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86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03-17 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余必丽代表: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农村污水横流的建议”,由我部会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办理。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我部会同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建立规划标准技术体系,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突出问题。一、主要开展的工作(一)以县域规划推动统筹治理。组织各地开展现状调查,以县域为单元,实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指导各地按照《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区域布局、建设时序、资金保障等。根据村庄地理区位、人口集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分类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城镇近郊的农村延伸。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较远、人口密集且不具备利用条件的村庄,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人口较少的村庄,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杜绝化粪池出水直排基础上,就地就近实现农田利用。目前已经有22个省份完成规划编制,各地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力度明显加大。(二)以卫生改厕促进源头治理。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统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具备条件的地区一体化推进、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运营。指导各地根据污水产生量、利用情况和村庄布局确定是否建设统一收集管网,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以及其他环境容量较小地区村庄,加快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印发《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指南》,遴选9种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典型模式,指导各地切实解决农村粪污处置难、利用难问题。(三)以技术标准规范设施建设。出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系统的敷设方式等进行指导,推荐厕所污水和生活杂排水分开收集并资源化利用。印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手册》,总结推广实用技术和典型地区案例,指导各地根据地形地势、气候条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技术,避免简单套用城市模式。(四)以黑臭水体治理促进环境改善。为加快消除农村黑臭水体,促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印发《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指导各地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根据污染成因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在10个省份的34个县(市、区)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及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探索典型地区治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解决农村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二、下一步工作计划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立足我国农村实际,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分区分类治理。组织各地完成县域专项规划编制,统筹污水治理与卫生改厕工作,推动以县为单元,建立“四个统一”的农村生活污水规划、建设、运行、管理体系。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庄类型,科学合理确定“十四五”目标任务,因地制宜选取治理模式,督促有基础有条件地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持续提升治理水平。(二)加强技术指导。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验收技术指南,指导各地根据村庄分布、农户排水系统等特点,加强供排水相关工程措施衔接,进一步规范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在山地丘陵、平原、缺水、高寒、生态环境敏感等典型地区,分类推广实用技术模式。(三)完善管护机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调查评估,加强集中式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督促各地加快完善设施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对于已建成设施,纳入地方环境监管,提升设施正常运行率。对于新建设施,落实责任主体、管护队伍和资金保障等,实现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达效一个”。(四)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中央财政将通过现有资金渠道,继续对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内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予以支持。允许县级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充分发挥好地方债券的作用,规范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受益农户付费制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感谢您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原文链接:http://sthjt.fujian.gov.cn/zwgk/ywxx/wrfz/202103/t20210315_5550019.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