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吉林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绿氢+”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4月22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0场。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等就“在新时代吉林振兴中实现新突破”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守护绿色资源禀赋积极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珲春地区,时常会偶遇“拦路虎”悠闲漫步;在吉林天桥岭林区嘎呀河,能够看到中华秋沙鸭嬉戏捕食……当前,吉林野生动物种群繁衍壮大,动物多样性不断丰富,折射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吉林的东部层峦叠嶂、虎豹栖息,西部草原湿地、鹤舞长空,中部沃野千里、五谷飘香。数据显示,吉林省境内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数量现在分别是50只和60只以上,每年都有新的虎豹幼崽,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繁殖种群;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数量已经超过600只,5年增长了一倍。

  吉林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源头”,五大水系纵横全境,长白山是中国的六大林区,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被誉为“长白林海”“东北水塔”和“物种基因库”。

  “我们加快生态强省建设,持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近年来,森林延绵、草地连片、湿地镶嵌、错落有致的生态格局已经形成。”胡玉亭介绍说。

  据悉,吉林已经形成了自然保护地体系,包括东北虎豹国家公园、36个自然保护区和88个自然公园,保护地面积已经占到全省辖区面积的17%。

  另一方面,吉林正在持续提高生态“幸福指数”,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民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屡创新高。当下,吉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3%左右,这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长白山地区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过4万个。

  胡玉亭还介绍说,吉林正坚持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避暑胜地,力争到2027年旅游收入突破万亿元。

  吉林西部的查干湖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冬捕奇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吉林实施查干湖保护开发工程,还林、还草、还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获评5A级景区,成为吉林旅游又一“金字招牌”。

  用好风光电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吉林省地处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是我国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风电和光电资源潜在开发容量有数亿千瓦,发展空间广阔。

  发布会上,胡玉亭提出吉林“风光这边更好”,开发新能源,区位优势突出。吉林靠近东三省和京津冀等国内工业产业腹地,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好,传统制造业绿色化需求强劲。同时,吉林土地平阔,有大量项目建设未利用地,立体交通配套齐全,水资源、生物质资源丰富,拥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开发条件。

  “我们把风光电资源、秸秆资源、河湖资源‘原料化’,大力推动绿电转化为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绿色材料等,打造氢基产业集群—中国氢都。”胡玉亭说。

  目前,吉林已有20多家相关行业头部企业落户,已开工的百亿级“绿氢+”项目有10多个。吉林正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电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电价形成、电力交易、项目用地、项目审批方面创设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操作性强、含金量高。同时,吉林采用增量配电网、局域电网、新能源直供、自带负荷等“绿电+消纳”供能模式,可实现80%以上的绿电就地转化,从而破解了电网消纳难题。

  例如,当前吉林对“氢基绿能”这一类柔性用电、柔性制造项目,支持分布式自发自用。对碳纤维、新材料等现代高载能产业,通过风光电合理配比或直供模式,最大限度使用绿电。

  “绿电是吉林的宝贵资源,必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培育的新兴产业。当前,我们建设若干个千万千瓦级绿电产业园区和一批投资百亿级氢基绿能产业园区,推动现代储能和其他一些相关绿色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扩大氢燃料汽车、氢能源列车等一系列产品产业规模,打造‘绿氢+’全产业链。” 胡玉亭表示。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sdt/stdt/202404/t20240425_31495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