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视点

陕西放管中心致力于构建技防、物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筑牢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胡静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废物处置部门应运而生,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一样,放射性废物库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放管中心”)承担着保障陕西省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的重要职责,自2013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进过程,发展至今,实现连续9年零事故安全运行。那么他们在收源时如何操作,如何确保放废库的安全?请看报道。

  收进来的废源要进行包装,屏蔽射线

  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位于宝鸡市眉县营头镇,主要承担全省各类放射性废物的专项监测、收集、运输、贮存及安全处置,并负责放废库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咱把仪器校对好,准备出发。” 近日,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接到收源任务,前往周至某公司进行收源。

  “我公司原本是一家黄金矿山企业,有两枚放射源,现在停产以后,我们请放管中心来协助收源。”陕西马鞍桥生态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守权说。

  “将废旧放射源安全入库,是我们日常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收贮保卫科科长何降琪表示。

  检测、安全拆装、抬往收贮特种车辆、装入铅箱,收源过程有条不紊,进展顺利。

  “刚才我们按要求对这家公司的两枚Ⅳ类放射源进行安全收贮,现在将其运输到省放废库。”何降琪说。

  在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放废库,工作人员正在利用智能化行吊将废源存入库区。废源安全入库,此次收贮工作宣告结束,此时,天色也暗了。收源时长,包括来回车程在内,只需要大概4个小时。

  “原来将废源入库,至少需要3个人,通过抬源、挂钢丝绳等步骤才能将废源安全入库,现在通过智能化行吊,一个人就可以操控平台将废源智能抓取,精准入库,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能保证人身安全。”何降琪表示。

  “我们对入库的放射性废物首先要进行包装,进行射线的屏蔽,然后放到地下库,采取放射性距离衰减、物质屏蔽等措施。实际上,我们从库区外就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就是环境本底值,非常的安全。”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主任曾志刚介绍。

  截至目前,放管中心已安全收贮放废源1414枚、放射性废物68公斤,安全行车81余万公里。

  放废库24小时不离人,每天巡更和监控

  废源安全入库后,保障放废库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放废库为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库容800立方米,为半地下贮存式,设计使用寿命30年。近年来,为创建“全国一流放废库”,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对整个库区进行了全面的安防升级改造。

  “我们对库区的自动门进行了改造,对围墙上的电子围栏进行加固,并且与公安系统实现联网,5分钟之内派出所就可以出警到达库区中心。”何降琪说。

  此外,在人脸识别、入库自动路障机、入库自动门、电子围栏、声控探照灯、高位摄像头、应急机器人、行吊改装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各种硬件设施的提升改造实现了智能存贮、系统安防的目标。

  在放管中心的监控室内,在线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库区的每一个角落,是确保库区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何降琪介绍,通过9块显示屏,库区所有摄像头监控的数据可实现远程传输至监控平台,对库区实现全覆盖、无死角监控,确保库区的安全。

  此外,陕西省放射性废物收贮管理中心配套建设了应急发电房和10千伏高低压配电室,形成稳定、可靠、快捷、安全的供电保障系统。“如果库区一旦停电,5秒钟之内就可以供上电。”何降琪说。

  确保放废库安全运行是维护辐射环境安全的最后一道稳固的防线。为确保库区安全,放管中心致力于构建技防、物防与人防相结合的监管体系。

  曾志刚说:“ 24小时不能离人,每天的巡更和监控是必不可少的,这看似很单调,但是作用很大,意义很大。放射性废物库在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上,是一个安全的保底工程,对于社会来讲,它是一个保障性工程,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来讲,是重要的环境保护设施。”

  曾志刚介绍,下一步,在打造全国一流放射性废物库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培训设施,计划把放管中心打造成陕西省核与辐射宣传教育科普中心。

  


原文链接:http://sthjt.shaanxi.gov.cn/dynamic/zhongs/2020-08-31/58681.html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