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关于2023年3月15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3-03-22 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1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3月15日-2023年3月22日。

  电话:028-80589105、80589089

  地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四川泸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泸206井区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泸州市泸县

  四川泸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博观智汇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位于泸州市泸县境内,开采层位为五峰组~龙马溪组,气质不含硫化氢。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钻井工程、地面集输工程,建成后将新增页岩气产能9.5×108m3/a。

  钻井工程主要包括新建10座井场,新增钻井72口。各井场分别设置钻井、完井和压裂设备,配套泥浆循环不落地系统、集液池、重叠液罐、放喷池、危废暂存间、发电机房等,钻至目的层后,进行固井、压裂和测试放喷。项目采用水平井开发,垂直井深约6000~7000m,水平段长约1600~2000m,采用“四开四完”井身结构,一开采用清水钻井,二开、三开采用水基泥浆钻井,四开采用油基泥浆钻井。

  地面集输工程主要包括站场工程和管道工程。其中,站场工程主要包括建设10座平台井站(均利用现有井场建设),采用气液分输工艺,分别设置流量计阀组橇、中压除砂橇、分离计量橇、清管出站阀组橇、仪表风橇和放空立管等;新建集气增压站1座(泸206-1集气增压站),集气规模400×104m3/d、增压规模200×104m3/d,设计压力7.5Mpa,设置进站阀组橇、清管收发球筒橇、分离计量橇、出站阀组橇、放空分液罐、放空火炬、仪表风橇等,同时配套2500m3采出水调节池、2500m3采出水回用水池、300m3污泥收集池、50m3/h回用水处理装置等。管道工程包括新建14条集气管道,长度共计约51.66km(其中集气干线1条、集气支线13条),集气干线设计压力7.5MPa,集气支线设计压力8.5MPa,材质为无缝钢管;新建11条压裂返排液管线,长度共计约60.88km,设计压力6.3MPa,材质为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项目占地面积约93.021hm2,其中永久占地约8.715hm2、临时占地约84.306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

  项目总投资约614554.6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4309万元,占总投资的0.7%。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钻井工程

  1.钻前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在各井场建设阶段,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设施处理;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既有设施收集处置;通过优化施工布置、控制施工范围、妥善保存表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钻井阶段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就近接入当地电网,另配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燃烧废气经自带的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在钻井过程中,对基础油、油基岩屑等的暂存和储运采用密闭罐,控制和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测试放喷和事故放喷的页岩气由专用管线引至放喷池点火燃烧。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清水钻及水基钻井废水用于钻井液或压裂液配制。洗井废水、方井雨水及井场初期雨水经隔油及沉淀处理后用于钻井液或压裂液配制。压裂返排液由储存池、重叠液罐收集后供井场内后续井口配制压裂液,井场内所有井口压裂作业完成后管输至区块内其余井场配制压裂液。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由罐车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清水及水基钻井产生的废水基泥浆等钻井固废外运至砖厂资源化利用;油基岩屑、废矿物油、含矿物油废物等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废包装材料由供应商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采取在一开段使用清水钻井液钻进,设置泥浆循环不落地系统,安装套管阻隔井筒与浅层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措施,控制和减缓项目对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将井场内的放喷池、危废暂存间以及井口、泥浆循环不落地系统、油罐、发电机房及柴油发电机组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钻井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井漏、废水泄漏、废油泄漏等,通过设置防喷器等井控装置、严格执行井控技术标准和规范,对柴油罐和废水罐设置围堰,加强污染物储运过程管理,保证废水罐足够的富余容量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二)地面集输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管道试压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于厂区洒水降尘;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依托周边既有设施收集处置,施工废料由施工单位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顶管施工产生的废弃泥浆干化后外运至砖厂资源化利用;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涉水工程在枯水期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平台井站清管作业、设备检修和事故排放的页岩气经15m放空立管排放;集气增压站清管、检修及事故排放的页岩气经40m放空火炬燃烧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营运期产生的气田水均暂存于各平台井站储存池和井区内配套中转水池(集气增压站气田水调节池、泸203H153配套水池),优先回用于区块后续稳产项目压裂液配制(回用率≥90%),不能回用部分经集气增压站站内设置的气田水回用处理成套设备处理后,由罐车拉运至阳33井、镇1井和镇2井进行回注;项目巡检值守站生活废水经自建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泸县天兴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周边地表水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节流阀、分离器、集气增压站压缩机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减振等措施,并对压缩机采取配备消声器、隔声罩、单独隔声房等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除砂器废渣、检修废渣、清管废渣、气田水沉渣定期清掏污泥收集后外运至砖厂或水泥厂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集气增压站回用水处理装置污泥暂按危险废物管理,如鉴定后不属于危险废物,可满足相关综合利用要求后资源化利用。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将各平台井站内的井口区域、工艺装置区、储液区等区域,集气增压站工艺装置区、回用水处理装置区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采取工艺联锁保护措施,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各井口设置紧急安全切断阀,发生事故时自动切断泄漏气源。各平台井站及集气站均设置放空系统、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装置。进出站管线设置截断阀,管道管材采取防腐措施,建立和落实维护保养和巡线检查制度。

  ②各平台井站储存池、集气站采出液罐采取设置外溢报警器等措施,防止泄漏废水外溢。 

  ③加强污水运输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环境;及时转运废水,加强废水罐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腐蚀等造成废水泄漏污染环境。

  ④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建立企业与政府、相关单位间的环境风险应急体系,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发生事故时实施紧急撤离,及时切断事故污染源,监控污染物浓度扩散范围,地下水污染防堵、为受地下水污染影响的农户提供替代饮用水等应急措施,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3.退役期环境保护措施

  对不具有工业开发价值的气井和停止采气进入退役期的气井井口及时进行封堵,井场进行迹地生态恢复,建筑垃圾送当地指定的建渣场处置。

  以上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技术、经济上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效控制环境风险。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940/2023/3/15/c23ab895040543dbaba6fd0e3bd74dba.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