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境执法

坚持打造优质执法“软环境” 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

发布时间:2022-10-21 来源: 辽宁生态环境 作者:佚名

  年初以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紧紧围绕国务院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系列部署安排,坚持规范执法有尺度、科学监管有力度、监督执法有精度、纾困解难有温度的四维原则,持续优化创新执法方式,强化执法帮扶,助企纾困,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对企业不仅“严管”也注重“厚爱”,将柔性服务与刚性执法相结合,全力推动“一揽子惠企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面激励成效显著

  截至三季度末,全省累计纳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567家企事业单位,较比去年同期增长29%,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全部实现动态管理,做到“无事不扰”,采取以常规执法工作为依托,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差异化监管模式,加大对纳单企业污染治理的帮扶力度,让企业真正获得守法红利。如沈阳市扩宽纳入范围,将“环境信用等级为守信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和开展自行监测企业”纳入正面清单企业筛选条件;营口市生态环境局勇于担当,对营口金泓源镁铝陶瓷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窑外分解工艺生产氧化镁粉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开了“绿灯”,成功帮助企业取得辽宁省首台(套)装备产业化项目的认定,此举成功激励同类具有超低排放、环保节能等优点的菱镁行业装备升级,引领和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阜新市精准施策,对正面清单企业逐一建档立卡,指导和提醒排污单位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截至2022年9月底,全省共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检查10099余次,指导帮扶504余次。

  审慎包容温情执法

  强化审慎包容监管,要求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根据实际制定生态环境领域的包容免罚清单,给予企业适度的纠错改正空间,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如大连市对《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进行修订,免罚事项增至7类共计17项,增幅超40%;鞍山市、本溪市、辽阳市对轻微违法行为推行生态环境领域的包容免罚清单制度;营口市联合司法部门推行“不罚”告知承诺制度,通过执法人员告知和当事人承诺并及时改正,达到纠正违法、提醒警示、教育引导的执法目的,

  体现环境执法严管尺度和厚爱温度。经统计,全省目前累计办理适用轻徽违法行为免罚案件82起,免罚金额达580余万元。

  科技监管精准施策

  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有效借助科技手段,大力推行非现场执法和差异化监管,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如大连市、营口市通过建立预警指挥一体化数据平台,进一步整合污染源自动监控、视频监控等高科技监管手段,构建起“互联网+监管”数字化执法体系,通过大数据链将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执法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一键切换,真正实现由“大水漫灌”式经验执法向“点穴式”精准执法转变;本溪市、锦州市、朝阳市充分利用走航车、无人机、无人船、管道机器人等高科技执法装备构建立体、联动监管体系,进一步创新生态环境执法方式,不断加强科技执法能力建设。

  主动作为贴心服务

  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积极推进“执法+服务”的执法理念,服务营商环境建设,争做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以监管对象所需所急为出发点,助力执法水平提质増效。如沈阳市、铁岭市抽调执法人员,开展“百人千企”驻企帮扶活动,现场直接帮扶企业解决环境问题、排污问题、安全隐患等;大连市、营口市通过派发《生态环境执法服务联系卡》、打造《政企直通车》app、开通政企交流群等方式,实现政企关系从单向输出向双向深度互动转变;丹东市、阜新市、朝阳市聘请省级营商环境建设特约监督员召开座谈会,共同开展环境信访投诉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将省级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畅通民意沟通和社会监督渠道;盘锦市、葫芦岛市结合线下指导、线上授课、专家亲临现场的组合形式,积极开展“释法说理”“送法入企”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大连市、抚顺市、葫芦岛市举办“送法进企业、法治促发展”主体宣讲活动,宣讲员以案为例,“手把手、面对面”交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聚焦廉政防范风险

  为规范生态环境领域执法行为,辽宁省生态环境厅以强化执法监督为抓手,时刻把纪律挺在最前沿,不断提高执法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如沈阳市开发“二维码”回访评价功能模块,评价人以“背对背”方式对执法人员的程序规范情况、服务态度以及廉洁守法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鞍山市建立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对执法人员不规范执法、态度“生冷硬”等问题进行约束;抚顺市、锦州市召开“以案为鉴”警示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切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

  下一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持续在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方式,在提高执法效能上下苦功夫,做新文章,见真实效,为助力我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