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让青春与生态颜值共靓丽 ——探寻贺州“碧水蓝天”背后的监测力量

发布时间:2022-05-0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春天里的贺州,目光所及,皆是风景。悠悠贺江,鱼翔浅底;它穿城而过,绿了两岸,美了寿城。不少市民感受到,贺州空气更好了,天更蓝了,水更绿了。

  事实上,市民的主观感受,有着客观翔实的监测数据作支撑——截至2022年3月31日,贺州市第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100%,首次实现第一季度“零”污染天气,境内大平河、桂江、贺江地表水环境质量均达Ⅱ类标准,排名全国第9。

  一个个逐步向好的环境监测数据,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压舱石”。在贺州“碧水蓝天”的背后,离不开自治区贺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而在环境监测工作推进过程中,该中心一群青年监测群体活跃在环境监测第一线,时刻见证着贺州生态环境的“高颜值”,以实际行动守护贺州的蓝天、碧水和净土,用青春谱写了一曲生态文明实践之歌。

  恪尽职守,争做环境监测的主力军

  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环保工作的生命线。环境监测看似简单的数据,取得并不轻松。覃彩虹是贺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现场监测科的一名监测人员,“95后”的她,尽管才入职一年多,却对此深有感触。

  “紧急监测任务,不仅工作任务重,监测采用的机器也重。”覃彩虹还记得,在2022年1月中旬开展的一次大气污染源巡查采样工作中,她与同事打包装载几台大气采集器,真切感受到了机器的重量。“平均每台机器约有30斤重。”覃彩虹介绍,每个采样点每次采样要45分钟,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采样,整个采样过程要进行到下午6点。

  “监测工作有时限要求,监测的仪器也有延续性,我们往往停不下来,必须连轴作业。”分析测试科监测人员黎声鹏介绍,无论是水源、雨水、空气还是土壤,采样只是第一步工作。采样组把样品和现场监测数据带回来,往往已经是晚上。为了能在24小时有效期内完成样品分析任务,采样组把样品交给分析组后,他和科室里的监测人员经常连夜开展检测工作。

  从流转交接到实验测试,从数据分析到出具报告,每个环节都要按照标准分析方法一丝不苟地进行,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准、全”,为贺州生态环境做出准确的评价。

  善于思考,争做勇于创新的业务骨干

  贺州监测中心大部分“90后”是监测业务骨干,他们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用青春守护着贺州生态环境的第一道红线。

  黎声鹏在一次检测分析过程中,仪器突然发生了故障。通过溯源检查,他发现雾化器通道被异物堵塞了。随后,他用了常规的清洗和吹气方法都没有解决问题。

  仪器部件通道比较狭长且精密,何不用头发丝试试?于是黎声鹏马上拔下一个头发丝当作工具将通道进行疏通,问题马上解决了。“仪器部件非常贵,如果解决不了,换部件需要上万元。”黎声鹏认为,“人是活的,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遇到困难时就能迎刃而解。”

  同样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还有另一位“95后”监测人员吴茜茜。进行“总磷总氮”分析任务多了,她发现所需用到的比色管数量多,需要做标记以便识别不同样品。以往,监测人员使用的是传统纸质便签或者是用油性马克笔做标记。然而,经过高压蒸汽灭菌锅消解后,比色管上做标记的字迹经常会模糊不清,不易识别。而且纸质标签黏胶不易撕掉,在玻璃器皿上残留比较严重。

  经过思考研究,吴茜茜将标签材料进行了优化,制作了一种新型总磷便签,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勇于担当,争做环境应急监测的先锋队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2021年12月,接到上级支援应急监测工作的任务后,黎声鹏和同事田萌、白媛媛等分批赶往事件现场。

  他们在山沟废弃木板厂支起帐篷,面对恶劣天气及现场复杂环境,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技术水平,24小时持续连轴作业,以每1小时上传一组数据到指挥部的速度,承担了此次应急现场监测最大样品监测量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处置决策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招之即来、来之即测,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赢得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的肯定。

  党旗红是青春的底色,生态绿是监测的底色。贺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深入践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六个在前”,以青春监测不断推进“党旗领航  监测先锋”品牌向纵深发展,通过“学理论、强信念,做政治底色的捍卫者;学技能、强本领,做监测先锋的践行者;学标杆、强品牌,做生态颜值的见证者”,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本领过硬、干净担当、敢于争先”的生态环保铁军贺州生态环境监测队伍,为贺州生态高质量发展贡献监测力量,让青春与生态颜值共靓丽。

  


原文链接:http://sthjt.gxzf.gov.cn/zwxx/sxdt/t1182187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