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通知公告

关于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编号2)(编号6)整改销号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4-01-06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2022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温州市鹿城区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到位,市区截污纳管工作整体推进滞后,苍南县个别工程未取得林地审批手续”问题(编号2)、“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石溪7号雨水排口出水氨氮、二甲基甲酰胺超标,水阁污水处理厂门口2个污水井冒溢,污水流入雨水管道”问题(编号6)已整改完成,并通过现场核查验收。现将上述问题整改销号情况予以公告。

  联系方式:中共浙江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0571-28869075。

  

  

  披露问题基本情况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浙江省期间,温州市正岙河和丰门河曾因污水直排、水体污染严重被多次举报,鹿城区2021年7月上报完成问题整改并销号。2022年6月现场调查发现,上述水体返黑返臭,污水直排问题仍未整改到位。正岙河四号桥河长制公示牌下存在污水直排现象,正岙河河口处(入丰门河)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280毫克/升、13.3毫克/升、2.2毫克/升;丰门河后江桥处河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为90毫克/升、4.8毫克/升。

  整改目标

  通过实施正岙河、丰门河(丰门段)流域水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推进入河排污(水)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2023年12月底两条河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力争达到Ⅲ类标准。

  整改措施

  

  一是2023年4月底前,完成正岙河、丰门河(丰门段)两条河道沿线排口、流域雨污管网全排查全溯源,形成入河污染源问题清单,建立"一口一档"。

  二是2023年11月底前,完成两条河道排口治理、河道清淤、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等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推进正岙河、丰门河(丰门段)所在流域老旧雨污管网更新改造,全面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现截污控源;完成支流整治和岩门水闸改建,完成橡胶坝和双向泵建设,实现活水畅流、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三是2023年12月底前,建成"数字智治"监管平台,实施排放口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基础设施常态化运维,健全完善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层层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确保整治目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整改成效

  

  1.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2023年8月起,警示片披露的正岙河、丰门河(丰门段)水质已稳定达到Ⅳ类目标要求。此外,随着全流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丰门街道潘岙河、上伊河、嵇师河、屿头河等河道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2.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鹿城区丰门街道以本次综合整治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沿河绿道面积4.8万平方米,实行工业垃圾市场化处置,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完成岩门、正岙、潘岙等5个旧村拆改,腾挪有效空间1100余亩,不断满足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等。

  3.周边产业加速升级。鹿城区利用工程释放的土地空间,大力推进周边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一是打造"鞋都"产业示范,完成鹿城鞋艺小镇、中国鞋都都市型现代工业园、绿色时尚产业等一批示范园区建设;二是制鞋业污染防治数字化转型,建立鞋业阳光环保治理联盟、环保管家服务平台、小微危废收运平台、鞋企工况监控设备等一批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智治水平。

  

  披露问题基本情况

  2021年4月,温州市政府印发的《温州市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2021年年底前全市需完成22个排水网格的整治提升,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达到40毫克/升。调查发现,温州市截污纳管工作整体推进滞后,大量污水仍未得到有效收集。随机抽查8个本应于2021年完成整治提升的排水网格,有6个没有达到考核目标,其中潘桥2号网格收纳污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仅有42毫克/升,与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相比严重偏低。

  整改目标

  全面完成市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行动,2023年底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达到180mg/L。

  整改措施

  

  一是2023年3月底前,完成警示片披露6个未达标网格整治。

  二是2023年6月底前,完成2022年度考核未达标网格提速整治并达到年度任务目标。

  三是持续开展温州市区排水管网提质增效三年行动(2021—2023),确保2023年底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达到整治目标。四是完善排水管网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实施常态化管网巡查和维养,动态更新管网问题清单,建立管网健康档案。施行管网有机更新。

  整改成效

  

  1.污水处理顶层设计更加完善。以规划正确引导、推动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与发展,编制完成《温州市城市污水和雨水专项规划(2021-2035)》。其中,《温州市城市污水专项规划》结合当前形势,充分衔接在编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力争通过规划编制实现"近期污水收集系统基本合理、污水处理布局基本完整、污水排放清洁达标,远期污水系统布局科学、污泥处置卫生安全、循环再生体系健全、应急调度能力全面"的目标。

  2.工程整治项目全面完成。一是以网格化推进管网工程。根据"优先排查、改造超低浓度片区"的原则,网格化推进雨污合流、混流和"污水应收未收"等源头问题整治,切实提高污水有效收集率。三年来,市区共实施管网工程项目309个(鹿城区119个、瓯海区43个、龙湾区25个、海经区5个、市公用集团117个),直接投资约26.22亿元,排查管道2807.82公里,新改建污水管道828.68公里、雨水管道683.07公里、污水井8.8万个、雨水井5.1万个。二是建截洪沟杜绝山水入网。针对山水进入市政管网后,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的问题,三年来市区共投资约7899万元,建设截洪沟8处,有效防止山水进入市政管网,切实提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三是加大客水入网问题点整治。突出系统治理,以清水入河、污水入厂为核心,加大污水管网系统客水入网等问题的排查与整治工作,完成市区河水、山水进入污水管网问题点整治25处,投资约423万元。四是封堵拆迁区域管道。全面排查拆迁区域排水管网,封堵无使用功能的排水管网526处,避免影响整体排水系统。五是改造建设污水处理厂。2021年以来,高标准完成中心片、南片、七都和瓯江口新区西片、鹿城轻工产业园区、滨海园区二厂等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和再生水利用工程,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50.9万吨、再生水利用19万吨,投资金额2.46亿元,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标准和再生水利用水平。

  3.排水排污许可管理持续加强。督促许可办理,强化案卷查处,2021年至今,全市(不含洞头区)累计办理排水许可证11979户、违法排水类案件529件;累计办理排污许可证889户、违法排污类案件16件。

  4.管网运维长效机制不断健全。以特许经营权模式委托市属国有企业实施运维整治,实体化专职运作三级管网,通过专业化、常态化巡查和维护,始终保持管网良好的运行状态,实现排水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双提升",基本形成"一城一网一主体"的长效管理机制。

  5.排水设施运维力度明显提高。2021年以来,累计疏通排水管道2568.92公里,测绘2883.73公里。针对三级管网雨污合流、混流、化粪池设置、雨水总排放口和"污水应收未收"等源头问题一查到底,检测三级管网共计2159.67公里,累计溯源排水户119522户。

  6.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深入开展。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移交问题"回头看"专项行动暨"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制定《2023年温州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问题清单》,鹿城区完成11个管网整治类问题点整改;瓯海区完成14个排放口的整改和135家洗涤、住宿企业整改。

  7.智慧化平台建设有效实施。开发建设包含监测、防汛、调度、业务四大场景的"智慧排水"平台,贯穿污水治理和排水防涝两个领域,有效助力温州市区排水管理从过去的"传统模式"向如今的"智慧模式"转变,精心打造城市排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温州样板"。

  8.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显著提升。2023年1至10月,市区污水处理厂(不含洞头区)进水COD平均浓度达到219.2mg/L。2023年,中心片污水处理厂、西片污水处理厂、南片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COD浓度分别为198.1mg/L、237.7mg/L、185.3mg/L,分别比2021年提高63.1mg/L、102.7mg/L、60.3mg/L。涉及的6个网格污水收集浓度提升明显,COD浓度均超过180mg/L。

  

  披露问题基本情况

  调查还发现,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炎亭至石砰段公路工程未取得林地审批手续,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违规侵占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内公益林地约28亩。

  整改目标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补办用林手续,消除违法状态,对道路两旁边坡进行复绿,恢复自然生态。

  整改措施

  

  一是2022年6月30日对问题涉及项目进行立案调查,2022年7月29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恢复林地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并处罚款,2022年10月25日下达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二是2023年5月底前,完成问题道路两旁植被恢复、路基边坡绿化、绿地平台灌木种植工作。

  三是完善和落实林业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林业资源常态、长效监管。

  整改成效

  

  1.依法立案处罚,完成林地补办。苍南县于7月29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针对违规侵占的233.4亩林地,共计收纳罚款2136万元。2022年10月25日,浙江省林业局批准行政许可决定书(浙林地许长〔2022〕247号),同意该公路工程的集体林地征占使用。

  2.开展道路两侧的复绿工作。2022年12月14日委托第三方,对168黄金海岸线炎亭至石砰段道路两侧进行复绿。2023年3月底完成表土覆盖、防护、绿化等措施,4月26日完成工程项目环保验收。

  3.开展举一反三,强化长效监管。开展举一反三排查整治工作,完善自然资源督察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森林资源管理举措。加强巡查监管,开展巡查21次,出动执法人员149人次,制止涉林违法行为12起。强化督促指导,2023年以来共赴现场督导8次。

  

  披露问题基本情况

  

  2022年6月现场调查发现,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龙石溪7号雨水排口出水氨氮、二甲基甲酰胺浓度分别为8.8毫克/升、10.7毫克/升。水阁污水处理厂门口2个污水井正在冒溢,污水最终流入雨水管道,取样监测显示,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9毫克/升、11.5毫克/升、1.2毫克/升。

  整改目标

  龙石溪地表水达到莲都区城市内河功能区要求,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龙石溪沿线雨水排口出水达标,二甲基甲酰胺(DMF)未检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市政管网保持健康状态,全域污水井不冒溢。

  整改措施

  

  一是2023年3月10日前,完成龙石溪河道、雨水口及水阁区块40公里雨水管网排查,完成32家涉DMF企业溯源执法检查,严厉查处企业偷漏排等违法行为。

  二是2023年3月底前,完成14家企业共8公里污水专管架设,完成32家涉DMF企业环保规范化管理整治,加强企业初期雨水应急池管理,防范企业跑冒滴漏。

  三是2023年4月底前,水阁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5万吨/天)投入试运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减轻管网压力杜绝污水井冒溢。

  四是2023年6月底前,完成40公里雨水管网清疏,完成龙石溪15个雨水口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实现雨水口污染物超标预警。

  五是2023年9月底前,完成水阁区块123公里市政管网修复改造和智慧管网系统建设,实现管网液位超限预警。

  六是2023年11月底前,完成龙石溪集水范围内所有宗地企业厂区内部管网测绘排查和整改、六小行业和生活小区污水截污纳管排查整改,全面改善雨污分流。

  七是"举一反三"排查整治龙石溪沿线15个雨水口,确保雨水口达标、DMF未检出;排查整治开发区范围内所有河道排口;有效利用"数治环保"数字化监管预警平台,完成开发区企业环境规范化管理整治,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严格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八是2023年12月底前,组织现场核验评估,根据专家意见完成提升整改。

  九是推进长效管理,压实地方责任,加大资金保障。

  整改成效

  

  1.龙石溪水质在达到内河功能区要求基础上,力争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龙石溪入江口自2月份起连续监测21轮,水质监测结果全部优于Ⅲ类,达到整治目标。

  2.龙石溪沿线雨水排口出水达标,DMF未检出。2023年11月14日,经开区管委会组织权威专家科学论证,明确丽水经开区雨水排口DMF和氨氮排放控制目标为5mg/L和5mg/L。2023年12月,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会议,明确DMF日均浓度≤2mg/L,氨氮日均浓度≤2mg/L为龙石溪沿线雨水排口长效控制目标。9月至今的检测结果显示,龙石溪流域所有雨水排口均能达到排放控制目标(DMF≤5mg/L,氨氮≤5mg/L),11月中下旬以来的检测结果显示,龙石溪流域所有雨水排口日均值均能达到长效控制目标(DMF≤2mg/L,氨氮≤2mg/L)。其中,7#雨水排口12月DMF日均值分别为0.876mg/L,1.30mg/L,1.71mg/L,多日均值约为1.3mg/L,较曝光时浓度下降了87.9%;12月氨氮日均值分别为1.79mg/L,1.78mg/L,1.85mg/L,多日均值为1.81mg/L,较曝光时浓度下降了79.4%。龙石溪沿线雨水排口出水达到整治目标。

  3.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市政管网保持健康状态,全域污水井不冒溢。水阁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2023年4月15日投入运行,污水处理能力从5万吨/日提升至10万吨/日。2023年3月完成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水阁区块管网综合改造工程。2023年3月完成龙石溪集水区域40公里雨水管网的再排查清疏(实际排查清疏49公里)。实施并完成了龙石溪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市政管网(龙石溪排口)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市政管网保持健康状态。智慧管网APP完成调试进入试运行。今年以来全域污水井未发生冒溢情况,达到整治目标。


原文链接:http://sthjt.zj.gov.cn/art/2024/1/4/art_1229263559_52403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