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粤东唯一!汕头澄海凭什么入选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时间:2023-11-18 来源: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10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在济南开幕,大会上生态环境部命名表彰了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广东7个地区入选。其中,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被命名表彰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11月4日,澄海区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大会。会上举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揭牌仪式,部署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澄海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这一荣誉的取得,对澄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意味着我们全面达到国家认定的指标。”澄海区委书记王楚彬在会上感慨道,从今往后我们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澄海是粤东数一数二的“生态明珠”,是名副其实的粤东绿美典范。

  自动转存图片

  澄海区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大会

  粤东唯一,拿下最高荣誉的秘诀

  拿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澄海凭什么?首要条件是深厚的自然资源禀赋。

  澄海坐落于莲花山下,生态优美、资源优越,境内韩江三条支流穿城而过,5600亩红树林傍海而生,“三河五岸”、拥江抱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也常被比作汕头市后花园。

  澄海自然资源禀赋深厚

  近年来,澄海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走好“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之路,把保护与发展放在同一位置,协同并进。

  在澄海看来,想要守护好绿水青山,必须要把顶层设计先做好,2021年,《汕头市澄海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1-2025年)》编制出台,5年规划应时而出。构建了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六大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谋篇布局。不仅如此,2022至2023年连续两年印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难看出,“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澄海成功的秘诀。

  据了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生态环境部牵头评定、人社部备案的国家级称号,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也彰显着一个地区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努力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主任张惠远谈到该指标体系时,曾用到“苛刻”一词。“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至少5大类近40项指标,每项指标都是从全国层面上,相对比较高的要求去设定。”

  面对如此“苛刻”的条件,澄海最终能脱颖而出,成为整个粤东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创建的区县。第二个法宝是“人和”。

  “‘天时’不是我们能够左右的,‘地利’不是我们一家独有的,最具优势、最为关键的因素正是‘人和’。”王楚彬说,在征地征拆、“两违”整治、牛蛙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中,澄海各级党员干部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展现了敢闯敢拼、攻坚克难的“精气神”。这份“精气神”正是澄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最大的信心来源和底气所在。

  用好超级IP,打造生态名城

  毫无疑问,对于澄海而言,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不仅是对过去绿色发展转型的肯定,更是握住了未来发展新机遇的钥匙。

  自动转存图片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揭牌仪式

  一直以来,澄海最为出圈、最为外界称道的有两大超级IP,“澄海玩具”与“澄海狮头鹅”,这两者分别对应澄海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业,背后是澄海坚实完备的工业基础,是精耕细作的农业底蕴。一个城市的IP和标签,对于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至关重要,对于塑造城市印象,吸引目标受众,凝聚共识经济有极大推动作用。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宣传,“澄海玩具”“澄海狮头鹅”这两个超级IP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从含金量看,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分量完全不逊色于玩具和狮头鹅发展方面取得的荣誉。”王楚彬认为,澄海完全可以趁热打铁,把澄海的生态禀赋和侨乡底蕴推出去,让“绿美澄海”“魅力侨乡”成为与玩具、狮头鹅齐名的崭新名片,趁着汕头持续走高的旅游热度,将澄海打造成粤东乃至全省的生态名城和旅游目的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荣誉,更是责任。对澄海来说,未来的重点是如何守住这块国字号招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根据部署,接下来澄海将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快推进牛蛙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对已清退停养的7361亩原牛蛙养殖用地进行“回头看”,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药行为,严防牛蛙尾水偷排、禁养区复养牛蛙行为。

  同时,突出做好“治水”文章。持续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义丰溪湿地公园河湖“四乱”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水体环境。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坚守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原文链接:http://gdee.gd.gov.cn/hbxw/content/post_42828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