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江西日报》生态文明,逐“绿”向未来

发布时间:2024-01-14 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我省迈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让绿色生态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和动能。

  省委书记尹弘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铺就底色

  在九江市濂溪区,昔日脏乱差的自建小区已成为草木葱郁的双溪公园,水清岸绿的好风景让周围居民幸福感十足;因煤而兴的萍乡也曾因污染饱受困扰,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努力重塑“赣西明珠”形象,如今萍乡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2022年、2023年首次连续两年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个个生态蝶变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对绿色美好生活的向往。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我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实施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2023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6.5%,再创历史新高,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全省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连续两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长江干流10个断面和赣江干流33个断面继续保持Ⅱ类水质;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全部完成。

  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的同时,也应看到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用地结构偏粗放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问题。

  点“绿”成金

  石城县坳背村珠坑乡的麒麟山荒山变青山,青山成金山。麒麟山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成了集生态治理示范、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多业态于一体的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每年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

  在江西各地,不断涌现点“绿”成“金”的故事。我省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的价值,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提档升级,精心培育和选树一批示范创建典型,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借鉴。我省共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8个。

  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建立省内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签订流域补偿协议126份,实施三轮赣粤东江、两轮赣湘渌水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下达补偿资金32.46亿元。

  加快核算评估确权,完善生态资源监测制度,构建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统计体系,拓展在生态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场景。2023年,全省碳汇、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累计成交额近2500万元。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健全完善生态产品核算评估等政策体系,推动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规模化融合发展,加快把生态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绿色转型

  走进吉安市吉州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只见厂房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江西康娃缘食品有限公司就享受了“阳光福利”,公司负责人康宏保说:“我们利用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每年能节约近10万元用电成本。”

  我省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优化调整,绿色生产方式在经济领域广泛应用。

  为了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我省开展全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建设,并建设减污降碳、碳减排等重点领域项目库,定期收集减排项目并向银行推送,打通企业对接金融资源的渠道。2023年已有33个项目纳入省级绿色项目库,有效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我省仍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绿色技术创新力度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健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机制,实现发展“含金量”与“含绿量”的同步提升。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绿色征途破浪行,奋楫勇进立潮头。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4/1/9/art_42069_47554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