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关于2021年4月13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审批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2-05-26 来源: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厅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联系电话:0871-64102258、0871-68226553(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传 真:0871-64102258。

  通讯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广福商业中心A9栋;邮 编:650028。

名称

龙海-铜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昆明-曲靖50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

建设地点

昆明市寻甸县,曲靖市马龙区、沾益区、会泽县

建设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龙海—铜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昆明-曲靖50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建设内容为:(1)500kV龙海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预留场地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2)500kV铜都开关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开关站预留场地上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3)龙海~铜都500kV线路新建工程,线路全长约109.5km,线路途经昆明市寻甸县(31km)和曲靖市马龙区(28.5km)、沾益区(9km)、会泽县(41km)。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1)施工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本期仅扩建1回出线间隔,扩建工程量小、工期短且主要集中在白天施工,施工噪声影响有限;输电线路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工程具有施工点分散、施工时间短特点,且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作业,声环境影响小。(2)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石方挖填和汽车运输带来的扬尘,可能对环境空气产生暂时的、局部的影响。(3)施工废污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线路施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施工住地既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置。(4)固体废物: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站内垃圾箱收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施工点垃圾箱收集后带回住地统一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5)生态影响:本工程在严格限定施工范围和界限的前提下,工程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有限,在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区域的生态影响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运行期:(1)电磁环境:500kV龙海变电站和500kV铜都开关站本期仅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工程不新增主变、高抗、主母线等主要电气设备,工程投运后站外电磁环境能满足评价标准要求;输电线路在采取抬高导线高度和控制与居民点距离等一系列措施后,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100μT)要求。(2)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扩建不新增高噪声设备,本期扩建完成后站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站外声环境满足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废污水: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不增加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站区周边绿化;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污水产生。(4)事故油: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前期工程已建成事故油池,主变压器或高抗事故时产生的事故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不新增主变、高抗等用油设备,无需扩建事故油池。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1)施工噪声:①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②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③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不在夜间施工;④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行驶,禁止随意鸣笛。(2)施工扬尘: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弃土弃渣集中、合理堆放,运输土、石料时使用防水布覆盖,进出道路定时洒水降尘。(3)施工废污水:①生产废水: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循环利用。②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租住房屋处既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4)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租住房屋处现有垃圾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5)生态保护:①采优化线路选线和塔基布置,避开生态敏感区,减少林地占用,减小植被破坏;②尽量缩短穿越生态保护红线的线路长度,减少塔基数量,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设置牵张场、弃土场等临时场地,降低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③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对施工开挖土方应采取临时拦挡及雨天覆盖等措施,以减小水土流失。④对塔基临时施工区以及牵张场、人抬道路、施工临时道路等应尽好地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⑤施工过程中堆放砂石及水泥的地面,用彩条塑料布与地面隔离,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⑥采取表土保护措施,土建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恢复。

运行期:(1)电磁环境:①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②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③对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④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保证电磁环境符合标准。(2)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扩建不新增高噪声设备。(3)污水: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生活污水经一期设置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站区周边绿化,不外排。(4)事故油: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一期工程已设置事故油池,本期不扩建。事故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利用,少量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5)生活垃圾:利用站内既有垃圾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名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建核医学科PET-MR核技术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崇法路255号

建设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项目概况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与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合作,拟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帮教综合楼1楼建设PET-MR检查场所,对毒品依赖人群进行全身分子靶向功能显像检查和脑部功能检查。新建PET-MR检查场所拟使用氟-18、碳-11、镓-68三种核素开展功能显像检查。氟-18、碳-11两种核素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原有回旋加速器制备,氟-1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15×107Bq,碳-11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9.62×105Bq。镓-68核素由外购锗镓发生器制备而成,锗-6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6Bq,镓-6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7Bq。PET-MR检查场所合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825×107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总投资10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5万元。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主要有扬尘、施工废水、噪声、固废。

2.运行期: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核素衰变产生γ射线、β射线,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废及放射性废气,生活污水、办公生活垃圾。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辐射屏蔽设施: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采用混凝土、铅板、硫酸钡防护涂料、实心砖和铅玻璃等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屏蔽防护,采用铅防护转运盒转运,注射针剂由铅防护套防护。经辐射防护屏蔽,周围敏感目标年有效剂量均满足管理限值要求(0.25mSv/a公众,5mSv/a职业)。

(2)辐射安全装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设置视频、对讲系统,安装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3)分区管理:根据非密封放射性药物使用情况,将PET/MR机房、留观休息室、卫生通过间、储源室、分装室、注射室、注射后侯诊兼抢救室、废物间、污洗间、2间注射后侯诊室、检查对象通道、药物通道等划为控制区,将PET/MR机房的控制室、设备间等划为监督区。

(4)放射性固废:设置1间放射性废物间,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放置脚踏式铅废物桶若干。放射性固体废物密封衰变十个半衰期,经审管部门确认或批准,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和浓度不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豁免水平,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5)放射性废水:设置放射性废水收集管网和衰变池,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衰变10个半衰期后监测满足标准要求(总β小于10Bq/L),并经审管部门批准后,衰变池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

(6)放射性废气:独立设置5套排风系统,排风措施满足《临床核医学科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参考标准《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放射性废气浓度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导出的相应核素放射性废气浓度限值,且多个核素排放浓度与浓度导出限值之比的和小于1。

(7)拟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拟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拟配备个人剂量计,并及时送检。

(8)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未邻接学员宿舍等人员稠密区域,设置门禁系统,医生和病人通道独立设计,不交叉,病人单向流动,职业人员进出口处设置卫生通过间。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经审议,我厅拟对以下项目作出审批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联系电话:0871-64102258、0871-68226553(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受理窗口);传 真:0871-64102258。

  通讯地址:昆明市西山区广福路广福商业中心A9栋;邮 编:650028。

名称

龙海-铜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昆明-曲靖50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

建设地点

昆明市寻甸县,曲靖市马龙区、沾益区、会泽县

建设单位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书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龙海—铜都500千伏线路工程(昆明-曲靖500千伏网架加强工程)建设内容为:(1)500kV龙海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预留场地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2)500kV铜都开关站间隔扩建工程:在开关站预留场地上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3)龙海~铜都500kV线路新建工程,线路全长约109.5km,线路途经昆明市寻甸县(31km)和曲靖市马龙区(28.5km)、沾益区(9km)、会泽县(41km)。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施工期:(1)施工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本期仅扩建1回出线间隔,扩建工程量小、工期短且主要集中在白天施工,施工噪声影响有限;输电线路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搅拌机和运输车辆,工程具有施工点分散、施工时间短特点,且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作业,声环境影响小。(2)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土石方挖填和汽车运输带来的扬尘,可能对环境空气产生暂时的、局部的影响。(3)施工废污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循环利用;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线路施工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施工住地既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置。(4)固体废物: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工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站内垃圾箱收集;输电线路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施工点垃圾箱收集后带回住地统一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5)生态影响:本工程在严格限定施工范围和界限的前提下,工程对沿线评价范围内的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有限,在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后,项目建设对区域的生态影响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运行期:(1)电磁环境:500kV龙海变电站和500kV铜都开关站本期仅扩建1回500kV出线间隔,本期扩建工程不新增主变、高抗、主母线等主要电气设备,工程投运后站外电磁环境能满足评价标准要求;输电线路在采取抬高导线高度和控制与居民点距离等一系列措施后,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100μT)要求。(2)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扩建不新增高噪声设备,本期扩建完成后站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站外声环境满足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3)废污水: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扩建不增加运行人员,不新增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站区周边绿化;输电线路运行期间无废污水产生。(4)事故油: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前期工程已建成事故油池,主变压器或高抗事故时产生的事故废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不新增主变、高抗等用油设备,无需扩建事故油池。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1)施工噪声:①施工时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②施工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③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施工活动集中在昼间进行,不在夜间施工;④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行驶,禁止随意鸣笛。(2)施工扬尘:合理装卸、规范操作,弃土弃渣集中、合理堆放,运输土、石料时使用防水布覆盖,进出道路定时洒水降尘。(3)施工废污水:①生产废水:施工场地附近设置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循环利用。②生活污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利用租住房屋处既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4)固体废物: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租住房屋处现有垃圾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5)生态保护:①采优化线路选线和塔基布置,避开生态敏感区,减少林地占用,减小植被破坏;②尽量缩短穿越生态保护红线的线路长度,减少塔基数量,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设置牵张场、弃土场等临时场地,降低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影响;③加强施工管理,规范施工,对施工开挖土方应采取临时拦挡及雨天覆盖等措施,以减小水土流失。④对塔基临时施工区以及牵张场、人抬道路、施工临时道路等应尽好地做好植被恢复工作,以尽量减少生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动物适应新的生境;⑤施工过程中堆放砂石及水泥的地面,用彩条塑料布与地面隔离,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⑥采取表土保护措施,土建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以便塔基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恢复。

运行期:(1)电磁环境:①电气设备均安装接地装置;②不在电气设备上方设置软导线;③对平行跨导线的相序排列避免同相布置,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相同转角布置;④控制设备间连线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保证电磁环境符合标准。(2)噪声: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本期扩建不新增高噪声设备。(3)污水: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生活污水经一期设置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于站区周边绿化,不外排。(4)事故油:龙海变电站和铜都开关站一期工程已设置事故油池,本期不扩建。事故油经事故油池收集后,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利用,少量废油由专业公司回收。(5)生活垃圾:利用站内既有垃圾箱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名称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建核医学科PET-MR核技术利用项目

建设地点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崇法路255号

建设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

环评文件类型

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省核应急技术支持中心)

项目概况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与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合作,拟在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帮教综合楼1楼建设PET-MR检查场所,对毒品依赖人群进行全身分子靶向功能显像检查和脑部功能检查。新建PET-MR检查场所拟使用氟-18、碳-11、镓-68三种核素开展功能显像检查。氟-18、碳-11两种核素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省皮肤病医院)原有回旋加速器制备,氟-1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15×107Bq,碳-11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9.62×105Bq。镓-68核素由外购锗镓发生器制备而成,锗-6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85×106Bq,镓-68核素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1.48×107Bq。PET-MR检查场所合计日等效最大操作量为2.825×107Bq,属于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项目总投资1055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55万元。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

1.施工期:主要有扬尘、施工废水、噪声、固废。

2.运行期: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使用核素衰变产生γ射线、β射线,放射性废水、放射性固废及放射性废气,生活污水、办公生活垃圾。

项目预防及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辐射屏蔽设施: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采用混凝土、铅板、硫酸钡防护涂料、实心砖和铅玻璃等一种或者多种材料屏蔽防护,采用铅防护转运盒转运,注射针剂由铅防护套防护。经辐射防护屏蔽,周围敏感目标年有效剂量均满足管理限值要求(0.25mSv/a公众,5mSv/a职业)。

(2)辐射安全装置: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设置视频、对讲系统,安装固定式剂量监测报警装置,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志。

(3)分区管理:根据非密封放射性药物使用情况,将PET/MR机房、留观休息室、卫生通过间、储源室、分装室、注射室、注射后侯诊兼抢救室、废物间、污洗间、2间注射后侯诊室、检查对象通道、药物通道等划为控制区,将PET/MR机房的控制室、设备间等划为监督区。

(4)放射性固废:设置1间放射性废物间,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放置脚踏式铅废物桶若干。放射性固体废物密封衰变十个半衰期,经审管部门确认或批准,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和浓度不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豁免水平,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5)放射性废水:设置放射性废水收集管网和衰变池,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衰变10个半衰期后监测满足标准要求(总β小于10Bq/L),并经审管部门批准后,衰变池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理。

(6)放射性废气:独立设置5套排风系统,排风措施满足《临床核医学科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参考标准《核医学放射防护要求》;放射性废气浓度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导出的相应核素放射性废气浓度限值,且多个核素排放浓度与浓度导出限值之比的和小于1。

(7)拟配备相应的辐射防护用品和辐射监测仪器。拟制定辐射监测方案,定期开展辐射监测。辐射工作人员拟配备个人剂量计,并及时送检。

(8)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未邻接学员宿舍等人员稠密区域,设置门禁系统,医生和病人通道独立设计,不交叉,病人单向流动,职业人员进出口处设置卫生通过间。


原文链接:http://sthjt.yn.gov.cn/fsgl/jsxmhjyxpj/fslnpzxmgs/202104/t20210413_2132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