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中国环境报》安远聚力攻坚守护东江、濂江

发布时间:2024-09-06 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人大代表及县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单位人员一行15人日前来到安远县三百山东江源头开展水环境调研。

  “安远县由县人大牵头,联合县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多个单位,对全县393条大小溪河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本次调研活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要摸清县流域内大小河流水质的底数、隐患清单等,为今后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安远县人大代表叶人祺向记者介绍说。

  安远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于长江水系赣江及珠江水系东江源区。全县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条(东江流域有22条)。尤其是奔腾不息的东江,把香港和江西紧紧连在一起。作为香港同胞饮用水的源头之一,安远县始终全力呵护这一泓清水。今年以来,安远县多部门开启联合治理河湖新篇章。

  摸清问题,扛起水环境治理责任

  烈日炎炎,安远县人大联合县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工作人员,戴着草帽,背着水壶,穿梭于安远的溪水、河流之间。

  安远县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河(湖)长制,明确各级河(湖)长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责任到人、任务明确。

  为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河(湖)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格局,安远县制定下发主要流域生态环境状况调研方案,围绕东江、濂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对流域内18个乡镇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水、土地、动植物、矿产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以流域内濂江干流及其一、二、三级支流为单元,以溯源的方式,按照先干流,后一级支流,再二级、三级支流的顺序,对沿河沿溪两公里范围内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解、收集。

  为守护好安远东江、濂江两大水系,安远县人大组织召开了3次调度会。

  “坚决扛起责任,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东江、濂江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赣州市安远生态环境局二级主任科员黄益民告诉记者。

  目前,安远生态环境局已联合6个部门,开展调研30余次,巡查了30余条河流及小溪。

  科技创新,提升水生态治理水平

  安远县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河湖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安远生态环境局实施智慧环保建设项目,通过高空瞭望视频监控,可24小时监控进出水源保护区车辆,实时监控水源保护区内非法垂钓、非法捕捞、游泳等污染水源的行为,有效提升了水源地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为水源地执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通过全面掌握水源地水质情况,安远县提升了饮用水水源地的预警能力,实现水质信息在政府部门之间共享,利用互联网和政府的门户网站,对水质信息及时公布,可溯可查,促进政府部门科学决策。

  6月28日下午4点28分,安远智慧平台监测到:在安远县欣山镇大坝头艾坝水库县城居民饮用水水源地,有两人正在非法垂钓。系统截图被发送到安远生态环境局执法群。

  执法人员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进入水源地,根据报警截图及时找到了非法垂钓人员,收缴了钓鱼工具,对垂钓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每人处以200元罚款。

  “实施智慧环保建设项目后,我们能第一时间收到平台预警,发现猪场排污、饮用水水源地垂钓等违法行为。”赣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安远大队中队长李啟旺介绍说。

  “以水引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今年以来,安远生态环境局联合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开展“增殖放流”“世界水周”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水生态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同时,安远县做好全局性谋划,加大“美丽安远”综合治理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强化河湖生态治理,建立河(湖)长制信息公开和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近年来,安远县积极打造东江源品牌,讲好半个多世纪以来内地与香港以东江为纽带守望相助的故事。截至目前,累计有6万余名香港同胞到三百山东江源开展采风、研学、国民教育等活动。

  安远县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推动三百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发展以三百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承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东江源·三百山马拉松赛等活动,不断加强与大湾区联系,推动大湾区游客“引进来”。

  安远县积极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强化责任落实、科技创新引领、公众参与等多项举措,做足“以水引客”文章,谱写河湖联合治理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9/5/art_42069_49998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