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数智赋能护好生态绿屏 ——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4-08-03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一场大雨过后,天空湛蓝如洗。

  近日,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河口的河滩上,成群的水鸟在泥滩上歇脚、踱步。群鸟振翅间,几只头戴黑礼帽,身穿燕尾服的鸟中绅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嘴鸥格外引人瞩目。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尺。正是这片水土的滋养与呵护,使得日照成为众多诸如黑嘴鸥等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之地。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创新实施“点线面”环境监测工作法,坚持“点”上发力、“线”上用功、“面”上突破,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价值多元转化,为美丽日照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数据先行——提质服务生态环境管理

  

  今年6月底,《日照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编制完成,报告书中涵盖日照市环境空气、水、土壤、海洋、污染源、辐射等监测内容,明确监测指标、监测点位、时间节点等,统筹指导区县监测机构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这是我市连续7年来编制《报告书》。近年来,我市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擦亮绿色发展底色,推动美丽日照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发挥驻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职能作用,坚持生态环境监测全市“一盘棋”,加强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及时编制环境质量分析报告,并按规定公开有关监测信息,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

  连年来,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日照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作为工作重点,每年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编委会,深度挖掘监测数据价值,科学分析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和规律,识别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增强技能——锻造高素质生态环保铁军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紧跟时代步伐,将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为目标,加快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日照,必须充分激发生态环境科技人才活力。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坚持内学外修,推动学用结合,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环保队伍。

  目前,从环境监测、数据统计、分析评价到报告编制,该中心综合分析人员人人都是“行家里手”,练就了“多面手”。作为省生态环境厅驻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该中心积极落实全省数字智能提升年活动,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与地方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将监测数据接入市生态环境局开发的智慧环保指挥平台(一期)和“日照环保通”“日照环境”APP,有效提升数据获取与使用效率。加强对接沟通,在即将启动的智慧环保指挥平台二期项目研发设置“生态环境监测”模块,打好监测组合拳,赋能环境数字化。针对监测数据异常情况,及时编制监测快报并报市生态环境局,快速精准服务环境决策。

  

  高效协同——提升监测服务效能

  

  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而言,无论是监测水平的提升,还是监测质量的飞跃,都得益于“三驱动”释放的发展活力。

  着眼于激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最深层的潜力,多年来,该中心整合日照市各方环境应急监测资源,强化监测技术培训、加大练兵力度“三驱动”,打造高效协同的“五位一体”应急监测体系,以实干之风为城市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源。

  人人懂监测、人人会监测。记者了解到,当前,该中心月度密码质控样品一次性通过率已由最初的85%提升到现在的100%,在全省应急监测、固定污染源监测数据综合分析技术大练兵中位居全省第一。

  这得益于该中心对队伍建设和专业服务能力双培养。该中心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监测业务技能培训和实兵演练,出色完成多起环境应急监测任务,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提供监测保障。

  近年来,该中心主动承担20多大项市级事权监测,派出200余人次参与各项督察、执法、大气污染整治等行动,编制河(湖、海)水质、重点企业废气(废水)等各类专项监测分析报告数十篇,近10篇环境监测调研报告获市领导批示肯定,进一步提升了监测服务水平。

  如今,站在丝山山顶俯瞰日照,碧海蓝天间,苍翠绿波随风荡漾。山东省日照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积极探索新手段、新模式,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生态环境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多向发力,持续加强监测体系和监测能力建设,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dsdt/202407/t20240726_47460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