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全国首批跨省域排污权交易落地长三角

发布时间:2024-07-19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沪苏浙皖以VOCs指标为主体打通环境要素交易市场

  全国首批跨省域排污权交易落地长三角

  ◆通讯员 胡静漪 李洁薇 记者 朱智翔

  最近,沪苏浙皖三省一市8家企业开展全国首批跨省域排污权交易,共计交易13.257吨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指标,交易金额15.89万元。金额不大,但意义不小。

  原本在浙江省内,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以通过省级交易平台进行排污权交易,享受到资源“变现”的好处,企业也逐步形成了资源有偿、环境有价、污染付费、减排获益的意识。

  如今,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平台正式启动,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安徽广德4个试点区域率先实现跨省交易。范围更广、市场更大,长三角项目招引扩产、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格局正在逐渐完善。

  加快项目落地

  排污权是排污单位经生态环境部门核定,允许其在一定期限内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限定种类和数量污染物的权利,一般在项目环评审批前购买取得,到期再续费。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盯紧臭氧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此前,嘉善县排污权交易指标已有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2024年起,VOCs被一同纳入。

  恒颢光电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颢光电)原本位于江苏昆山,今年4月因当地土地征迁,“拎包入住”到嘉善中新产业园。“我们主要生产车载智造领域的玻璃面板,涂料环节会排放挥发性气体。”企业负责人王春雨说。

  新项目来得突然,需要数十吨VOCs指标,但本地排污权交易市场上的余量不足。嘉善生态环境分局综合科副科长史留青说:“我们考虑能否把项目列入省专项,但发现项目入库需要提前一年申报。”

  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平台的搭建恰逢其时。今年6月,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建设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平台,并摸排企业交易需求。首批交易基准价为6000元/吨·年,8家企业达成首批4笔交易。恒颢光电与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协商购得2吨VOCs指标,如今项目投产加速,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仁新材料)也参与了此次交易。“因产品迭代升级,今年我们计划新增7条生产线,排污权指标有较大缺口,交易范围的扩大帮助我们快速补足指标、通过审批,预计今年年底前就能投产。”企业负责人高建辉表示,欧仁新材料与苏州世佳纺织印染涂层有限公司开展跨省域交易,购得4吨VOCs指标。

  让排污权逐渐成为企业资产

  这些年,从跨省流域共治、大气联防联治,再到打通环境要素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机制快速推进。早在2022年,三省一市就有意在建设统一环境要素交易平台上探索突破。去年6月,三省一市明确以VOCs指标为交易主体,各地同步打造长三角统一市场。

  排污权及具体指标交易,由各地自主推进,但在推进跨区域交易的过程中,各地曾有所担忧,让企业多掏一笔钱,会不会“吓”跑大项目?

  恒颢光电没有改变选址的决策。“了解到企业工艺所需,嘉善相关部门为我们定制了甲类仓等设施。”王春雨说,嘉善提供的定制化厂房、环评绿色通道等服务,让他对当地的营商环境非常认可,“目前排污权交易的支出占总成本不高,而且企业也应当承担环保责任。”王春雨说。

  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看,打破污染总量控制的地域隔离,将真实反映长三角区域环境要素的价值。同时,国家规定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地区不得从外部购入指标,倒逼本地产业转型甚至退出。长三角水气相通,这将为跨区域环境共保联治提供支持。

  事实上,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方面,浙江已有丰富经验,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自2009年开启这项工作以来,浙江建立全省统一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体系,建成全国首个全省统一的线上交易平台,还推进排污权租赁、排污权储备调配、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等创新机制。正因如此,本次由浙江负责牵头推进长三角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

  “现在,有些企业即使关停了,也不会立刻找政府回购指标,而是愿意持有指标待价而沽。企业有了排污权的概念,认为它是值钱的东西,这是件好事。”史留青说,“这是考虑到未来排污权交易市场会更加活跃,环境指标价格可能进一步抬升。一些企业在兼并重组时,还会将其作为股权分配的依据,这都让排污权逐渐成为一种企业资产。”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4/7/18/art_1201344_589565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