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关于2022年12月6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厅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12月7日-2022年12月13日。

  电        话:028-80589090、80589089

  地        址:成都市科园南路88号A2座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行政审批处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一、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序号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境影响

  评价机构

  项目

  概况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川工环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矿业公司”)在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团山片区现有厂区内已实施15kt/a海绵钛项目、海绵钛产线升级改造项目(海绵钛生产能力扩大至2万t/a)、氯化废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氯化废盐设计处理量1.5万t/a),均已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取得了排污许可证(编号:91510400MA67ELU09A001P)。厂区现有海绵钛生产能力2.0万t/a,产品为海绵钛1.5万t/a(含小粒钛0.3万t/a)、钛及钛合金圆锭0.5万t/a。

  为适应市场需求,矿业公司拟在现有厂区内实施高端钛及钛合金用海绵钛扩能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新建一条3.5万t/a海绵钛生产线(包括扩建原料准备系统,新建氯化系统、精制系统、还蒸系统、镁电解系统以及成品钛加工系统,含3台160t/d熔盐氯化炉等设备);结合全厂氯气使用量和废盐产生及综合利用情况,新建一条7.5万t/a氯碱系统(包括一次盐水精制、二次盐水精制及电解、氯气处理、氢气处理、碱浓缩蒸发及固碱等工段);新建四氯化钛储槽(12×125m3粗四氯化钛储槽、6×125m3精四氯化钛储槽、1×125m3事故四氯化钛储槽)、碱液储罐(2×2000m3 32%液碱储罐、1×2000m3 50%液碱储罐)、酸液储罐(1×9.4m3+2×15m3 98%硫酸储槽、 2×21m3 92~93%硫酸储槽、 1×50m3 75%硫酸储槽、 1×30m3 31%盐酸储槽、2×40m3 25%盐酸储槽)、液氯库〔4×63m3液氯储罐(3用1备)、4×5.2m3液氯蒸发器、4×5.2m3氯气缓冲罐、4×5.2m3卸车氯气缓冲罐、4×1.5m3泄放氯气缓冲罐〕、2×30m3液氩储罐、1×32m3卧式储油罐、冷冻站2座、空压站2座、循环水站3座、低温水站1座、氯压机室2座、脱盐水站1座、15t/h两用气锅炉1台、10t/h燃气锅炉1台、成品转运车间1座、备品备件库1座、盐库1座、片碱成品库1座、废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站(设2×50m3/h综合废水处理系统和10m3/h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危废暂存间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1座(7500m3)等公用辅助和环保设施。(2)拆除现有项目铝粉库、冷冻站、空压站、液氯库、氩气储罐、液碱库等工程,为扩能工程提供用地,并在厂区内另行选址还建。铝粉库维持原规模;冷冻站、空压站、液氯库、氩气储罐按上述扩能工程生产设施配套建设情况进行还建;液碱库(含2×160m3 32%碱液储罐,供现有项目氯气尾气处理系统使用)还建后临时使用,待本项目建成后拆除,现有氯气尾气处理系统碱液改由氯碱系统碱液供应。

  本项目实施后,现有2万t/a海绵钛生产线将改由氯碱系统供应氯气。本项目建成后,全厂将形成5.5万t/a海绵钛生产能力。产品为海绵钛5万t/a(含小粒钛0.3万t/a)、钛及钛合金圆锭0.5万t/a,副产品为4万t/a32%液碱、2万t/a50%液碱和5万t/a片碱。

  项目总投资280362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238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11.55%。

   

  一、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原料准备工段工业盐烘干含尘废气经“旋风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25m排气筒达标排放。高钛渣料仓、工业盐料仓和各配料仓的含尘废气分别由仓顶布袋除尘器预处理,石油焦破袋和工业盐破袋产生的含尘废气由破袋机自带的布袋除尘器预处理,石油焦干燥产生的含尘废气经旋风分离器预处理,上述经预处理后的含尘废气同石油焦球磨、炉前链板机混料、炉前配料产生的含尘废气一并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由35m排气筒达标排放。氯化工段氯化尾气、氯化炉顶泄压废气经“三级水洗+三级碱洗”处理后由120m排气筒达标排放;氯化炉排盐坑加盖密闭,排盐水淬和收尘渣水淬烟气经“三级水洗+三级碱洗”处理后由120m排气筒达标排放。精制工段精制尾气、矿浆蒸发烟气以及粗/精四氯化钛储罐呼吸废气一并经“一级水洗+一级碱洗”处理后由40m排气筒达标排放。还蒸工段还原反应罐泄压废气、蒸馏废气、氯化镁抬包废气,镁电解工段氯化镁缓冲槽废气、镁精炼废气经“一级水洗+二级碱洗”处理后由60m排气筒达标排放。镁电解产生的氯气(含氯化物粉尘)经布袋除尘器+浓硫酸干燥后,经氯压机压缩加压后全部返回氯化工段回用,不外排。钛加工工段破碎筛分废气由一级水洗处理后由35m排气筒达标排放。氯碱工段氯气液化分离不凝气、液氯储槽废气、电解工序开停车废气经由二级碱洗处理后由30m排气筒达标排放。片碱熔盐炉(采用天然气为燃料,低氮燃烧)烟气由30m排气筒达标排放;片碱包装产生的含尘废气经水洗处理后由30m排气筒达标排放。配套的锅炉燃用天然气和氢气,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产生的烟气经35m排放筒达标排放。报告书确定在原料间、2#还蒸车间、3#还蒸车间、2#镁电解车间、3#镁电解车间、2#加工车间、3#加工车间各边界外50m,精制车间(含矿浆蒸发区域)边界外100m,2#氯化车间边界外300m,氯碱生产区边界外400m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控制和减小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范围内现无居民分布。

  氯碱工段淡盐水经脱氯工序处理后,与氯气处理系统洗涤冷却塔氯水、事故氯处理系统碱洗废水、无机膜再生废水和树脂塔再生废水一并回用于一次盐水工段,不外排;洗氢水回用于电解工段,不外排;废气处理系统碱洗废水依托矿业公司下属海绵钛分公司废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处理后,回用于本项目氯碱系统。氯碱系统电解水封水排水和片碱除尘水、循环水系统排水、脱盐水站浓水、冷冻水站排水、锅炉排污水、空压机冷凝水、机修车间及备品备件库含油废水、地坪及设备冲洗水、初期雨水等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中和+沉淀+过滤”处理工艺)预处理;经预处理后的食堂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节+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预处理,上述经预处理后的废水排入钒钛高新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最终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金沙江。

  项目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将2#氯化车间、2#精制车间、还原蒸馏车间、镁电解车间、氯碱系统、氯压机室、四氯化钛储罐区、浓硫酸贮槽、稀硫酸贮槽、卧式储油罐、液氯库、盐库、片碱成品库、废水处理站、初期雨水收集池、危废暂存间等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30cmP8抗渗混凝土+2mmHDPE防渗膜”进行重点防渗(渗透系数K≤1×10-10cm/s)。将原料库、成品钛加工车间、成品转运车间、备品备件库、冷冻站、空压站等设置为一般防渗区,采取20cmP8抗渗混凝土进行一般防渗(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1.5m,渗透系数K≤1×10-7cm/s),并在厂区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破磨机、破碎机、压缩机、空压机、冷冻机、水泵、风机等,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隔声等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排放。

  氯化工段产生的废盐依托矿业公司下属海绵钛分公司废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处理后,回用于本项目氯碱系统;还蒸、电解工段产生的废氯化镁、镁电解渣、升华渣、镁精炼炉渣,氯碱系统产生的芒硝,成品加工磁选工段产生的铁渣,废石墨电极均外售综合利用;精制工段产生的精制钒渣、氯碱系统产生的盐泥、综合废水处理污泥暂按危险废物管理,经鉴别后根据其性质妥善处置;镁电解工段及氯碱系统产生的废硫酸、废气处理产生的废盐酸属于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管理相关要求综合利用或处置;真空泵废油、废弃离子交换树脂、废滤膜、废矿物油、污水处理站在线监测废液、沾染化学品原料的废包装物及容器等属于危险废物,交由相应危险废物资质的单位处置;废耐火材料送园区渣场堆存;废分子筛、废吸附剂/过滤器由供应商定期回收;一般废包装材料外售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项目主要危险物质包括四氯化钛、氯气、液氯、氢气、氯化氢、硫酸、盐酸、氢氧化钠、次氯酸钠、一氧化碳、天然气、矿物油等物质,其环境风险类型主要是生产区及贮存区环境风险物质的泄漏,以及火灾和爆炸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报告书提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1)厂区设置双回路电源及应急电源,以保证正常生产和事故应急供电;对各主要工段设备采用联锁保护装置,采用DCS自动控制系统和SIS独立安全仪表系统,制定有效、可行的监控制度,落实专门的监控人员,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紧急停车;设置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氯压机事故废气经“一级水洗+二级碱洗”处理后由60m排气筒达标排放。液氯库液氯储罐事故泄压氯气经二级碱洗处理后由30m排气筒达标排放)。(2)设置事故废水收集及截留系统,雨水及废水截断系统,各类危险化学品罐区设置围堰,并在储罐周围和主要生产装置周围设置截流沟、备用储罐、倒罐设施等,厂区设有效容积2000m3事故应急池和7500m3初期雨水收集池,用于初期雨水、消防废水和事故情况下废水及废液的暂存;确保事故发生时废水、废液不外排进入地表水体。(3)在生产车间、储罐区、库房等设置有毒、可燃气体监测报警系统,物料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组份等监测报警装置和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等;根据项目氯化工艺氯气使用量,严格控制厂区液氯及氯气贮存量和在线量。液氯库设置自动应急抽风及废气碱洗装置联锁控制系统。(4)加强对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及维护管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配备足够的备用件,确保其稳定、正常运行。若出现事故性排放,立即切断、关停上下游生产装置,妥善处置事故排放的各类污染物。(5)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事故发生后,按应急预案要求对影响范围内人群实施紧急疏散,减缓风险发生时的环境影响,确保人群安全。

  上述污染防治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在技术、经济方面可行,可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环境风险可控。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2. 

  四川盆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飞仙关组气藏

  开发产能建设项目

  达州市宣汉县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

  四川天宇石油环保安全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钻井工程、内输工程、净化厂工程、外输工程和气田水回注工程等,建成后将形成13.32×108m3/a原料气的产能建设规模(净化气约9.29×108m3/a)。

  钻井工程主要包括新建4座井场,新增钻井8口。各井场分别设置钻井、衬管完井和酸化改造设备,配套泥浆循环不落地系统(含振动筛、除砂除泥设备、离心机、搅拌罐、泥浆循环罐、废渣收集罐、废水收集罐、集污罐等)、泥浆储备罐、柴油罐、放喷池、危废暂存间、应急池等。项目井型为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井深约4780~7290m,水平段长约535~796m,采用“导管+四开”井身结构,导管至三开段采用水基钻井液钻进,四开段采用油基钻井液钻进,钻至目的层后,进行固井、压裂和测试放喷求产。

  内输工程主要包括建设6座平台井站(新建4座、改造2座)、1座阀室和内输管道。各平台井站分别设置工艺流程装置区(含水套炉、分离器等)、火炬系统等。内输管道主要包括新建5条原料气管道,总长约42.07km,其中黄龙009-H1~净化厂管道采用干气输送方式,长约9.96km,设计压力8.5MPa,材质为抗硫碳钢,其余4条管道采用气液混输方式,总长约32.11km,设计压力9.9MPa,材质为耐蚀合金内衬复合管;利旧1条原料气管道(黄龙009-H1~黄龙009-H2),长约4.4km,设计压力8.5MPa;新建5条燃料气管道,总长约25.31km,设计压力4.0MPa,材质为无缝钢管,同沟铺设光缆;新建1条取水管道,长约1.5km。

  净化厂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套200万m3/d脱硫单元、脱水单元、硫磺回收单元和尾气处理单元、集气装置、净化气外输装置,公用和辅助设施包括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蒸汽及凝结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供配电系统、自控系统、硫磺成型装置、气田水处理系统、火炬及放空系统、分析化验室、综合公寓和道路工程等。脱硫工艺采用高效脱硫剂吸收,脱水工艺采用TEG脱水吸收,硫磺回收工艺采用三级克劳斯反应,尾气处理采用还原吸收工艺,净化厂总硫回收率约99.95%。产出净化气由外输管道输至外输末站。

  外输工程主要包括扩建1座外输末站、新建1条外输管道。外输管道长约2.5 km,设计压力 7.0MPa,材质为螺旋埋弧焊钢管。

  气田水回注工程主要包括新建2条气田水管道、依托2口回注井。气田水管道总长约17.2 km,设计压力 6.4MPa,材质为纤维增强聚乙烯连续管。回注井利用原有黄龙2井、黄龙5井,其中黄龙2井回注能力为288m3/d、黄龙5井回注能力为72m3/d。

  项目占地面积约90.76hm2,其中永久占地约23.76hm2,临时占地约67.0hm2,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5亿元,约占总投资的6.36%。

   

  一、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钻井工程

  1.钻前工程污染防治措施

  在各井场建设阶段,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既有设施处理;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优化施工设置、控制施工范围、妥善保存表土、洒水降尘、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选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钻井阶段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柴油发电机采用轻质柴油,燃烧废气经自带的消烟除尘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在钻井过程中,对基础油、油基岩屑等的暂存和储运采用密闭罐、吨桶等,控制和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测试放喷和事故放喷的天然气由专用管道引至放喷池点火燃烧。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水基钻井废钻井液及钻井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钻井液配制,压裂返排液由压裂液罐收集后回用于压裂液配制,上述不能回用的废水(液)与洗井废水经现场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隔油+混凝沉淀+二级过滤)预处理达到回注标准后拉运至回注井回注;方井雨水、井场初期雨水经隔油及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钻井液或压裂液配制;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由罐车拉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

  钻井阶段依托的七里025-U1井(环评已批复且已验收),设计回注能力约400m3/d,现剩余回注能力约128m3/d,剩余回注容量约11.5万m3,可满足本项目剩余钻井液、钻井废水、洗井废水及压裂返排液(最大日排放量9m3/d,总排放量3225m3)的回注需求。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优先使用网电,选取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消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油基钻井液及岩屑混合物经处理回收钻井液循环使用,剩余的油基岩屑与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交由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利用、处置;水基钻井产生的水基钻井固废外运资源化利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污泥暂按危险废物管理,根据鉴定结果送相应单位利用、处置;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采取在导管段安装套管阻隔井筒与潜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等措施,控制和减缓项目对潜水的影响;将井场内的放喷池、危废暂存间以及井口、泥浆循环不落地系统、油罐、发电机房及柴油发电机组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钻井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废水(油)泄漏、井漏和井喷失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项目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①结合区域气象、地形等条件,优化施工时段,特别是渡口河1号井、渡口河2号井,尽量减小对南坝镇、下八镇等敏感目标的影响。

  ②钻井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采取防井喷、井漏措施,设置闸板防喷器、环形防喷器等井控装置,井口装置采用HH级的高抗硫材质。设置地面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和便携监测仪,强化钻井过程中的套管保护及固井质量,并配备防火防爆、点火系统等防护措施,发生井喷时按要求实施井口点火。

      ③设置社区报警系统,覆盖井喷事故时硫化氢毒性终点浓度影响范围,并为该范围内的居民点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及应急安置点。

  ④加强油类物质储存管理,油罐区设置围堰,防治油类物质泄漏。加强污水运输车辆的管理,防止运输过程发生事故导致废水泄漏,污染环境;及时转运废水,加强废水罐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腐蚀等造成废水泄漏污染环境。

  ⑤严格执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培训及设施配置,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评估和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应纳入当地政府预案体系。

  ⑥强化应急响应,建设单位承诺井喷失控后点火实施时限缩减至5min内(《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AQ 2016-2008)要求在15min内实施井口点火),降低井喷失控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二)内输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料由施工单位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顶管和定向钻施工产生的岩屑干化后外运利用、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清管作业、设备检修及事故排放的天然气经16~20m放空火炬燃烧排放;水套加热炉燃烧废气由8m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各平台井站为无人值守站,无生活污水产生;检修废水拉运至净化厂内生化处理单元处理后综合利用;气田水经“气浮+絮凝沉淀+过滤”预处理后管输至回注站回注。

  采气阶段依托的黄龙2井、黄龙5井(环评已批复且已验收),设计回注能力共约360m3/d,现剩余回注能力约310m3/d,剩余回注容量约355.6万m3,可满足本项目气田水(最大日排放量120m3/d,总排放量0.36万m3)的回注需求。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节流阀、分离器、放空火炬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减振等措施,可实现厂界噪声达标。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清管废渣收集后交地方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置;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将各平台井站内的井口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采气期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为酸气管道泄漏导致H2S天然气的扩散及气田水管道泄漏等。项目采取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如下:

  ①各平台井站设置地面硫化氢检测报警仪、便携监测仪、火气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视频监视系统等风险事故预警设备。采取联锁保护措施,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各井口设置井口紧急安全切断阀,发生事故时自动切断泄漏气源,进出站管道设置截断阀及应急疏散等防护措施。

  ②设置腐蚀监测系统、管道泄漏检测系统,并建立和落实维护保养、巡线检查制度等,降低气田集气管道等的风险事故概率。

  ③设置社区报警系统,覆盖集气管道破裂时硫化氢毒性终点浓度影响范围,并为该范围内的居民点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及应急安置点。

  ④加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严格执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培训及设施配置,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评估和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应纳入当地政府预案体系。

  (三)净化厂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改进型生态厕所处理后由罐车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原料气在脱硫及硫磺回收装置产生的尾气、气田水汽提废气、脱水装置TEG再生废气等经“还原吸收(SCOT)+焚烧”处理达到《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GB39728-2020)标准限值后,经100m排气筒达标排放;天然气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燃烧烟气达《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标准要求后,经20m排气筒达标排放;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经收集后,通过“高效湿法除臭”工艺处理之后经15m排气筒达标排放。

  (2)水污染防治措施

  天然气净化厂设置污水处理系统,由生化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组成。

  脱水单元废水、空氮站排水、实验室废水、生活污水、检修废水、事故废水、地面冲洗废水、初期雨水等进入厂区污水生化处理单元(规模10m3/h),经“微气泡气浮-水解酸化-缺氧-好氧-MBR膜-杀菌”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17)相关标准后回用于厂内道路冲洗、绿化用水和循环系统补充水。

  硫磺回收装置锅炉排污、尾气处理装置锅炉排污、锅炉房排出水、循环水系统排水等废水进入厂区深度处理单元(规模60m3/h),经“调节池+絮凝软化+UF超滤+RO反渗透”处理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17)相关标准后,回用于锅炉补充水和循环系统补充水;浓水再经“一级氧化+二级絮凝软化+树脂软化+电渗析+二级氧化+RO反渗透”处理,产生的淡水回用于锅炉补充水和循环系统补充水,剩余浓水经“絮凝软化+催化氧化+树脂软化+电渗析+蒸发结晶”处理,蒸发冷凝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

  综合公寓职工生活污水经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管道送至南坝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废催化剂、废矿物油、实验室废液等及其容器等危险废物交由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蒸发结晶盐、污水处理装置污泥及滤膜等暂按危险废物管理,根据鉴定结果送相应单位利用、处置;废有机溶剂及其废过滤吸附介质、水处理系统废弃滤芯、滤膜等送地方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单位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净化厂噪声源主要来自空压机、风机、液硫泵及各流体输送泵等设备,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减振、隔声等措施,控制和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等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5)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将事故应急池、污水处理站、检修污水池、危废暂存间及液硫储罐区、主体工艺装置区、气田水处理装置区等区域设置为重点防渗区,采取防渗混凝土+防渗膜等防渗措施(渗透系数≤1.0×10-7cm/s,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6.0m),防止地下水环境污染。设设置地下水跟踪监测井,定期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确保饮用水安全。

  (6)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净化厂设置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气体泄漏监测系统等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对项目生产的动态监控及安全联锁保护。

  ②厂区内设置独立的F&G系统(火气系统),包括有毒气体与可燃气体检测与报警系统,预防各类气体的泄漏。

  ③厂区内设置高、低压放空系统,并分别设置放空火炬;放空火炬均设长明火、自动点火系统。

  ④净化厂采取严格的腐蚀防范措施,并通过综合性的腐蚀监测手段对系统设备和管道腐蚀情况进行监测。

  ⑤建设净化厂事故废水收集系统及事故应急池(2000m3),防止事故废水外排。

  ⑥设置社区报警系统,覆盖净化厂主要塔器破裂时硫化氢毒性终点浓度影响范围,并为该范围内的居民点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及应急安置点。

  ⑦加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严格执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机构建设、人员配备、培训及设施配置,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评估和完善。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应纳入当地政府预案体系。

  (四)外输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料由施工单位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顶管施工产生的岩屑干化后外运利用、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外输场站依托渡口河输气站,其为无人值守,无生活污水产生,检修废水拉运至净化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综合利用;外输管道清管废渣收集后综合利用;项目噪声源主要为节流阀、汇气管等,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隔声、消声、减振等措施;设备检修及事故排放的净化气经放空火炬燃烧排放,控制和降低环境风险。

  (五)气田水回注工程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管道试压废水经沉淀处理后达标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既有设施处理。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封闭运输、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措施控制和减小施工扬尘、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废料由施工单位收集后外售废品回收站处置,顶管施工产生的岩屑干化后外运利用、处置;生活垃圾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管道穿越前河在枯水期采用围堰开挖施工、避开鱼类“三场”施工并采用管道涵管保护等措施减小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采取加强施工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范围,管沟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等措施,控制和减缓管道施工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在回注站气田水罐区设置防渗围堰,防止泄漏废水外溢;同时回注站周边布设监测井,制定监测方案和监测计划,定期对回注井周边水质进行监控。运营过程中加强巡管,避免由于腐蚀等造成废水泄漏污染环境。

  二、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

   


原文链接:http://sthjt.sc.gov.cn/sthjt/c103940/2022/12/6/a1f85766e749417796534dbb27ffb06e.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