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青山绿水织锦绣——呼伦贝尔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1-03-24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呼伦贝尔最大的责任是生态,最大的价值是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还是生态。在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呼伦贝尔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挺在最前面,全面深化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等工作,向着让草原茂盛、森林茂密、河湖清澈、空气清新的呼伦贝尔更加美丽的目标稳步健行。呼伦贝尔是我国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绿野广阔、林海莽莽、河湖润泽、黑土肥沃,构成了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东北乃至华北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和后备资源储备基地和东北亚“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内蒙古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总书记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呼伦贝尔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呼伦贝尔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不负众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保护生态,用智慧和汗水不断巩固良好生态底色,坚决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努力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建设的更加美丽,努力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更加稳固。
  全面加强保护和修复,持续巩固良好生态底色。“呼伦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素有‘草原之肾’之称。经过治理,呼伦湖又恢复了烟波浩渺、绿草如茵的美丽景象,保护了生物多样性,造福了一方人民。”呼伦贝尔市林草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如是说。据介绍,呼伦湖流域生态与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以来,周边流动沙地及半固定沙地得到了有效控制,周边湿地面积逐步扩大,封育区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沙区牧草种类增加到30余种,克氏针茅、花苜蓿、糙隐子草、冰草、野韭菜等优质牧草逐步开始恢复,植被长势良好。2013年至今,呼伦湖自然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及个体数量均呈连年增加态势,鸟类由333种增加至345种,呼伦湖水系鱼类种数由32种增加至35种;哺乳动物种类已由35种增加至38种。去年,在乌兰诺尔还出现了8匹狼成队而行的景象,呼伦沟地区的野生黄羊种群也由最初的8只繁衍到60余只,呼伦湖水量稳定、水质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只是呼伦贝尔全面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一个体现。“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5日下午,参加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在呼伦贝尔调研时也明确指出,呼伦贝尔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这一重要论述,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维护好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护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设生态文明,造福子孙后代。
  “十三五”时期,我市不断迈出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实步伐,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造林绿化任务325.3万亩,实施天然林保护面积为4301.89万亩,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13处,全市林地面积达1630万公顷,森林面积达133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12.7亿立方米。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面积10358万亩,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任务累计完成447.84万亩,草原面积达993万公顷,占自治区草原总面积的11.4%。完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任务512.93万亩,大兴安岭及周边地区已垦林地草原退耕还林还草20万亩试点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种植任务。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绿色矿山建设加快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推进。志之所向,履践致远。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推动生态系统持续向好的目标已经确定,呼伦贝尔人必将全力以赴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增进人民福祉,高质量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丰富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呼伦贝尔生存发展的基础,也决定了生态在呼伦贝尔人心中的地位。“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确定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富饶和谐安宁呼伦贝尔的发展定位。“呼伦贝尔是大家公认的‘生态大市’‘绿色净土’,在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坚定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深刻地认识到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市委书记于立新也多次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增进各族人民福祉这个根本。
  为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时期,我市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成立了呼伦贝尔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建立四级河湖长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差异化考核调整绿色发展的“指挥棒”,以强化考核促进工作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引领性工程,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继全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动员会议后,我市迅速编制印发了《呼伦贝尔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生态环境部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培训班学习。
  ——林业和草原部门结合第25个世界湿地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打击各类破坏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检查行动。
  ——呼伦湖保护区管理部门对2020年度鸟类、两栖爬行类、植物、兽类和边境线调查原始数据进行了归档、分析,开展了救护放归野生动物移动轨迹监测等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
  ——生态环境部门于2月8日召开创建工作调度推进会,对本部门承担的重点任务逐项进行分析梳理,对下一步的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统计部门已完成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度调查、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调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等四项工作。
  ——宣传部门在全媒体平台加大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人民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引导广大公众树立爱护环境、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承担创建重点工作任务的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各项创建任务有效落实,创建工作高质量稳步推进。今年2月,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庄严承诺:“建设美丽呼伦贝尔,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步。”
  

原文链接:http://sthjt.nmg.gov.cn/dtxx/qqhb/202103/t20210323_1628098.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