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制动态

给红树林“体检”,累并快乐着 | 揭秘红树林神奇的“植”场生活

发布时间:2024-06-04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浑身上下都是泥,全身被汗水打湿,累到筋疲力尽,这是参与完一场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工作后最直接的体验。

  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是为及时掌握红树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变化情况所做的常规性监测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自2019年起,对广西境内的红树林生态进行健康监测。

  不久前,广西海洋站开启了2024年度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工作。8位工作人员,穿着劳保鞋,带上工具,一大早走进红树林深处。他们将会遇到什么?

  

  拉样方、测数据,开展红树林生态调查

  潮水退去后,红树林的树根都裸露出来,监测人员面对的是一大片泥泞的滩涂。今天,他们要在这里完成一条断面、3个样方地的监测工作。

  “根据当地的潮汐水文条件以及红树植物分布的特点,考虑代表性、随机性和普遍性等因素,我们在山口红树林保护区共布设13个监测站位。”广西海洋站的工程师骆鑫介绍道:“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内容包括红树林群落、底栖生物、水质、沉积物以及生物体质量。”

  而样方地则是开展这些具体监测内容的主要场所。监测人员会在往年既定的站位布设1个10m×10m的样地,一般来说,一个样地至少有40—100棵树木。

  拿着50米的样带,骆鑫和同事一起合作,很快一个样方地就确定好了。“这块红树林的沉积物比较软,双脚很容易陷进去。”说话间,骆鑫的小腿已经陷入淤泥里。样方地拉好后,大家有条不紊地开启了监测工作。

  

  骆鑫拿着样带,准备拉样方。

  “树高1.2”“胸径2.4”,红树林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声音。“监测中,我们要确定红树的树种,测量树的株高和胸径,以及幼苗的数量等。”骆鑫介绍道:“一般而言,监测水质的站位布设在有红树林分布的潮间带或潮下带。生物体质量则是现场采集1—2种经济贝类的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分析。大型底栖生物样品则是在红树样方的四角各取1个面积为25cm×25cm、深约30cm的底泥样方,挖取后就近用海水筛洗,现场挑出肉眼可见的大型底栖生物放入样品瓶中,用酒精固定后带回实验室内进行种类鉴定、计数和称重。”

  

  获取大型底栖生物样品。

  及时掌握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情况

  余星辰是第一次参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工作,第一次感受到红树林深处的泥泞。“和想象中很不一样。”经验不足的他比同事身上的泥巴更多,一只鞋也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不过我今天也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技能,希望以后可以越做越好。”余星辰说道。

  在监测现场,每4位监测人员负责一个样方地的监测工作。广西海洋站的高级工程师刘勐伶主要负责的是大型底栖生物的调查。刘勐伶介绍:“底栖生物调查主要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包括底栖生物具体有哪些种类,每个种类的数量和个体重量是多少。通过数据统计,估算样方地及整片区域的生物物种丰富程度等一系列指标。此外,还可以对比历史数据,分析变化的走向和原因,由此判断环境是否受到影响。”

  

  监测人员给红树植物测量胸径。

  “举个例子,如果某种清洁指示物种突然消失,或者急剧减少,那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红树林生态系统被扰动或者污染了。反推一下背后的原因,这也是底栖生物调查的重要意义。”刘勐伶补充道。

  当其他人还在淤泥里给红树植物量身高时,抬头看去,一架无人机盘旋在上空,无人机测量的正是红树林的覆盖度,帮助了解红树林面积的变化情况。

  “以去年的监测数据为例,我们综合衡量水环境、生物残毒、栖息地和生物等多项指标,认为山口红树林生态系统整体处于健康状态。”骆鑫说道。

  据了解,广西红树林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海市铁山港、廉州湾,钦州市茅尾海,防城港市防城港湾、珍珠湾等河口海湾。其中,北海市金海湾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红树林和沙生红树林,合浦县山口镇英罗港分布有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天然红海榄林,钦州港七十二泾分布有独特的岛群红树林,防城港珍珠湾有典型的河口红树林。

  根据多年持续监测的结果,近年来,广西境内的红树林生态系统整体持续保持着健康状态,红树种类较丰富,红树林生态系统类型多样。

  一片生机盎然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将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家园。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gzdt/t184996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