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江苏省第六次“金环”对话会在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1-04-12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作者:佚名

4月8日,江苏省第六次“金环”对话会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以“共享共治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学术报告、现场对接、技术路演等多种形式开展,重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绿色金融服务进行供需对接交流,旨在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合作,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减污降碳有需求,先进技术有支撑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碳达峰行动,是“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是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  除了传统的绿色金融服务对接,此次“金环”对话还增加了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对接会,重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技术和绿色金融服务开展供需对接交流。  “经筛选,今年共有212项减污降碳科技需求,其中大气治理技术、水处理技术、碳中和技术需求量较多,占比分别为44.1%、27.6%、16.4%;苏州、无锡、徐州3个地方的企业科技需求量较大,分别占12.0%、10.8%、10.4%。”  在江苏第六次“金环”对话会现场,省生态环境厅在发布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需求的同时,提出将紧紧抓住“碳达峰、碳中和”的“牛鼻子”,把源头治理作为根本策略,把减污降碳作为关键手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减污降碳有需求,先进技术有支撑。会上,江苏省环保集团会同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扬子江生态文明创新中心等单位发布了108项“减污降碳”先进技术供应清单,涵盖了低碳减排,水、大气、固体危废和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监控等领域。对于碳捕集、清洁能源利用、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氮磷零排放、异味治理、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需求筛选出针对性治理技术。  “政-银-企”合作共赢  为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生态环保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合力促进江苏高质量发展,2018年10月,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省工商联和相关金融机构建立了“金环”对话机制,从点上探索到面上展开、从单点创新到系统推进、从广泛参与到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绿色金融对话机制。  据了解,“金环”对话会创办两年多来,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也收获了显著成效。目前参与“金环”对话机制的省级行政部门10家,环保贷合作银行6家,签订合作备忘录的金融机构17家,直接参与“对话”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超过700家,已获益企业近4500家,形成了“政-银-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发放“环保贷”176.8亿元,支持297个生态环保类项目建设。此外,发放绿色金融奖补资金7034万元,推动首笔超千万元的排污权抵押贷款落地,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治理成本。  红黄蓝绿的生动阐述  “人类对色彩的敏感,源自对美丽的追求。”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天琦用红黄蓝绿四种色彩进行了生动阐述。  红色。环保产业市场并没有过于饱和,也没有成为“红海”。事实上,过度竞争主要发生在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低端环保产业,高端环保产业市场远未饱和,很多技术离市场化、规模化应用还有差距。会上,不少企业发布了生态环境治理技术需求,充分证明了对先进环保技术的需求仍然迫切。  黄色。通常作为警示色使用。“十三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碳减排进展明显。但全省碳排放控制仍面临排放总量大、产业结构重、能源转型难等突出问题。同时,碳中和时间紧、难度大,对统筹碳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付出更艰苦的努力去应对。  蓝色。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严峻挑战,也将催生巨大的产业“风口”,成为下一个“蓝海”。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必将带动低碳等相关产业投资,促进就业,带来融资需求,无论是对相关企业,还是对金融机构,都是巨大的商机。为此,生态环境部门将围绕生态环境投入、绿色金融政策、环境治理技术等方面,帮助企业抓住产业风口,积极做好服务。  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绿色美好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对生态环境部门来讲,既要依法依规监管,又要有力有效服务,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始终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必须做好的分内之事,以辩证的思维看待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对市场主体来讲,只有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切实履行治污主体责任,推动清洁能源原料替代,才能赢得未来发展先机。  “美好生活一定是多姿多彩的,把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汇聚起来,就是建设美丽江苏。”王天琦表示,只要时刻葆有对美丽色彩的高度敏感和不懈追求,用心守护生活中的斑斓色彩,美丽江苏的建设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作者:夏宁博
原文链接:http://www.mee.gov.cn/ywdt/dfnews/202104/t20210410_828054.s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