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鄂尔多斯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减少人为干扰遗鸥回归“安营扎寨”

发布时间:2024-07-27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盛夏的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泊江海子,清风拂动,围绕着淡蓝色湖水或高或低盘旋的飞鸟,更让这里呈现出一派安静祥和。湖面上,遗鸥、赤麻鸭、黑翅长脚鹬等鸟类,或在浅水处驻足享受安静,或在水中嬉戏觅食,或用翅膀拍打水面展翅高飞。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和伊金霍洛旗境内,始建于1998年4月。同年5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2月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是全世界遗鸥鄂尔多斯种群最典型的分布区和最主要的繁殖地。

  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离去的遗鸥再度“回归”

  遗鸥作为一种珍稀鸟类,是世界濒危物种、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般栖息于草原、沙漠和半荒漠的湖泊和沼泽地,对栖息地有着极高的要求,也被称为高原上“最脆弱的鸟类”。鄂尔多斯市发现的遗鸥繁殖种群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繁殖种群。

  东胜区境内的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9163.72公顷,其中,核心区3091.24公顷、缓冲区885.36公顷、实验区5187.12公顷,全部处于泊江海子镇所辖区域内。多年来,由于流域内连年干旱,连续几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00毫米,没有形成有效供水补给,造成湿地面积逐渐缩小,尤其是自2003年起,保护区水域面积逐年萎缩,湖心岛消失,主功能区湿地功能逐步退化,遗鸥数量急剧减少。

  湿地生态功能逐步退化,湖水萎缩,鸟类骤减,大量遗鸥选择离开,面对这一“窘境”,东胜区全面分析“症结”,系统推进保护和综合治理,坚决守护好保护区这片热土,不仅留得住鸟类,还得让它们选择在这里“安营扎寨”。

  生态环境好不好,这里的遗鸥最知道。从数量一度急剧减少,到大量遗鸥再度选择回归“安家”,足见保护区生态环境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过境和栖息的鸟类数量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仅栖息的遗鸥数量就达3000多只,筑巢410余巢。” 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东胜区分局局长程杰介绍说。

  多措并举加快治理,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加快生态恢复,充分发挥保护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切实保护好遗鸥这一珍稀鸟类,东胜区通过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让保护区再度焕发勃勃生机。

  东胜区专门编制《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方案》,通过实施系列工程措施对保护区湿地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建设完成双排输水管线24.15公里,自工程完工并向保护区湿地进行补水以来,已累计补水3200多万立方米。实施河道清淤工程,对保护区主要补水河道鸡沟河和乌尔图河16公里河道进行清淤疏通。实施大口井封填工程,对需封填的11眼大口井全部进行了封填。实施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工程,工程于2017年10月建成投用以来,每年开展人工降雨作业10余次,年降雨量增加约20%。实施矿井水补水工程,平均每天有效补水量达4500立方米以上,已累计补水1300多万立方米。实施淤地坝疏通工程,将13座淤地坝全部进行疏通。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促进保护区生态自然恢复,东胜区全面清理拆除保护区内各类生产经营设施,将核心区内的人工设施,缓冲区内的蒙古包和养殖场、围猎场等,实验区内水泥预制板厂等进行彻底拆除。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野生动物救助站、气象观测人工增雨综合站、远程监控、巡护瞭望塔等,并设置各类标识标牌40多处,有效保障鸟类的栖息和繁殖安全。

  通过实施系列措施,保护区保护成效明显。目前,保护区湿地水域面积近8平方公里,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恢复,高峰期栖息生存的鸟类达40余种,总数达4万多只。“现在是遗鸥的繁殖期,它们正忙着筑巢、孵卵,一大批小遗鸥也会在这里出生、长大,10月后陆续南迁。只要把这里保护好,生态环境好了,来年春天它们还会再次归来。” 程杰说。


原文链接:https://sthjt.nmg.gov.cn/zjhb/xwbd/202407/t20240709_25400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