筹备兴建,中石油紧急召集各大型钢企,探讨解决方案。彼时,首钢的热轧厂于2006年年底才建厂,刚投产便接到这样大的任务。但最后,首钢成为19家竞标企业里面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全部认证的企业,拿到了西气东输二线最大的供货订单量。
“下一步首钢在高端制造方面将迈出更大的步伐。围绕高端汽车、家电用钢方面,以及国家制造业所急需的钢材方面,不断提升制造水平和服务水平,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成果,更多的产品服务于客户,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刘建辉表示。
梦之四:传承首钢精神
百年首钢,薪火相传。
“百年首钢创造了很多的辉煌,并创造了很多技术上的第一,在管理方面也有很多创新,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守望的精神。这是首钢的文化,首钢的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首钢人,为了实现钢铁报国、钢铁强国的梦想去努力去奋斗!”刘建辉向记者感慨道。
首钢股份公司炼钢作业部郭玉明是首钢的首席技能专家,在炼钢工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郭玉明最擅长的是行业“卡脖子”的转炉复吹技术,33年的工作经验让他练就了“火眼金睛”,透过炼钢镜能一眼看出转炉的细微变化。
2014年,郭玉明带头成立“炼钢转炉复吹攻关”团队。当时在国内没有一家钢铁厂能够在高炉龄、全炉役溅渣的情况下实现“全炉役复吹同步”,因此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郭玉明带领攻关团队在5座转炉上围绕着吹炼模式、溅渣模式、低吹模式、炉底高度、氧枪高度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试验,与此同时,每一次试验都必须在确保转炉绝对顺稳的情况下进行。经过近两年数千次的试验,最终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这期间,郭玉明的团队成员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别拍一张转炉的照片发到微信群里,通过手机实时交流、跟踪动态。“我们从2014年开始到今天,一天都没停过。无论是五一、十一、春节,不管哪一天,到点就发图。然后我再判断复吹状况。”郭玉明告诉记者。
不懈努力,终有成果。2016年至2019年,炼钢1#转炉不断创造首钢炼钢历史新纪录,全炉役碳氧积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荣获中国冶金行业最高科学技术奖。首钢股份将1#转炉命名为“郭玉明炉”。复吹攻关的成功,为首钢高端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像郭玉明这样的技能专家,在首钢还有很多。而郭玉明也无私地把自己的技术传递给下一代。
他告诉记者,目前自己已经带了二十个徒弟。事实上,在首钢内部,师带徒已经成为一个传统。“我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沉淀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递给年轻一代,培育一批操作领域的领军人才,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储备力量。”郭玉明如是说。
据介绍,围绕打造科技人才,京唐公司建立了与之配套的研发人员职业发展阶梯,探索与科研成果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归根到底,我们要把首钢打造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优质产品的制造基地。我相信,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好的首钢展现在世人面前。”刘建辉说。
(编辑:逍遥客)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4-12-25]
- 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2024-12-25]
-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办公...[2024-12-25]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12-25]
- 简明问答:北京市生态...[2024-12-25]
- 关于同意徐大堡核电厂...[2024-12-25]
- 关于印发第二批生态质...[2024-12-25]
- 关于公布第二批通过评...[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