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时评

一泓清水入黄河

发布时间:2024-07-16 来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典农河,作为黄河宁夏段末端流距最长、排水量最大、位置最特殊的水利工程,对黄河水生态安全影响较大。为确保黄河安澜,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设立“典农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由石嘴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联合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等4家区内外优势单位共同承担,通过东西部科技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助力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系统化治理和监管,护佑母亲河“肌体”。

  7月11日,记者走进典农河流域平罗段水环境治理人工湿地项目现场,白鹭悠然歇脚,茂盛的芦苇丛下流水潺潺,密密麻麻的小鲫鱼在水里自由游弋。该人工湿地总面积875.6亩,采用“生态滞留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高效表流人工湿地工程+自然水塘”的治理模式,日处理污水4万立方米。

  “多物种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较稳定,不仅保证了物种多样性,而且对病虫害生物防治有非常好的效果,有利于实现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完全或半完全自我循环。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项目的实施,典农河平罗段水质保持在Ⅳ类标准,河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石嘴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负责人金建华介绍。

  在该人工湿地内,建有一座微型水质自动监测站,采用传感器原位监测方式,利用太阳能发电对周边水质进行全天候、全时段智慧监测,具有出数快、能耗低、零污染等特点。“这样的微型监测站点,石嘴山市共布设39座,高密度的监测网络有助于快速锁定疑似排放区域和污染源头,确保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在石嘴山市生态环境指挥调度中心,水环境信息化平台项目经理冯佳一边查看微型监测站运行情况,一边介绍。

  位于平罗工业园区太沙园的平罗德渊污水处理厂,负责全县城区居民和太沙园企业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该污水处理厂建设有预处理车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池、二沉池集配水井及污泥泵房等23个单体,采用“A2/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臭氧高级催化池及稳定池+曝气生物滤池+转盘过滤+消毒”的组合工艺。“这个污水处理厂接收运营包含三排庄人工湿地、第三排水沟威镇湖人工湿地、三二支沟人工湿地处理过的污水,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立方米,处理标准达到一级A类排放标准。”平罗县循环污水处理厂厂长毛立明介绍,典农河流域水质监测项目的工业污水溯源子课题亦在这里进行。

  近年来,石嘴山市健全完善水生态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执法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采取加强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确保排污口审核;提高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和园区工业废水处置能力,通过配套建设人工湿地、取缔入黄入沟直排口等措施,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全面封堵取缔入河入沟直接排污口;对水质全天候、全时段智慧监控,根据监测结果发布水质通报,对水质突发状况作出及时应对处理,确保水质稳定,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在石嘴山第三排水沟、第五排水沟与黄河的交汇处,但见一沟碧水汇入黄河之中:沟水碧绿,河水黄浊,两水泾渭分明。常来这里散步的市民强学仁,对石嘴山当地的人工湿地赞不绝口。

  “典农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为石嘴山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金建华介绍,该项目系统分析了典农河流域(石嘴山段)的污染源时空分布及其污染负荷,基于特征指纹谱的流域工业污水排放精准溯源技术能够直接锁定污染排放源,突破了以往依靠水质参数变化再排查的水环境监管模式,具有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项目首次针对进水高含盐量低可生化性、净化效率低且不稳定的高寒区人工湿地提出优化措施并应用,制定指南及操作手册,为地方水环境管理支撑提供技术保障,具有管理和维护上的先进性;将三维荧光光谱技术与水环境污染智能报警相结合,提高了水环境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的精准度,具有业务化运行的先进性。

  典农河流域水系一路向北,中途经过水质监测项目和人工湿地的重重净化,化为款款清流,注入黄河。据了解,该项目实施以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等单位持续开展典农河历年水质演替变化特征研究,汇总了近10年来在典农河末端入黄口取样点测量的水质参数。通过历年各监测断面年均监测数据浓度分析,典农河流域10个监测点位水质监测磷的污染特征分析,以及典农河流域各监测点位总磷浓度与流域污水处理厂排放浓度等数据分析,构建水质污染模型,进一步探究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的相关性。

  “该课题项目的实施,聚焦解决石嘴山市水环境问题,为改善入黄排水沟水质提供技术支持,保障黄河出境水质长期稳定达标需求,兼具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示范意义。经过不懈努力,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标准要求。”石嘴山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张敬鼎说。

  (记者 苏峰 张敏 龚依然)

  


原文链接:https://sthjt.nx.gov.cn/xwzx/qnxw/202407/t20240715_45946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