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山东青州:生态成产业 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青州分局供图

  ◆记者宋杨

  “海岱惟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千年文脉,既是生态宝地,又是历史名城。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青州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将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投入品,通过产业集聚、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等方式,把美丽环境转化成了美丽经济。

  谈起生态成产业、青山变金山的案例,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青州分局局长王希昌认为:“一个是旅游,一个是花卉。”

  提起青州,最为人所熟知的,或许就是青州博物馆了。这里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龙兴寺佛像、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殿试卷、东汉“宜子孙”玉璧,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依靠丰厚的人文资源吸引游客来到青州,只是第一步。只有成功将游客留下来,才能激活食、住、行等整个旅游产业链,进而将文旅优势、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此,青州以生态治理为抓手,构建一二三产联动的全域旅游产业格局。弥河国家湿地公园就是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典型案例。

  弥河是青州的母亲河,但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直接导致水质恶化。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系统思维,投资10亿元对1100万平方米弥河流域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投入两亿元打造“森林河流”,栽植各种适宜植物,恢复生物多样性。在生态治理的同时,融入水文化、花卉文化、状元文化等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文化旅游度假区。此外,整合弥河两岸省级花卉示范基地和江北花卉集散地等花卉产业集群,发展花卉及传统银瓜等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交互联动的大生态产业圈。仅弥河湿地公园,每年就可吸引游客百万人次。

  “生态旅游还带动了近60个村庄400余家民宿产品,比如我们这里有一座千年古村落胡林古村,十年前是‘青山绿水望不穿、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青州西南山区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全村每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带动村民每年人均增收3万余元。”王希昌告诉记者。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态资源作为依托,产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产业发展作为支撑,生态保护也难以持久。遵循这一理念,青州正在努力实现自然山水“绿色效应”和文旅产业“金银效应”的互促共进。

  如果说青州旅游产业还正处于成长期,那么有着40余年发展历程的花卉产业,则已然成为青州重要的支柱产业,而且历久弥新。

  青州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很适合各种花卉的生长。但在山东,有这种先天优良条件的地方并不少,为何这里成了“东方花都”?

  王希昌说,花卉产业是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传统花卉产业面临生产成本大幅度增长的现实问题,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花卉产业从数量到质量的重要转型期已经到来。”

  引进新品种,集约化生产经营,适时发展花卉电商和物流,推动花卉与旅游、文化、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青州开发了一批高附加值的花卉工艺品、食品、医疗保健品等,并先后培育了多个花卉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园区和企业,大大延长了花卉产业链条。

  据王希昌介绍,青州花卉产业集群已涵盖花卉生产、电商物流、温室建设、资材产销等12个领域,吸引从业人员15万人,户均年收入超过50万元。2023年,青州花卉年产值达到100亿元,连续三年蝉联山东省农业品牌第一位。

  通过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如今的青州,经济发展的质量在提升、后劲在增强、活力在释放,并在去年获评了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下一步,我们将以‘两山’基地的成功创建为新的起点,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做大金山银山价值,推动‘两山’理念在青州结出更大硕果。”王希昌说。

  


原文链接:http://sthj.shandong.gov.cn/dtxx/zhbsdxw/202406/t20240605_47345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