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苏州昆山:“碳”索工业园区 向绿而行

发布时间:2024-02-19 来源: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近年来,苏州昆山抢抓机遇,布局低碳产业新赛道,积极推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江苏省级绿色工厂66家,苏州市“近零碳”工厂6家。

  

  “碳”秘国家级绿色工厂

  

  从高空俯瞰,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屋顶上覆盖着一块块光伏发电板,14000平方米,足足30多个标准篮球场大小。“这屋顶一年能发电约180万度,相当于1600多户居民正常的年消耗电量总和。”公司副总经理黄骁介绍。

  

  工厂工艺及设备也进一步改造:大大降低产品的生产能耗,年节约天然气约15.5万立方米。大数据加持下,每个生产环节能耗一目了然。

  

  “如铝棒加热炉,它通过后面温区的热量回用,在第一个区域进行预热,减少天然气使用量。整个厂区用能情况实时监测,因为现场用能设备加上了‘水电气表’,每5秒就会上传一次数据。”黄骁表示,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就是节能技术改造。

  

  2023年,昆山陆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入选苏州市“近零碳”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年单位能耗82.3kgec/t(千克标煤每吨),远低于行业能耗限制标准,相比2022年的84.4kgec/t(千克标煤每吨),单位能耗降低2.5%。

  所谓“近零碳”工厂,指以科学降碳为目标,通过技术改造,建立“近零碳”排放温室气体管理体系,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绩效,促进工厂温室气体排放持续降低并逐步趋近零的工厂。

  

  企业正从“近零碳”向“零碳”迈进,“我们主要能源是电能和天然气,电能方面,光伏铺设减少约30%的用量,剩下70%通过绿电来解决。天然气是通过森林碳汇进行碳排放交易,将产生的碳排放中和掉,现在整个工厂的运作,已经达到绿色低碳零排放。”公司董事长邵红生表示。

  “含绿量”也是“含金量”

  在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危废年产量小于10吨的小微企业达2000多家,多面临着危废存储运输难、管理风险高的问题。

  

  “单一企业的危险废物量虽然很小,但如果没有正规渠道去处置,会极大地损害环境。我们通过引入共享机制,将这些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减少污染物排放。”昆山高新区安环局环境监察科负责人吴建刚介绍。

  作为昆山市唯一一家中小微企业提供危废收集“绿岛”服务的试点企业,昆山市宁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岛项目主要载体。

  

  “昆山高新区有1200多家企业,纳入我们绿岛项目,各类废弃物根据类型分类储存,其中,部分需要无害化处理,部分比如废矿物油、废线路板、废有机树脂,可以资源化利用。目前,已累计回收危险废弃物总量近1000吨”,昆山市宁创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峥嵘介绍。

  

  “碳”寻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一个千亿级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正在昆山加快培育:2023年12月以来,昆山加快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建设。其中,先行启动区将成为一个全生命周期的零碳项目。

  

  “先行启动园区通过全方位低碳设计理念,打造低碳建筑展示园区典范。力争用半年时间,将一栋汽贸中心打造成展示中心,同时进行孵化平台建设,适时引进一些绿色能源相关服务机构。”昆山北部新城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陈春明介绍。

  “在昆山全市构建1+X的空间布局,3+N的产业体系,周市镇作为园区核心承载区,已初步明确了核心区空间规划20.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服务三大产业,集成碳技术、碳交易、碳数字、碳金融、碳认证五个双碳服务平台,将聚焦‘风光氢储’、节能环保、低碳服务等领域,把园区建成中国低碳发展国际合作先行区、长三角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高地、零碳园区高质量建设示范区。”昆山市周市镇党委委员黄培表示。

  

  此前,昆山举行低碳产业发展暨长三角(昆山)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建设战略咨询会,来自国内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头部企业代表齐聚昆山,把脉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su.gov.cn/art/2024/2/18/art_84025_111523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