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民声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环保资讯

惠安县崇武镇潮乐村:生态兴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村庄

发布时间:2020-07-28 来源: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一、提升生活品质,建设宜居村庄

  潮乐村认真规划“一张图纸画到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两委就规划了全村道路框架和生产、生活、商贸、文化功能区。数十年中建设蓝图虽有修订完善,却从未改变格局。

  潮乐村认定“环境生态从基础做起”。村中近8公里长主、次干道全都硬化;村民普遍使用家用三化厕,全村5个公共厕所全都无害化(其中星级化4个)。全村主要排水排污沟“明改暗”,新建居住小区实行雨污分流,排污接入崇山污水厂排污管道。保护好生态防风林,建林前公园,建成一片公共绿地,不漏“角落”见缝插针绿化美化;此外,还开展“花红庭院、蔬绿屋坪”活动,并推广太阳能节能路灯,杜绝“两违”,加强环卫队伍巩固,制度、设施完善。

  

  一、提升生活品质,建设宜居村庄

  潮乐村认真规划“一张图纸画到底”。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村两委就规划了全村道路框架和生产、生活、商贸、文化功能区。数十年中建设蓝图虽有修订完善,却从未改变格局。

  潮乐村认定“环境生态从基础做起”。村中近8公里长主、次干道全都硬化;村民普遍使用家用三化厕,全村5个公共厕所全都无害化(其中星级化4个)。全村主要排水排污沟“明改暗”,新建居住小区实行雨污分流,排污接入崇山污水厂排污管道。保护好生态防风林,建林前公园,建成一片公共绿地,不漏“角落”见缝插针绿化美化;此外,还开展“花红庭院、蔬绿屋坪”活动,并推广太阳能节能路灯,杜绝“两违”,加强环卫队伍巩固,制度、设施完善。

  

  潮乐村坚定“打造精品建家园”意识。建设了有闽南建筑风格的潮乐实验小学、全省闻名的女孩户安居小区“明花园”、村民引以为傲的文体活动中心等。以“集中建设、集约用地、集资合作”方式建设的村民应建户自住小区,被惠安县作为“潮乐模式”,形成了崇武半岛北部高品位的村民文化生活聚落区,先后获得央视与省、市、县电视台、报刊的报道。

   潮乐村紧抓“事业与文化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全村“1+5”中心与角落健身场的合理布局,形成县级示范、长年坚持的“一村多品·五项连届”村民(企业员工)文体活动制度(活动项目在15个以上),13个民间文体组织长年活跃;建成再现潮乐优秀人文历史的影雕墙、家园谚语墙,建成全县第一个村级综合展示馆(村史馆);形成了由1个总约、12个细约组成的《潮乐村村规民约》;编印《潮乐简讯》,至今已338期(并副刊51期)、《村民文化活动丛书》3册、《水关艺文丛书》10册。

  

  二、优化创业环境,建设宜业村庄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摆脱海上资源困境,潮乐村设立工业园区,还成功创建了国有、村集体和私人所有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把经济重心由海上转向陆上,全村经济走上快车道。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了多家鱼品深加工企业入驻,促进了污染企业和落后产业的转型升级;全村特色绿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工业区石材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忘生态环保新要求,引进先进除尘设备,多举措整治生产环境和厂容厂貌,企业均通过上级环保验收,有些被县誉为企业环保标杆。

  三、传承历史文化,建设宜游村庄

  潮乐村着眼从“宜居、宜业”推向“宜游”新愿景。挖掘保护了位于崇武古城内的老村区水关的历史文化,成就30个景点,其中有涉染丝出口史事、布衣诗人外交诗作、明朝赠外国战船的古濠旧家等海丝文都的“水关三大史迹”;复活了水关多彩的民俗,渔歌(褒歌)、南音从濒临断代到得以传承,渔家角力竞技“激手尾直·顶肚脐”入选市级申遗名录。水关渔家角力与渔女织网表演同台亮相国际(厦门)旅博会,被媒体称为“福建最清新的一面”。

   按照村规民约“修旧如旧如古”原则,潮乐村已修复古寺庙、宗祠、古大厝近20处;改造提升4个星级旅游公厕;盘活水关古厝资源用于旅游开发;注册4个“水关”商标;村民创新创业,成立游客服务中心和渔家水关游专业合作社。村两委的口号是“创水关游、促全脱贫。”水关特色文化游登上了清新福建品牌红榜,被列入市县美丽乡村游线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到来。惠安县委、县政府做出“完成水关片区文化修复工程”和“加快建设崇武古城水关海丝古地等旅游项目”的决定。市、县文化组织在水关挂牌文艺创作基地。

  

  

  来源:泉州生态环境


原文链接:http://sthjt.fujian.gov.cn/zwgk/sthjyw/stdt/202007/t20200727_5331886.htm

三农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民声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环保民声网 hbjd.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