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中国环境报》钨都新颜

发布时间:2023-11-18 来源: 江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碧波荡漾、绿树环绕……初冬时节,走马大余县广袤城乡,一幅幅美丽生态画卷尽收眼底。近年来,大余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三大工程”,厚植绿色底蕴,提升发展成色,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共绘新画卷 重塑绿水青山风光

  傍晚时分,落日余晖映照在西华山国家矿山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霞光,市民三五成群散步游玩,一派和谐景象。“因为多年的钨矿开采,这里曾经都是废弃的机械、裸露的山体。经过废弃矿山修复后,这里风景秀美,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大余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曹建福说。

  大余县被誉为“世界钨都”,迄今已有百余年开采冶炼史。由于大范围乱挖滥采,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随着矿产资源枯竭,县域经济也遭遇了“矿衰城衰”的困境。

  痛定思痛。近年来,大余县扎实推进矿山领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按照“一矿一策一套治理方案”原则,对矿山废弃地、废弃尾矿库进行植被恢复和造林建设,变枯竭矿山为国家公园、旅游小镇。该县已累计修复矿山面积4870亩,认定省级以上绿色矿山10个。

  该县大力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扎实开展“清河行动”和工地道路扬尘、工业废气、畜禽养殖污染等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前,大余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9%,空气质量指数常年保持在Ⅱ级以上标准;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稳定在Ⅱ类以上。

  扮靓新家园 厚植百姓幸福底蕴

  走进位于丫山旅游度假区的黄龙镇大龙村坝里组,绿水青山掩映之中,一栋栋风格各异的乡村民宿引人注目,不远处溪水潺潺、鸟鸣啾啾,好一幅生态美景。

  “以前这里是牛棚、民房,环境脏乱差。村民的房屋租给旅游公司改造和运营后,不仅环境变美了,村民吃上了‘生态饭’,每年还有分红。”村民张明亮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大余县以列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绿色宅改与乡村建设深度融合,让广袤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该县持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成74个美丽宜居村庄和8757个美丽宜居庭院,完成65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率达62%;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扮靓城市微空间,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城市景观。2022年,该县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城市。

  布局新业态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大余县,因钨而兴,也因钨而困。原来的钨冶炼、加工技术水平低,是一种粗放型经济,而且对生态环境伤害很大。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大余县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压制、烧结、焊接、精加工……在赣州金上精密刀具有限公司,偌大的自动化生产车间只有数名工人,125台数控机床高速运转,一个个硬质合金旋转锉刀被生产出来。“来到大余后,企业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入规。作为钨精深加工产业链中端企业,不仅产品远销海内外,生产也实现低能耗和废水零排放。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二期项目,继续扩大产能。”该公司总经理彭岳介绍道。

  近年来,大余县紧紧围绕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钨及有色金属、锂电新能源和微纳粉体新材料产业,布局新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以低资源消耗换取高经济效益,实现从“一矿独大”到全产业链发展的华丽转身。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让绿水青山焕发出勃勃生机;加速文旅产业融湾步伐,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康养、度假等需求,不断完善配套硬件设施,丰富文旅产品业态,推动文旅市场持续升温。1至7月,大余县接待游客333.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27亿元。


原文链接:http://sthjt.jiangxi.gov.cn/art/2023/11/14/art_42069_46794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